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雅慧、郧文聚: 乡村振兴的多目标协同与多模式实现
乡村振兴是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面振兴,本质是实现乡村地域系统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功能目标的协同可持续,充分挖掘乡村价值。因此,乡村选择振兴策略的思路应是:辨析多功能内涵—评价多功能性—确定振兴发展模式—提出提升路径与建议。
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乡村分化出了不同的地域发展类型和定位,并伴随着各有特色的乡村地域多功能性。
生产功能 是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的关键和保障,指乡村基于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社会生产活动而产出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一方面可满足乡村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地域的发展。生产功能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业生产功能,前者是乡村特有的初始功能之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后者主要包括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产业融合的拓展与加深,乡村出现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生产功能的内涵和种类得以不断发展。
生活功能 指乡村地域为居民提供的一系列用于促进社会稳定、保障生存发展权利的载体、场所或机会,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兼顾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以及医疗、就业、卫生、教育、安全、养老和保险等公共需求。近年来,生活功能的内涵得到显著拓展: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使乡村居民的追求逐步从“吃饱穿暖”转变为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使乡村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消费娱乐的重要场所。
生态功能 是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的基石,指乡村基于生态系统要素、结构与过程保障生态安全、调节生态环境、供给生态产品与服务的功能。一是通过防治污染来维持和改善自然环境质量,保证生态绿色安全;二是通过绿色-高效开发以及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供给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土壤、净化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三是利用优美、多样、完整的田园景观,挖掘精品产品和特色产品,助力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功能 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粘合剂,指乡村保护、传承、重塑和发展传统文化、农耕文明和现代文化,并对不同人群产生教化、凝聚、愉悦、导向等作用的功能。教化在于文化记忆、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的与时俱进,凝聚在于文化基因与精神乡愁的一脉相承,愉悦在于调节身心,提高幸福指数,导向在于以意识形态助力制度完善和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得到重视和挖掘,成为发展特色产业和优质品牌的源泉,更拓展出研学、休闲、审美等功能。
开展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是明确乡村发展定位、类型、特色、现状、规律及趋势的必要手段,也是制定乡村振兴策略的前提。生产有竞争力、生活有保障力、生态有服务力、文化有吸引力是乡村振兴多功能目标的主要内容。
生产必须有竞争力 以乡村生产功能内涵为核心,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为导向,确定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两个维度刻画乡村生产竞争力。农业生产水平重点关注生产基础、方式、现代化、产出情况和产品品质等五个方面:生产基础是生产资料的供给、投入和利用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化学投入品、劳动力和农业资金等;生产方式关注生产过程是否绿色生态、资源是否循环利用;生产现代化体现为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等方面;产出情况主要关注农产品的产量产值等;产品品质体现在农产品安全和质量两方面,关注产地环境质量、产品营养价值等。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关注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业链延伸、融合水平、组织化程度、现代化水平等六个方面:产业结构主要考虑经济总产值及各产比重;就业结构要关注外出就业比例和“三产”就业贡献率等;产业链延伸主要考虑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主体数量、比例和产值等;融合水平包括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前者重点关注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主体与产值,后者关注城乡差异和城镇化水平;组织化程度主要考虑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等;现代化水平要关注产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
生活必须有保障力 高品质的乡村生活涉及到人口承载、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三个维度。人口承载要求乡村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拥有合理的人口规模和密度、可持续的人口增长和流动;基本生活水平体现为居民日常需求的物质、财富满足情况,重点关注恩格尔系数、居民收入、贫困分布、财政支撑、居住条件、信息渠道、消费能力和生活便捷等方面;社会福利水平体现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满足公共需求的能力,包括教育文化福利、医疗卫生福利、健康养老福利和就业社保福利等。
生态必须有服务力 围绕人居生态和自然生态,从居住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以及生态产品和服务三个维度刻画乡村生态服务力。居住环境主要考虑生活垃圾和污染防治情况;生态安全受自然环境质量和自然灾害状况影响,关注土壤质量、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固体废弃物利用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率、自然灾害发生率、地形地貌和突出生态问题等方面;生态产品和服务与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密切相关,重点关注自然-半自然景观及生物资源在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环境净化等方面的环保服务价值,以及它们在产品生产、产业发展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衍生服务价值。
文化必须有吸引力 体现在乡风文明、形式丰富、体验立体、产业化及品牌化、现代科技感、特色民俗、先进理念等七个维度。乡风文明主要关注乡村居民素质基础、精神风貌及乡村文化可传播性等方面;形式丰富重点考虑区域文化表达形态的多样性、开发模式的灵活性、景观的具象性和符号化-舞台化的生动性等;体验立体主要针对难以物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体验的方式降低与乡村文化的距离感,体会魅力,感悟内涵;产业化和品牌化是相异相关的两部分,前者在于挖掘文化资源,结合区位条件、景观质量和旅游需求,采用实践与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后者在于拓展文化产品的深度广度,围绕历史文脉等相关主题,形成地方特色品牌;现代科技感强调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互融发展,并通过现代科技推广传播;特色民俗关注乡村原生态文化、风俗景观保留的完整性等;先进理念要求乡村居民形成健康、环保、有机和生态的生活理念。
制定乡村振兴策略的关键是,综合分析乡村多功能评价结果,以多目标协同为导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不同乡村地域发展类型制定保持特色、适于现状、符合规律和顺应趋势的振兴模式,探索相应的目标整合与提升路径,引导乡村要素流动、重组及再配置,实现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基本要求。根据主导功能类型及组合的不同,振兴策略主要分专业模式、融合模式和多元化模式三种。
