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塑料袋后,我在上海尴尬的一天
一个人能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呢?这两天在上海买东西可能会。
在刚过去的2020年年底,上海新一轮“禁塑令”来了,规定全市范围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既然是“禁止使用”,意思很清楚:商家不允许再提供用塑料袋,哪怕你付钱也买不到。
这次的 “禁塑令”有多严格呢?我头一天在楼下超市买东西,就碰壁了。原来花2毛钱就能买到的塑料袋没有了。望着一大堆东西,只能忍着肉痛,花1块钱,购买店员推荐的无纺布袋。
结果第二天,我在全家买东西,又被告知没有塑料袋。天寒地冻,不能手捧着,再次掏钱“受教育”,用相较以前6倍的价格买了布袋。
除了商店,目前在上海,餐饮打包外卖服务都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连菜市场都开始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不得不说,“禁塑令”是好事,为了环保做努力,倒逼消费者能够培养环保消费的习惯。
但对于现代人而言,没有塑料袋的一天,也确实是麻烦不断。
01
“不好意思,我们不提供袋子”
颁布的“禁塑令”中,商场、超市应该是最严格。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中,除了传统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不提供,连可降解的塑料袋都没有了。
在上海五角场的沃尔玛超市中,结账处已经看不到塑料袋的踪迹。售卖的全是无纺布袋。
价格当然不便宜。中号3.8元,大号则需要4.8元。还有小推车可以选择。
现场购买的大部分是年轻人。我的一位朋友说:“冬天都背小包,出门总不能往里塞一个塑料袋”。
按照以往,没有塑料袋,许多人会用一些水果区、蔬菜区的撕拉袋替代。但如今这一点可能也要注意。
沃尔玛收银处就有温馨提示,拉袋0.2元/个。如果多取用会收费。
有选择可能还好一些。相比之下,逛五角场的家乐福就尴尬多了。
元旦期间,界面新闻曾报道过家乐福有各类的购物袋可以选择,价格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
但等我一个星期后再去,只孤零零地剩下38元的小熊帆布袋可以购买。
“现在已经没有袋子提供了,买不到了”,店员告诉我。之后10分钟内,我就亲眼看见三个顾客买了东西直接拎走、抱走、揣走。
更多的还是,店员会扯一个食品保鲜袋给你,但这薄薄的一层也让人担心走不了两步就要破掉。
位于曲阳路的盒马鲜生,替换塑料袋的是大小两种规格的纸袋。大号纸袋1.2元,小号纸袋需要1元。
当我想买个纸袋时,一旁热心的上海阿姨就提醒我,“不划算的,这些纸袋装不了重东西,会漏掉的,还不能沾水。”
除了纸袋,一些盒马店还会提供可降解塑料袋,大号购物袋0.6元,小号也需要0.4元。而无纺布袋子则要5.8块。
图源微博@Gidkrrr
原本以为菜市场不提供塑料袋是最麻烦的。但位于邯郸路的沪凌菜市场,商贩们已经统一换成了免费的环保专业袋。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菜品不方便直接放进布包里,菜场里叔叔阿姨们还是会先使用大袋小袋的塑料袋,再放进带着布包、推车里。
02
5.8块的袋子到底买不买?
对于个人而言,过去的塑料袋确实很实用,价格低、质量扎实、也方便进行收纳。
但塑料袋带来的问题同样迫在眉睫。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致一次性塑料消耗量有所增加。研究显示,如再不采取行动,到2040年,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将增加1.6倍以上。
中国是塑料大国,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 30 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需要 10 亿个。
禁塑令的好处很明显。直接让商超的塑料袋消失,同时换成高价的替代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使用行为。
英国就是这一方案的直接受益者。作为欧洲最早禁止使用塑料袋的国家之一,2007年伦敦法案提出,禁止商店向购物者免费提供塑料袋,如果有消费者需要,须交纳15便士(约等于1.35人民币)的税收。
法案通过后的6年来,伦敦的塑料袋使用大为减少,从每年消耗18亿个,到现在每年仅仅使用总量3亿个左右。
虽然好处不少,但国内的塑料袋禁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商家替代的纸袋、可降解塑料袋就有很多问题,让人体验感不佳。
价格上偏贵不说,同时反复利用率比较低,且不好随身携带。另外商家提供的无纺布袋,印有的logo过于明显,对于追求时髦的年轻人肯定不实用。
这些其实都会造成另一种程度上的浪费,闲置在家,或者直接丢掉,成本直接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当然我们也可以随身携带帆布袋、背包,上海部分超市会提租袋子服务,付5元押金,就能在服务台免费租借,之后用袋子可以退回押金。
但对于其他生活场景,像是公司、街边、火车站、学校附近,本来就是为方便而生的便利店、超市,如果不能随时提供塑料袋,其实很容易陷入窘境——高价的环保购物袋我究竟买不买?
那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或许可以看看其他国家的做法。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包装物回收利用有法律要求的国家。1991年6月12日生效的德国《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装废物条例》,通过押金制度推动部分塑料制品的回收。方便消费者顾及自身利益,也可以注重环保。
而在英国的大型超市里,则会通过奖励积分方法鼓励顾客,不用塑料袋和购买重复购物袋。
邻国日本的方法也很值得借鉴。同样身为塑料大国,日本平均每人每天用一个的人均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所以在探索可替代性材料上,日本一直走在前面。2018年,日本大型造纸厂商就推出了取代塑料袋包装的炸土豆片、谷物食品等的纸,因为这种纸进行了一些特殊工序的加工,具备着一定的防水以及密封方面的功能。
想要解决日常购物袋的消耗问题,根本上还是需要不断研发替代品,降低购物袋生产成本、消费者使用成本。毕竟环保问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一起解决,而不仅仅在消费者这一环。
03
关键是随身的塑料袋怎么带
我国限塑、禁塑的步伐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逐步推进,根据各个省的情况进行制定。
上海作为大都市,承担着先一波加强环保意识的责任,对于大众,适合禁塑令恐怕还要一段时间,应该要多养成习惯。
其实我认为购物袋可以重复利用的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好使用场景,减少购买布袋、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下面我们也给大家不同场景购物袋的使用建议:
一:菜市场买菜
1.推荐使用无纺布袋、卫生、轻便,适合装不太重的果蔬。
2.PVC环保袋,具有防水功能,不怕弄脏,可以装鲜虾鱼肉。
3.网纱收纳袋,通风通气,可以水洗。加宽的提手设计,拎着走路也不累。
二:超市购物
1.推荐使用大号的涤纶材质购物袋,坚牢耐用。有轻微的防水材质。
2.日常帆布袋,便携、扎实
三:便利店
1.对于上班族而言,建议随身揣一个可收纳折叠的小号购物袋,无论平常在便利店买面包还是饮料,都很容易装。
如果你有什么日常携带购物袋的用法,欢迎和我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