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是一场挑战:亲子关系中的“权力之争”,你准备好了吗?

  •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感到无力

  • 父母是否给孩子讲了很多遍道理,也很耐心,但孩子还是“屡教不改”

  • 孩子在同一件事情反复犯错

  • 经常感觉孩子消耗了自己全部的耐心

  • 总有一股无法遏制的想要暴揍ta一顿的想法

  • 经常有“小样,我还治不了你了!”这样的念头

.............

很久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孩子和父母之间进行权力之争的文章,这篇文章出人意料的成为了爆款,但在评论区,我被大量板砖淹没。直到现在,这篇文章仍然在被系统反复推荐,自然,我也仍不断收获着板砖。

这件事令我难过的不是板砖,而是通过这一现象,我管中窥豹的发现一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于自己和孩子之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权力之争毫无觉察。他们只是单方面的认为自己是在“为孩子树立规则”,但对这个过程不顺利所产生愤怒情绪缺少自我觉察能力,一般来说,他们认为是孩子“顽劣难管”、“被惯坏了”——总之,是孩子激怒了自己,所以“打一顿就老实了”。

其实这是典型的权力之争。孩子与父母之间双方角力,争取谁说了算的权利,两个人都想在关系中获得掌控地位。而更为重要的是,权力之争从婴儿期就开始上演,绝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权力之争——这种争斗在孩子青春期时,达到顶点

所以,普及这个概念,我认为很重要。这会帮助很多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和孩子进行权力之争,同时,也能洞察孩子的动机,从而找到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正所谓很多人抱怨孩子难管,其实是因为父母的“管”,管错了地方,如果能如庖丁解牛一般顺势而为,也许会发现教育孩子并不是太难。

近日,我参加了官方的品书活动,在活动中,我意外发现自己选择的书籍,是几年前就买过和读过的一本经典之作。这个巧合令我感觉很惊喜,而更令我意外的,是时隔多年,我重读这本书的体验——和第一次截然不同。随着心理学水平的日益提升,读同一本书的体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很奇妙。

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它的名字叫做《孩子:挑战》,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这本书从出版之日就被反复重印,我最初购买的是第16次印刷。而这次从官方拿到的版本,则是出版50万册的纪念版,被樊登、郝景芳等多位名人推荐。

它是一本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挑战》系列一共有三本,除了《孩子:挑战》之外,还有父母挑战和教师挑战(这一套我都买了)。

这本书里有很多案例,可以说,案例串起了整本书,这些案例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熟悉,因为虽然其中的人名是外国人,但情节却和我们自己所遇到的同出一辙。看的时候我忍不住微笑,原来不论外国还是中国,每个父母所遭遇的困境都差不多。

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实操。家长们,尤其是不太喜欢理论的家长,最想得到的就是实操指导,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道理我懂,但是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怎么说呢)?虽然作者所举的例子,集中在少年期之前(从婴儿到12岁之前),但是鉴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连续性的,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也有借鉴作用。

在这本书里,虽然作者讲了很多真知灼见,整本书也被我的荧光笔和随感记录的密密麻麻,但是我却很想从其中一个角度来讲述它。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就像一层窗户纸,如果不捅破,我们很难觉察,但一旦捅破,我们就会清晰的发现自己几乎无时不刻不在和他人进行着权力之争,哪怕是在我们心里被认为是“小P孩”的孩子,我们竟然也在不断的和ta斗争着。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

在《孩子:挑战》这本书里,鲁道夫·德雷克斯反复提到了权力之争的话题。孩子通过无意识的权力之争,获得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父母“交易”的方式,甚至是“操控”父母的方式。很多家长会被孩子激怒——比如孩子拖拉磨蹭,不写作业,说了不听.....进而情绪失控,这种“游戏”不断发生,其实就等于是父母不断掉入孩子的“陷阱”中——孩子通过父母被激怒的反应,掌握了操控父母的方式。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这样有什么好处?最后被胖揍一顿对ta来说,难道还是ta想要的结果吗?

