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奥妙

我们前文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力量,那么教学的过程其核心又是什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大脑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合理科学的使用大脑这台机器。

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学生完全理解了,那么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就会使新知识点和以前的旧知识之间形成网格化,我们把知识的网格化过程又俗称为“知识的点线面”。如果你不太容易理解这段文字,那么你玩一下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就很容易形象化:当一个方块落下的时候,你必须旋转方块的姿态,以便落下后可以和准备预留的位置相匹配,如何旋转?如何安置?对啦!这就是知识的编码过程。

接着问题又来了,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大脑中由谁来完成这项编码工作?又是谁完成了解码工作?如果你不能理解编码和解码的意思,那么我就再举个例子吧!最典型的就是发报机的工作原理,一段文字先编辑为一组一组的数字,发报机滴滴答答把数字发送给另一台发报机,接收到这些数字后,再翻译为文字,发报的过程就是编码,接收到以后的翻译就是解码,无论是编码,还是解码,都有一个“密码本”,这个密码本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模型,我们的大脑编码工作由额叶皮层完成的,解码工作由顶叶皮层完成的。

额叶皮层就是额头这个位置,是人类最后发育成熟的脑区,大约在22岁至28岁左右,额叶皮层发育完整甚至被心理学家用来定义青春期的结束时间。当年年轻气盛而喜欢打架的人,大多数在28岁左右就会逐步退出江湖了,回归家庭,其理性行为特征更加显著。

如果新知识在大脑中编码成功,那么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正迁移”,例如你先学会了乒乓球,然后就很容易学会羽毛球,乒乓球的记忆编码对于学习羽毛球是积极的,所以称为正迁移。你先学会了自行车,然后再去学三轮车就很困难,那是负迁移,是由于编码过程产生了矛盾冲突导致的。

顶叶皮层,就是俗话说的脑袋顶,婴儿出生后顶叶皮层是残缺不全的,婴儿的脑袋顶上有一个裂沟,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当这个裂沟发育闭合的时候,那么婴儿就开始咿呀学语啦!因为顶叶皮层已经开始执行解码功能了,通俗点说就是婴儿可以听懂妈妈说话啦。您一定猜对啦!语言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或者说母语形成解码器(密码本)就是在这个时期,大约两三岁左右吧!中国人常说的“聪明绝顶”这个成语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位于我们大脑两侧太阳穴的位置,那是颞叶皮层的地盘,距离耳朵很近,听觉加工的信息传导就在这里完成的,人类的情感区域主要在右侧的颞叶,语言系统主要在左侧的颞叶,左颞叶皮层和我们的额头(额叶皮层)在眼角的后方区域形成了交汇点,那就是布洛卡区,我们的口语表达就是从这个交汇点完成的指令!

而左颞叶皮层和顶叶皮层在我们耳朵稍的后上方的位置,也会形成一个交汇点,那个位置被称为威尔尼克区,我们读懂一段文字或听懂别人一段话,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语言的解码,语言编码则是布洛卡区。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左耳》,特有意思!

顶叶皮层的学习功能:参与阅读时文字的解码、想象构建、数字运算(数感)、空间感、方位感、深度知觉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顶叶皮层作用非常显著。女性在两院院士中的比例很小,这个理论就基本上可以解释清楚。

大脑是一台非常精密的仪器,制造过程很复杂,一旦出现故障,维修也是非常麻烦的,所以请爱护自己的脑袋,不要动辄就烧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