月入不到1万是废物?年轻人预支的傲慢
图源 | 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17年有统计显示,个税起征点从3500提升到5000后,个税缴纳比例从44%降低到15%了。换句话说,在就业人口中,只有15%的人收入高于5000,而前15%无论按什么标准都算高收入人群了。
这和我们的经验相符吗?
我们其实没什么可靠的经验。一方面是中国太大太复杂,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即便就在眼前,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毋宁叫生存状态——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就看到身边那么几个有曝光率的人,以及网上“许许多多”“少数人”的状态,以此来塑造自己心目中“正常”的标准。于是觉得月收入不到1万简直都没法活了。
相比之下,统计数据虽也有各种各样的欺骗性,不过总归门槛高一点,特别是有一些权威部门背书的数据还是蛮靠谱的,虽然因为社会心态被扭曲了,每次靠谱的真实数据出来都让人大呼离谱。
对社会缺乏正确认识是一方面,但也有不少人并非没有正确认识,作为统计学事实的收入水平他可能很了解。不过很多人对这些数据反映的生活状态、反映的人缺乏感性的、具体的认识。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总是容易高估自己,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例外,可以实现远超自己学历层次的平均收入,可以成为家族、地域的例外。
做学术也是一样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跟那帮不可救药的老玩意儿不一样,能实现很多可能性。主要问题也不是对学界现状不了解,而是总觉得自己可以是例外,可以完全兑现可能性。这也没什么问题,作为自己激励手段还挺好。再者说,“取法于上,仅得为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每个人的自我期待比自己的实际成就低很多本来就是一个普遍事实,没什么可奇怪。
婴儿阶段,我们一呼百应,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绕着自己转的,自己天生一张主角脸,别的人、一切事物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故事的背景。一直到进入社会前,我们可能都觉得自己不同一般,会成为例外中的例外。
但进入社会后,随着可能性一点一点关闭,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接受自己平庸的现实,但至少还是能给自己辩解几句:是因为在某些人生重要关头稍有失误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如果可以重来,自己还会是那个复活的主角。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幻想,每个人都有,无需苛责。
别眼高手低,别预支傲慢。眼高手低意味着不知道要让自己成为例外需要付出多少例外的努力;预支傲慢则是把可能性当成了现实性,比眼高手低更多了一点不谨慎和坏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