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画作家

都说“艺术无国界”,其实不同门类的艺术,也往往互动频繁。比如,若是画家和作家惺惺相惜,那前者极有可能找来后者当模特儿,为其创作肖像作品。马奈与左拉便是一例。

左拉结识马奈的时候,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当他得知马奈画作《奥林匹亚》和《草地上的午餐》被人指责并嘲笑的时候,他却认定马奈的作品,将来必定能进入罗浮宫。

左拉肖像

当年,马奈想必也对这位年轻的支持者心怀感激,于是邀请左拉来到画室,为其创作肖像作品。

上面这幅《左拉肖像》创作于 1868 年。画幅背景处有两幅画作,靠右一幅是《奥林匹亚》复制品,左侧是日本浮世绘画作。而且左拉身后的花鸟屏风,也有颇为浓重的东方风味。

奥林匹亚

19 世纪中期,日本与欧洲诸国建交后,大量日本艺术品(尤以浮世绘和瓷器为主)流入法国。包括马奈及左拉在内的艺术家,都试图从这些鲜艳的、注重大色块涂擦的异域作品中,找到灵感。

在《左拉肖像》中,马奈将画中人的面部涂抹得白且亮,显然受到浮世绘风格影响。

梵高笔下的浮世绘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我并不是太喜欢这幅肖像。一方面是因为画中作家面部表情有些呆滞,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马奈在画中用了大量的黑,以至于画中主体并不鲜明,构图也有些凌乱,给人一种未经准备、匆匆而作的观感。

相比之下,俄罗斯画家列宾(Ilya Repin,1844 - 1930)为同乡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几幅肖像,则用心得多。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是巡迴展览画派的代表画家,崇尚写实,关注土地与劳动者。还记得内陆小学课本中那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吗?列宾因此画成名,并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创作出大量肖像画及群像作品。

他作品中的人物,纤夫、作家抑或音乐家,通常都是朴素深沉的模样,没有花哨,也没有过分的煽情。列宾在为托尔斯泰画像的时候,也沿循了同样的风格。

在森林中休息的托尔斯泰

列宾与托尔斯泰相识于 1880 年,当时列宾仍是一位年轻的画家,而托尔斯泰已凭借《战争与和平》以及《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奠定自己在俄罗斯文坛的地位。

在当时,虽说年龄、阅历及知名度相去甚远,两人却一见如故,友谊维系终生。而且列宾为托尔斯泰作画时,也并未怀着“追星”的心态,而是尽量以平视而非仰视的姿态,面对这位文坛巨人。

赤脚的托尔斯泰

列宾为托尔斯泰创作的数幅肖像画(有的执笔,有的捧书)中,我最喜欢上面这幅既没有书本,也不见纸笔的作品。画中已过花甲之年的托尔斯泰神情安详,衣着简朴,赤着双脚,双手放在腰间,姿态放松而惬意。

列宾摒弃了所有符号化的暗示,将“作家”与“托尔斯泰”剥离开来。当画中人的身份与衣饰,不再被刻意强调的时候,“人”方得以凸显。

美在高处

黑暗有理,月光怒放
2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