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杨军:郁江船笛
这是一篇旧作。文中关于贵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者对郁江船笛的记忆,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乡愁”,永远不会过时。这,就是我们心中埋藏的贵港情愫。
郁江晚霞。(摄影/股歌)
好多年了,那船笛声,就这样时时萦绕在我的梦里,心中弥漫怀念和遗憾。
我的孩提时代,是在寂寞的年月中度过的。那时候,郁江上的一只只小船,就像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而从江面上飘过来的一声声船笛,更像一首首美妙的圣歌。那“呜──呜──”的笛声,贯穿着我的整个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为我在那些孤寂的日子里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父亲在达开中学从教40余年,自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们居住的地方,从西楼搬到旧南楼,搬到中楼,又搬回西楼,来来回回,挪了四五次,而每一次都是挨着江边,我算是一个倚着郁江长大的“江边人”。
幼年时,外婆从乡下出来照看我,最喜欢外婆带我去看船。那一声接着一声的船笛,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一听到笛声,就吵着要去看船。而每当我哭闹的时候,外婆也总会说:我们到江边看船去。于是,我便会乖乖地转哭为笑。
长大一点后,江边是我们达开中学子弟们玩耍的好去处。我们那一帮年纪相仿的小伙伴们,像小华、小东、阿艺等等,常常成帮结队地打开学校膳厅后门,或是从厨房的破窗口偷偷地溜出去,坐在江边的草坪上或大石块上,静静地看江面上的船只,一条一条反复地数。那一声声的船笛,简直就是一首首最优美的音乐,在空中飘荡,在我们心中飘荡。
那种境象,现在回想起来,真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消失。我儿时的那帮小伙伴们,假如你们有机会读到我的这篇短文,不知是否也有同感?
读书以后,母校反帝小学(现在的县东小学)和达开高中都紧挨着江畔。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郁江的船笛像一首协奏曲,伴着我完成了漫长的学业。每每上课的时候,一听到江边传过来的笛声,我的心便也飞了出去,似乎自己正站在某一艘巨轮的船头上,迎风破浪,扬帆远航。
高中毕业后,除了在外地工作和读书的几年,我几乎都没有长时间地离开过我们这座小城。因为在城区中心居住,远离江边,因而便没有机会像以往那样,能经常聆听到那稔熟的船笛了。可那笛声却一直紧紧地揪着我的心。这些年,每当回达开高中看望父母,第一件事,便是到江边看船,听船笛。
几年前,达开高中拆掉了江边的旧木工房,建起了一栋教工宿舍楼,父亲也从中楼的平房里搬到楼上居住。回到父母家,只要打开后门走出阳台,郁江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常常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半天,看江,看船,听船笛声。常常母亲把饭做好了,一叫再叫,我才回屋去吃饭。
过去的膳厅和厨房,现在也被拆掉了,在这个位置上临江建了一栋高大的教学大楼。如今达开高中的学生们,我的学弟学妹,比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幸运多了,不仅能在高大宽畅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而且还不必再打开旧膳厅的后门才能出去看江看船。他们只要走出教室,站在宽大的走廊上,或是根本就不用走出教室,从窗口就可以看见大江。
我不知道我的学弟学妹们今天是否也和我当年读书时一样,一听到船笛,心就往外飞?我却真的不希望他们像我,而是能安心地好好读书,将来都比我和我的同学们有出息,能做大事业,为我们的母校增光,为我们的小城增光。
郁江的船笛一声接着一声地响着,未曾停止过。但是,那笛声却在不断地变化,这首美丽的乐曲,是越听越优美。
过去,我们到江边看船,听船笛,看到的是小拖驳、小货轮,听到的是软声款语的小夜曲。如今,这种小船再也找不到了,江面上泊着的,是一艘艘大船,是四百吨位、五百吨位的大货轮,而江面上不断飘过来的,仿佛是一首首雄壮的进行曲。
这些年,郁江两岸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港口码头,究竟有多少座,我没有认真地去数过。但建于城区郁江下游猫儿山的港口,我却多次去看过,并且还多次带外来的同学和友人去参观过。那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内陆河港口码头,据说这是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内陆河港口,也是整个西江航道的水陆转运中心。目前,连接黎堪线与港口的进港铁路已经通车,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网已经形成。同时,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而投资24个亿的西江航运枢纽工程已基本完工,整个西江主航道航运条件已大大改善,千吨货轮可以泊进贵港江面,并迎江而上。据报道,2001年贵港港口航运年吞吐量已突破500万吨,进入了全国内陆大港行列。此外,枢纽的配套工程12万千瓦的水电站已正常运转,每年发电量可达亿度以上,这些,都将大大地推动贵港的经济发展。
作为港口城市,贵港从秦末建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沿江有许多古迹,如城东郊的西汉古墓群,南江布山郡旧址,罗泊湾的古塔,大南门小南门的古城墙,南山古寺等等。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如莲塘夜雨、苏湾夜渡、东井渔歌等等……小城的历史,几乎就像郁江水一样源远流长,小城的故事,几乎就像郁江两岸的石头一样多,也像隐隐飘荡在郁江两岸的船笛一样动听。
我爱郁江的船笛,因此我爱郁江;我爱郁江,因此我爱这座因郁江而形成的、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
郁江新貌。(摄影/大伟)
▏配乐朗诵:贵港市作家协会/贵港市大布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