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谢赫的“六法论”,对学习书法有很好的作用

谢赫(479—502年)是六朝时期南齐的肖像画家兼评论家,他总结了过去绘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著作的成果,创造出一篇言简意赅、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绘画理论——《古画品录》。这篇著作的精华所在就是文章一开始所提出的“六法论”。

他说: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1、所谓“气韵生动”是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就是画面上表现的东西要有韵律,有生命,有思想感情,总而言之就是要“神似”,有一种感人的力量打动每一个观赏者。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要看画面所表现的“骨法用笔”如何,即线条勾勒是否得体到位,整个形象是否显出骨力等等。如果用笔不当、失度,违背规律,就会使画面失去精神。

专栏
书法密码
作者:书法密码
¥33
251人已购
查看

用笔从何而来的呢?是来自客观物象本身,并非臆造。所以要“应物象形”。就是看它轮廓是否正确如实,神采是否一致,不能画虎类犬。做到了这点还要看“随类赋彩”如何。要看画面的颜色是否合于该物象应有的色彩,就是必须以自然为师才行。“经营位置”是看看画面上的整体结构布局是否合适,是否疏密得体、轻重适宜、大小合度、远近得法。这就需要依据客观实际,又要从内容出发,合乎规律的进行构图才行,使物体互相联系成为一个主题突出、个性鲜明的完整作品。“传移模写”,是指除了以上师法自然外,还要以古人为师和吸取别人的好经验,对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和复制,这是任何从艺者艺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六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画品的最高美学准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首,其他五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对书法艺术也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其中蕴藏着书法艺术的主要因素:用笔、用墨、结体、章法,及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临摹,更重要的是“气韵生动”也可作为书法艺术的最高标准。

“气韵生动” ,揭示书法艺术本质的一个完整概念,它包括有畅达的气息、浓郁的诗情与和谐的律动等等含义,是书法艺术应遵循的不二法门,已深深凝铸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气”是指我们先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最高观念,万事万物都以“气”为其本源。书法家贯“气”于心,从而作品中方能具有与宇宙相通的混融之气。“韵”指旋律、韵律,是主体通过书法的创作和欣赏对线条的一种有节奏的抒发、感受。王僧虔《笔意赞》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黄庭坚云:“书画以韵为主。……收书画者观予此语,三十年后当少识书画”。可见,“气韵生动”已成为书法艺术的生命线和主要特征。

2、“骨法用笔” ,寓指书法中笔法。所谓笔法,含义有二:一是研究点画形态之变化,二是研究笔毫之运动。“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靠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圆、藏露、曲直、向背、肥瘦等对立因素表现出来的,用笔的中侧、质感、韵律、笔势、骨力等为不逾之理法,不能易之。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等,前辈书家深入细心的感悟生活,总结经验,创造性的丰富笔法,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我们要在学习先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书法语言。

3、“应物象形” ,寓指书法中结体。汉字之所以能够成为书法艺术的载体,是因为汉字的象形性,具有空间意识,这就给书家对字体的处理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书写时要符合协调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原则,字的空间安排要“自得盈虚”,字与字之间要“相承起伏”。王羲之曰:“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君其体制,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促其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唐欧阳询总结出“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等三十六法,“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能容针”,可见,不同时代书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结字审美观念和书写标准。

  “随类赋彩” ,寓指书法中的用墨。国画中的“五墨”是指焦、浓、重、淡、清,“六彩”指黑白、干湿、浓淡。如能将国画中的墨法恰当的运用到书法创作当中,定会呈现出墨的韵味及微妙奇幻的色彩变化。古人云:笔墨之道,有笔则有墨,无笔则无墨。“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墨之血也”。可见古人对用笔的重视,以水墨并称,墨处于从属的地位。用墨必须以笔法为基础,以势力为后盾,以节奏为依托,才能表现墨色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明代书家王铎“涨墨法”的运用,就是在笔法纯熟、功力深厚基础上的成功尝试。墨的效果如何,同时与笔法的提按、轻重、缓急和纸质也是密切相关的。

4、“经营位置” ,寓指书法的章法。章法就是通篇的置陈布势。欣赏书法作品,第一眼印象便是章法,故立意谋篇为学书之大事。章法由点画、结构、墨法、笔势组合而成。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冯班所谓“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学书不但要从笔墨处求章法,更要从无笔处求章法。“行款中间,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至远,密不至近。”钟鼎之文,章法大小错落,如丽天繁星;篆隶之字字距疏行距密;杨凝式“韭花帖”笔势裹束,疏而不远;张瑞图、黄道周等行草字距密行距疏……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书法艺术不同的形式美。

5、“传移模写” ,寓指学习书法无捷径可寻,临摹古代碑帖墨迹是学书的重要途径。学习传统,目的在于把握其内部客观规律,以古人之规矩,运我之性灵。临摹之法,一要观察得仔细;二贵于从形似到神似。丰坊云:“学书者,即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如急功近利,希荣慕势,不知笔墨道理,到头来天机泯灭,暮年莫得。

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在理论上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的美学标准和独特的表现法则,不仅在绘画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将其“意象”渗化到书法创作、欣赏全过程中,将会对书法艺术赋予更深的含义。

请欣赏天下第八大的行书《高适诗》,八大山人朱耷写的。

释文: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人侯。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