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殿之殿—太和殿(下)
前面我们把太和殿的外观以及相应的结构作了一些描述,我们是站在外面这个视角去观察这座万殿之殿,再进一步了解太和殿之前,还需要有个情绪的预热,借这个机会我们说一些一眼看不到的结构。了解了这些,保您会觉得这太和殿的震撼力立刻翻倍。比如太和殿的石台基下面是什么?各位会说,土呗!没错!可土跟土大不相同。众所周知我们的现代建筑都是建立在地基之上的,小一些的建筑会打混凝土桩,大型建筑直接就把下面挖空浇筑水泥结构。对于太和殿也是一样,它也需要一个非常稳固的地基,才能保证六百年来不摇不晃。在这儿告诉您一件事:整个紫禁城的地面在六百年间基本没有沉降!这在现代也是不易做到的一件事,而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先不说整个紫禁城的地面,单说太和殿下面的基础,它下面的基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一块玉”。如果描述一块玉太复杂了。简单说吧,台基地下15米共分成八层,最下面是大约两米多的粘土及木桩,当然会被夯实了!夯的时候是一层层来的,先用大夯六遍,再用小夯六遍,每一小层同样操作。接下来是六米多的灰土加碎石层。然后是四米后的灰土加碎砖,最上面还有两米多的石块和整砖。
说到灰土,可不简单灰土。有些阅历的人都知道三合土这东西,故宫用的是所谓三七灰,就是生石灰与黄土按3:7配比。夯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还会有化学、物理反应,最终与相杂的碎石层形成一个整体,基本就是混凝土的概念。但是混凝土是个刚体,如果断裂会渗水进来,故宫这个不会。这里还有个前提,所有原来的生土都要挖出来运走,回填的土是所谓熟土。因为生土不易夯实。但也不全是这样处理,读到过一个故事,再修国子监的时候,监制之一刘墉建议换掉原来的生土,这样一出一进需要多花4000两白银,可能当是国库紧张,乾隆居然没批!还骂他们浪费。的确是挺折腾的!我们眼前的三大殿占地面积2500平米,粗算一下,地下15米的生土层是:2500X15=37500 立方!当时也只有马车作为运输工具,假设每辆大车可以装土方3.75立方(我都多说了),光是三大殿就要一万车,这只是运出去,还要拉回来这么多!其实地基里不仅是灰土和碎石,还有糯米混入以及米汤的浇筑。这样又多了一道生化反应,这真的就是固若金“汤”了。况且这糯米形成的一层像是海绵垫,还有一定防震作用!
好了,看不见的我们不再多说了,最后再提一句,以上工程是由“土作”工匠完成的!他们在八大作里是最不起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既然提到八大作,什么是八大作?他们是:瓦、木、扎、石、土,油漆、彩画、糊。前面我们简单提到过御路的石作,屋顶的瓦作(脊兽),以及木作的闪光点斗拱。中国建筑被人称之为土木工程,现在清华大学还有个土建系。刚说完土作,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观赏木作的精品吧。木作又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各位自己也能想清楚,大木作就是屋子的梁架结构作需木工,而小木作就是门窗、桌椅、屏风以及其他小物件儿,中国人讲究长尊有序,那我们就按顺序先从大木作开始。
既然已经到了太和殿前,最重要的大木作就是您眼前这一排红漆檐柱,所谓檐柱原本应该是在墙里的,由于太和殿有一个前廊,所以这一排柱子就暴露出来了,刚好也便于我们观察。15米深的地基,8米高的台基,支撑这十二柱子的却是十二个盘状的柱础。到这儿整个儿大殿的“基础”算是告一段落了。注意!虽然柱础是嵌在台基表层的,但是柱子却是“平摆浮搁”在柱础之上。之前我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第一次看到这个细节是在那座举世闻名的应县辽代木塔—佛公塔,一座67米高的木塔,竟然是摆在塔基座上的。事实上那座塔共分九层,每一层都是“摆在”下层上的。这就难怪地震都奈何不了它。我几乎都能想象出,那佛公塔在地震时扭着“水蛇腰”在塔基上跳摇摆舞的情景。场景切换,回到太和殿前,十二根大木作的杰出代表一字排开,红的耀眼。每一根柱子都曾经是一棵野外生长的参天大树,即便是这样,它们也需要严密的防腐处理,这就要提到八大作的另一个工种“油漆作”。故宫的油漆作可不想咱们家刷个漆,那玩笑就开大了。故宫的漆首先不一样,是天然生长的漆树上生产的大漆,在刷起之前,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地仗,我们不要说没用过,连听说也是头一次。地障有几种规格6支层: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两麻六灰等。据说故宫采用的基本是一麻五灰。具体操作大概是,先把木头表面用刀砍出纹路,然后抹第一层灰沟缝,第二层找齐,然后拍麻丝,第四层压麻灰,再加一层找齐,第六层是细灰磨光。这时把事先熬好的桐油刷在细灰上,待充分渗入,地仗完成,开始再刷3-4道漆和颜色!仅地仗厚度可达1-2cm!
