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清官尤可恨”(外二题)

《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官尤可恨”

然创此议之人却也不是坏心,并无一毫为己私见在内,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刘鹗《老残游记》)

史观察向张抚台进献“治河策”,力主尽废民埝,退守大堤,结果黄河泛滥,淹死了几十万人。他们事先也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张抚台因为“体恤”百姓,还落了“几点眼泪”,但他们坚信这个办法是治理黄河的“一劳永逸”的良策,是为了将来百姓的幸福着想,“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恙”,终于还是一意孤行,酿成大错。这些官员都是清官,道德威望很高,可惜脑子糊涂,过于卤莽,好心办了坏事,所以刘鹗评论道:“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自评)有人说,刘鹗是主张“清廉有罪”的,这是对刘鹗的曲解。他的本意并不是批评“廉洁奉公”这种品质,而是批评打着“廉洁奉公”的旗号武断行事这种行为。清廉只是对官员的道德肯定,并不代表官员的执政能力,更不等于“不要钱便可任性妄为”。如果清官以道德为制高点,把清廉当作“尚方宝剑”“免死金牌”,势必就会陷入“动机论”的怪圈:我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没有谋取个人私利,所以即使我做错了,也不应责怪我。——如此“高论”,何其耳熟?

名家汇评本《红楼梦》,崇文书局。

脾气很大胆子很小

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曹雪芹《红楼梦》)

作者自称《红楼梦》只写“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实则无处不在“怨世”,无处不在“骂时”。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段,是非常精彩的讽世笔墨,极尽人情世故,官场污浊。“呆霸王”薛蟠从冯渊手中夺走甄士隐之女英莲,并喝令家奴把冯渊打死,之后扬长而去,逍遥法外。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刚刚复职的贾雨村闻言,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发誓要缉拿凶手,为死者伸冤。但是当葫芦庙出身的门子掏出“护官符”给他看,并且点明薛蟠和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的关系时,他那满腔正义之火马上就熄了。甄士隐曾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但这点小惠怎么比得上贾政让贾雨村复职的大恩?贾政是有权有势的人物,可以“轻轻”让贾雨村复职,自然也可以“轻轻”将他再革职。薛蟠是贾政的外甥,贾雨村脾气再大,也不敢动薛蟠半根汗毛。如果要写一则红楼新闻,标题好办,“贾知府怒斥草菅人命”,正气凛然,可惜内文没法写,一写就是“阴暗面”。在官场上混,有脾气没乌纱,面对权势,贾知府汗出如浆,胆小如鼠,怒斥成了笑谈。其实他也不是真的胆小,秉公执法很胆小,徇私舞弊却很胆大,所以,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这样放屁的事”不但有,还得劳烦他贾知府亲自玉成哩。

《日知录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

“亡国”与“亡天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民族国家”是西方近代的产物,中国传统并不存在以“土地、人民、主权”为界定标准的国家观念。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古代中国的“国”,主要是指诸侯国。《战国策》说“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可见“国”是很多的。诸侯互相征伐、兼并,最后江山一统,建立王朝邦国,“国”就成了王朝的代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与“天下”并不对等,而是有所区别的。余英时先生指出,近代以前,中国史上国际交往甚少,而异族入侵频繁,因此“传统中国人注重文化意义的民族意识远过于政治意义的国家观念”(《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这是十分中肯的论断。所谓“亡国”,只不过是朝代的倾覆,政权的崩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弃民如敝屣,则民视国如寇仇,所以,“保国”主要是“肉食者”的事情;“亡天下”则不一样,在顾炎武看来,那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衰亡、文化价值的丧失,这关系到整个民族中每一个人的切身利害,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分,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惟识者赏之乎?

(0)

相关推荐

  • 河南:北宋清官一览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王朝.         宋朝的行政监察制度相对完善,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监察网络,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宋代不罪言者,对言官轻罚 ...

  • 老祖宗的忠告:能说会道、积财太多,都是招祸的征兆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处世奇书<围炉夜话>当中的智慧! <围炉夜话>第七则写道: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而杀身: 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每个 ...

  • 陆世仪论天下和家乡。世界和地方。

    ​此处略提<桑梓五防>,暂不及<家祭礼>.<治乡三约>.所谓"桑梓"者,出自<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quo ...

  • 过秦论 贾谊(西汉)《新书》

    过秦论 贾谊(西汉) <新书>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yōng)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卷席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 ...

  • 插曲(三)

    今晚的心情有点沉,本来不打算写了,账号被我登录了三回退出了三回,脑子也是乱哄哄的不知道从哪里写起.我妈的头痛病又犯了,早早躺下休息,我刚才上去看了一眼,正碰着我爸在给我睡觉的妈戴棉线帽子,我爸把我叫出 ...

  • 徐强:欲望之鞭(外二题)

    欲望之鞭 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有一次他看见有人画<牵车图>,"将妻子.奴婢.器具.食物,尽放车中,一枯瘦男子,牵长绳背负而走.空中一鬼,持鞭驱之."袁枚 ...

  • 徐强:当司法成为“艺术”(外二题)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湖南文艺出版社. 当司法成为"艺术" 一个中国法官必不能把法律看作一个抽象体,而一定要把它看作一个可变通的量,应该具体地运用到某一个人身上,如黄上 ...

  • 徐强:人吃人的理由(外二题)

    <意林校释>,中华书局. 人吃人的理由 汉末有管秋阳者,与弟及伴一人,避乱俱行.天雨雪,粮绝.谓其弟曰:"今不食伴,则三人俱死."乃与弟共杀之,得粮达舍.(马总< ...

  • 徐强:“天下无可责之民”(外二题)

    <云中锦书:历代尺牍小品>,崇文书局. "天下无可责之民" 稷观天下无可责之民,或恶或善,或邪或正,或厚或薄,其风俗使然.治得其情,虽至恶可使迁善,虽至薄可使归厚:治失 ...

  • 徐强:爱国秀(外二题)

    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 爱国秀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qu ...

  • 徐强:官帽大赠送(外二题)

    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 官帽大赠送 张昌仪为洛阳令,借易之权势,属官无不允者.风声鼓动,有一人姓薛,赉金五十两遮而奉之.仪领金,受其状,至朝堂,付天官侍郎张锡.数日失状,以问仪,仪曰 ...

  • 徐强:中国第一思想犯(外二题)

    <焚书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第一思想犯 世人之我爱者,非爱我为官也,非爱我为和尚也,爱我也.世人之欲我杀者,非敢杀官也,非敢杀和尚也,杀我也.(李贽<焚书·与杨定见> ...

  • 徐强:人祸甚于天灾(外二题)

    <巢林笔谈>,中华书局. 人祸甚于天灾 雍正十年秋,大风拔木,沿海居民,漂没无算.荒民之流于昆者,或聚于书院门外,枕藉而死者十八九,臭腐之气,蒸为疾疫.我乡好义之士,稍稍赈施,辄拂长官意. ...

  • 徐强:慈禧太后养狗(外二题)

    张海沤<曼陀罗轩闲话>,见<民权素笔记荟萃>,山西古籍出版社. 慈禧太后养狗 教狗之法,最要使之善解人意,欲左左,欲右右,丝毫无违忤.然后喜怒非常,苟狗稍违旨,虽平日所最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