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为什么碑林的碑字会少一撇?
西安碑林里的那座碑亭,牌匾上写着“碑林”二字,很多人都发现碑字没有上方的一撇,其实很多石碑上的碑字也是没有这一撇的,这是为何?
根据各方面推测,有以下几种结论:
1.林则徐题字的时候刚被革职,寓意丢了乌纱帽。
很多人赞同这个说法,鸦片战争后,他因虎门销烟事件被道光皇帝革职并派发戍守新疆伊犁。途经西安这座城,题下了这“碑林”二字。因其当时刚丢了乌纱帽,以碑字少一撇来表达那时的心境。
2.唐代的“碑”字就是这样写的,而这个碑就是在唐代题写。
不少游客看过碑林的石碑发现,唐代很多碑字也是没有一撇的,这个碑字是唐代题的,因此书写也算正确。据说唐代印刷术技术不高,有一撇这个字就出格了。直到宋代发明了印刷术,才将这一撇重新写上去。
3.这样书写看起来对称,为了美观。
古代书法家书写汉子时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更加富有美感,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而已,故意而为之。
4.这是个错别字。
有些人推测,这是当时将碑字写错了,在很多古诗词的手稿中,都会有一些错别字,人非圣贤嘛,写错字很正常。
当时我去碑林博物馆的时候问过当地导游,他们是这样为大家解释的:“碑林两个字究竟是谁写的,写于什么时候,目前已经无法考证。”林则徐题字这个说法,与林则徐的书法造诣有关。丢了乌纱帽这种联想,其实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碑林的碑字肯定不是错别字。有可能是因为宋代以前的碑字没有那一撇的缘故,也有可能是书法讲究对称美感的缘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