现在您再抬眼好好看看这十二根檐柱,它还是柱子吗?它们简直就是十二尊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罗汉在日夜守护着内廷第一大殿!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过,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所以总共加起来是六排这样的柱子!算过之后是 :6X12=72根巨柱!其实我没数过,事实上我都没看全过,能看得到的就门口那几根,现在离着远就更不易了。有一点要强调,在其它五间进深的古建中,虽说进深方向墙内也是六根柱子,但身内(大殿内)多数会省掉两排柱子,一则实用空间较大,二则节省材料,甚至在有些位置还会“减柱”或“移柱”,以便安放龙椅或是佛像等。这样一来身内只有两排柱子,宋代《营造法式》把这种布局叫做“金箱斗底”的构造。这是因为大殿内的房顶有我们称为天花板,而工匠们称之为“平綦”的吊顶。这样站在殿内向上看,好像一只巨大的箱子,反正大作匠们是这样叫。术语中身内两排柱子被称为金柱,而太和殿殿内是四排柱子,这样又有了内外之分。由于房顶构造原因,内金柱要高于外金柱。之所以被称为金柱,并不是柱子是金子做的,且也没有包金,完全是因为它们在建筑中的位置是金位,不过太和殿是个例外,它内部的金柱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这就有了第一个金字,并且中间环绕龙椅的六根做了沥粉贴金的处理,看上去金灿灿的。好吧,我再稍微说两句沥粉贴金。这是“彩画作”的一种技法,先把要画的图案描在比如柱子上,再将沥粉用一个工具(很像画奶油花的东东)沿图案“挤”在柱子表面,然后着色,最后贴金箔,这几根金柱是百分百贴金的。好了柱子看完了,应该说是听完了,因为很难看到它们全部。接下来需要您抬起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那些横亘在柱子之间的大木作吧。
通常的认知,这些属于雕梁画栋。其实是有区分的,在柱头下方的,虽然看起来像是梁,但其实它们是枋。比如正面门楣之上的叫额枋。由于枋在柱头之下,所以它不是承重的,这很容易理解。他们的作用是稳固柱子之间的关系,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张方桌,揭掉桌面,您看到的是四根桌子腿和四条横衬,它们依然稳固的站在那里,那些横衬就相当于枋的作用。现在往柱头上看,柱头上一般是斗拱,斗拱之上才是我们熟悉的梁。但是,怕就怕但是。由于这一层漂亮的天花板(平綦),所有房梁都被遮住了。这种被遮住的梁有了一个土气的名字:“草栿”。不是说梁吗?怎么又叫栿了。其实梁还有一系列的别名,您先知道这个也是他就行了。草栿在其他建筑里可能因为看不到就做的潦草一些?不过这里谁敢马虎。
四椽栿(草栿)
因为不是彻上明露造(无天花板),接下来再往上就要“盲”讲了,柱子上有了梁,要记住一点,绝大部分梁是进深方向的,在梁上横搭着的是檩(面阔方向),檩子上再搭椽子,椽上再铺望板,望板上抹灰盖瓦。够复杂的,我这还是简短截说呢,您如果盖过房子就门儿清。现在宣布一个新概念:两根檩之间叫一架椽。这个概念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在描述一座中国古代建筑时,最粗狂的说法就三句话:面阔X间、进深X间、是X架椽屋。另外那些梁的名字也与X架椽有关系。比如四椽栿就是它上面有四架椽,乳栿是特指两架椽栿。
我们现在实习一下: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是十二架椽屋,中央是六椽栿,前后三椽栿。加上后两句,一个绝对干净的准专业描述。
六椽栿只是最下面一层,在这层之上是四椽栿,它是建在六椽肩上的短柱(蜀柱)上的,这样一直上收到正脊檩。唐朝建筑会使用所谓大插手,这里就不讲了,如果有机会去五台山佛光寺,一定注意看上一眼。那是唐代特点,别的朝代建筑很少见。
有些疲劳了吧,我都说累了。说点儿轻松的小木作吧。
门前这些窗棂,乍一看是非常复杂的构件组成的,但您仔细看,其实就一种部件,这叫三交六碗窗棂,还有两交四碗的。太和殿您只能从外面看,到了其他大殿,如果能进殿,从里向外看又是一种滋味。
您在退后20米,看一眼房顶的瓦,黄色是皇家御用这大家都知道,但是有没有注意这瓦有板瓦和筒瓦之分,两块板瓦之间扣上筒瓦,形成了现在的样子。还有就是瓦当和滴水,传说中的瓦上不长草,鸟不落,您就当个故事听吧。偷偷告诉您吧,每年都有人上房拔一遍草!最后再说一点:脊兽下面是固定用的瓦钉,所以它们最初的样子没这么威武,千百年来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在您离开太和殿之前,希望您再往殿里看一眼,不是要看龙椅,而是它上方的藻井。藻井是嵌在平綦中的一组小木作,全称叫斗八藻井。藻是水生,井是水源,用意很明显,光是靠鸱吻他们几个还不够保险,这殿内也要有些“消防措施”。另外它也为龙椅制造了一个特别高挑的空间。
按《营造法式》的说法是由三部分组成:最下一层为方井,中层为八角井,顶层称之为斗八(八条阳马形成穹顶)。“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华云卷,背内安明镜”。当时梁思成对明镜没有明确解释,但他怀疑明镜即铜镜,所以注释:待考!
上面只是说了藻井的一般规制,但是如果放在皇帝龙椅之上又多了另一层含义,处于中心位置的盘龙口中衔着的明珠却原来唤做“轩辕镜”,这轩辕镜据说可以洞悉真假天子!如若不是龙子,便会坠落。这就是所谓“明镜高悬”了!据传袁世凯畏惧此物将龙椅向后挪了三米,到现在龙椅依然在这个位置。我倒觉得这不过是个故事,或许根本就是历代朝臣们担心那宝珠意外坠落,所以做此举。
紫禁城很大,在这儿耽搁您这么长时间实在不好意思,就此别过。
还有个不情之请:你要觉得值得呆这么久,就回复个数字1,不值得就回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