这的确很难想象,但却是真的。

  • 被胖揍一顿,对于缺少亲子链接的孩子来说,其实等同于获得了一份链接。比如孩子很渴望父母关注自己,但父母却心不在焉,总是糊弄孩子,想自己多刷刷手机,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ta需要和父母发生链接,来确认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简单说,父母揍一顿,也表示父母在乎自己,在乎总好过漠视

  • 与上一种情况想法,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关注,比如孩子穿什么衣服要管,怎么吃饭要管,总之就是那种“眼里只有孩子,没有自己”的父母,当孩子面对这种类型的父母时,ta感受到的是被控制、压抑、愤怒的情绪,所以,ta需要通过激怒父母来重新获得在关系里的掌控地位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不爱写作业,上学拖拉是学习的问题,但很少有人明白,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往往是亲子关系的投射——这讲起来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只需要先了解这个事实即可。

看到这,也许有人还会困惑:孩子这么小就这么“阴险”吗?这是真的吗?

首先澄清一点,孩子的这些行为基本都是无意识的,或者说,获取父母的关注和喜爱,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与生俱来的本能

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是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或者也可以说,孩子对环境是异常敏感的。这并不是孩子“狡猾”,而是因为孩子相对成人,属于弱势群体,所以为了自保,ta天然萌发出这样的行为。这背后的动机就是寻求成人的关注和喜爱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动机和需要。家长们如果能增长一双慧眼,看懂孩子吵闹、拖延、腻歪、调皮背后的动机和需要,就自然知道该如何“对症下药”了。但是大多数时候,孩子的行为,会激发家长的直接反应,家长希望用最快捷的方式解除孩子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比如讲道理、训斥、打骂等等,于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就进入到权力之争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双方的潜意识都是想“赢”,想让对方顺自己的心意。于是“战争”愈演愈烈。

所以,家长守住自己的边界(既不过分越界,同时也不让孩子随意践踏自己的边界)就显得尤其重要。就像如果家长坚若磐石,那么任凭孩子这阵风怎么刮,石头都不会被刮跑一样。

回到文章最初那个捡香蕉皮的故事。孩子第一次扔香蕉皮,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以前父母并没有给孩子很好的树立规则意识。但是父亲随后的反应——态度强硬或语气严肃,让孩子把香蕉皮捡起来,激发了孩子的逆反之心,随后两个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建立在争夺谁说了算的权力之争上。

孩子看书,父亲把书收掉,孩子看电视,父亲关掉电视,孩子拿水果示好,父亲拒绝——父亲所做的一切,表面上看是在坚持原则(让孩子扔香蕉皮),但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所以当他利用家长(成人)的“强权”,把毫不相干的事联系起来(书、电视、水果和香蕉皮之间),逼迫孩子必须捡香蕉皮的时候,实际上早就离树立规则的初衷很远了。

后面即使孩子趋于成人的威严,最终顺从了父亲捡了香蕉皮,她的内心也是不甘心的,有压抑和委屈。所以,当父亲为自己坚持了原则而洋洋自得时,却不知今日的权力之争,实际上是为日后孩子的逆反埋下了种子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合作”。而我们因为受到功利主义的教育,从内心深处太在意输赢、对错,面对孩子的时候,心怀轻蔑(虽然是无意识的),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与孩子合作,共同完成某个目标。这些都是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的原因。

昨天我发了一个短文,里面有一句话:“很多在事业上叱咤风云的女性,发现自己面对一个小小的人时却常常束手无策,经常被挫败感包裹。”下面有人评论:连一个小孩子都搞不定,还叱咤风云?

看到了吗?在这个读者心目中,小孩子相比事业的成功,应该是容易的,好搞定的。但事实上,“做一个好妈妈的难度,远胜于做一个优秀的咨询师”,养育孩子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绝不是吃饱穿暖就能养好一个孩子。这种骨子里的对孩子的轻视,实际上是很多成年人的通病

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再版多次,是一本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育儿著作。在此我列出推荐它的几个理由,供参考:

  • 适合人群:有学习态度、愿意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父母;心理咨询师;儿童教育工作者

  • 阅读难度指数:一颗星。案例贯穿始终,阅读体验良好,不晦涩,很易懂。

  • 实操指导指数:五颗星。每一个案例都有解读,有的案例作者会给出“恰当”的实操方法示范,对于家长的实际操作很有帮助。

  • 综合评分:五颗星。作为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最负盛名的经典书籍,经典程度不需要我再多做解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