专业模式 是多功能分离、单功能主导的乡村发展策略,以生产功能主导发展型最为常见,如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示范园等,乡村的生产功能较强、农业资源较丰富、发展水平较高,振兴路径是完善产业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投入与水平,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以湖北十堰郧阳区的“香菇小镇”为例,其乡村产业特色及优势明显,振兴路径是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与环境,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践行有机、生态、健康和环保的农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又如国家从2016年起推动的双创(创新、创业)产业基地,乡村受能人乡贤和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人才-产业集群和基地-农民集群,创建风险共担、盈利共享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振兴路径是基于产业融合和双创驱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
融合模式 是多功能组合、多功能协同的乡村发展策略,有七个典型模式:一是生态-生产功能协同发展型,如城乡绿色农业示范区等,以绿色生态和增产提质为导向,联结城市-城郊-乡村三域全产业链,振兴路径是健全制度供给,打破城乡二元体系,助力创新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融合重组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又如高效生态产业区等,强调乡村创业与生态可持续的协同,振兴路径是健全人才政策,提升乡村就业,着重培养信息技术、新能源和健康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绿色产业集聚。
二是生产-生活功能协同发展型,如城郊农业示范及宜居社区,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周边发挥城乡联动作用,振兴路径是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市政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提升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是生活-文化功能协同发展型,如搬迁新型社区等,以易地扶贫为背景,注重安置区与景区和谐统一,兼顾景观环境与社区居民互动,振兴路径是改善社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挖掘、保留带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生活方式。
四是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综合发展型,如社区支持生态农业农场,将城市社区居民对新鲜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与农民从事无公害生产的资金需求联结协同,形成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共同体,振兴路径是拓宽供需信息渠道,健全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品质检体系。
五是生态-生产-文化功能综合发展型,如立体生态休闲农业游览区,是乡村产业与生态高质量融合的结果,振兴路径是推动农业生产景观化,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文化体验有机结合,开展农家乐等服务业,创建特色品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就业方式。
六是生产-生活-文化功能综合发展型,如特色小镇、乡村康养家园、民俗体验基地等,振兴路径是坚持绿色环保前提,健全政府扶持政策,培养高素质专业复合型人才,共享农业、旅游资源,挖掘文化资源的经济、教育、审美、娱乐价值,融入休闲、体验、康养、运动、扶贫和文化遗产等元素,打造农旅精品,构建特色产业链,发挥品牌效应。
七是生态-生产-生活-文化多功能驱动发展型,适用于经济潜力巨大但各项功能均不突出的农业乡村,振兴路径是完善基础设施,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承接周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产业融合,完善销售渠道,加强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治理,多维度谋篇布局,探索优势功能。
多元化模式 主要指基于农业农村要素跨界配置、产业有机融合、双创驱动等,发展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振兴路径建议围绕农作物多功能开发利用、农业双创深化拓展等开展。如基于农作物多功能和创意农业的新业态发展型,一方面催生设施农业、景观农业、都市农业等“五养五创”新业态,将农业生产与现代科技、人文要素等结合,研发高附加值农业产品,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另一方面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向绿色化和生态化方向转变。
计算农业效率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精准把控农业效率和综合水平,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首要任务。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农业效率应是生产、生态兼顾的农业生态效率,要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低的污染物排放获得最大的期望产出,涉及资源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等三个维度。资源投入需从生产效率、经营服务效率等两方面刻画。生产效率关注本地水土资源、外部投入品、农业机械、基础设施、农业高新技术等要素的供给、利用情况;经营服务效率关注技术、市场、管理、网络、物流和仓储等产业公地要素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期望产出对应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非期望产出是指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主要体现为化学投入品残留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构建指标体系实现上述三维度测算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判定各维度间相互协调作用程度,实现农业生态效率的综合评价。
打造乡村活力 根本思路是遵循协同发展理论,重构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空间格局,促进乡村地域多功能系统发展。社会格局重构,一方面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为引领,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活农民主体意识和村组活力;另一方面要发挥政策引领,重塑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结构,从数量和素质两方面激活发展本源。经济格局重构,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通过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多元化经营方式和构建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等,实现农业产业横向发展及纵向延伸,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融合康养旅游、休闲娱乐和教育体验等发展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激活农村市场和经济活力。文化格局重构,重在人才、物资、政策和制度等硬软件的支持配套,强化乡村主流价值认同和文化信仰,重塑乡愁情感与凝聚力,实施文化设施供给侧改革,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文化协同发展,激活精神文明和文化产业价值。空间格局重构,坚持城乡一体化策略,统筹构建城市-城镇-乡村地域格局,促进发展要素平等交换、城乡空间优化及功能协同互补,推动生产空间的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生活空间的便捷化-集中化-有序化,和生态空间的绿色化-文明化-特色化,激活存量资源资产。
提升生态价值 要从资源和环境两个维度着手。坚持以生态学原理及规律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地制宜、特色优先等原则,综合利用各类资源要素,发展集群式、立体型生态循环产业。通过构建清洁生产体系,采用节水灌溉和保护性耕作,实施化学投入品减量政策,落实生产经营全过程标准化把控,实现环保和节约集约的目的,显化和提升生态价值。
营造功能细胞 其重点在于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合和重整提升,激发乡村活力,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区域宏观格局。难点在于打造乡村地域多目标协同的功能单元:协同的主体是包括外来资本、本土企业和本土中坚农民在内的多元新型经营主体,协同的动力是多主体因共享红利形成的利益联结体,协同的引擎是双创和绿色发展,协同的保障是政策、制度等顶层设计,协同的基础是产业公地的创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