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出门走走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古人把春节叫“元日”,感觉真好,里面有“惜时”的涵义,比“春节”好听。而新市把“元日”叫做“年初一”,听起来比“元日”更直接,既通俗易懂,又有说话的节奏感。虽然这一方言不易入诗,但对于新市人来说,宁可使用不易入诗的词,也不愿去使用酸溜溜的“元日”与“春节”这样的词,因为老百姓讲究实在,不太喜欢太过文人化倾向的表述。

今年的年初一,似乎有些反常,气象正随意歪曲了一句传统农谚:“邋遢冬至干净年”。群众眼睛雪亮,去冬的时候,冬至雨水连绵,大家高兴得要跳起来:终于有一个干净过年的晴朗之日,为大家做好了“新年快乐”的准备。谁知到了年初一,天气预报中显示,天气不好,雨水居多,根本没有晴朗之日。今年的年初一虽然无雨,却是没有一丝阳光笑脸的阴沉,害得新市方外先生写的《年初一出门拜了个年》中,都不能引用上“千门万户曈曈日”美句,为此,方外先生愤愤然,如此煞文人笔调的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时,我想起国学研究学者郁震宏先生的“做文人很难”一句,做文人虽不会赚到多少人民币,但社会上还是有些吃香,还是有那么多人努力“装文人”,但做文人很难,装文人也不易。好的,己亥年的“年初一”我也安排自己有个“准文人”计划,装一下文人腔调。上午领略新市元日乡情,下午就去朋友处走走。听说,元日与亲朋好友会聚坐饮是一件雅事,古人将此雅事,专门起了一个好听的名词,叫“春茗”。

年初一早晨先吃份“老新市汤包”吧,这是流行于新市的风俗老习惯。以前大家都会这样,但现在时代变化了,多数人爱睡懒觉,不会在年初一早晨凌寒起早去汤包店吃早餐了。所以,现在像我这样年初一“昧爽起”,已经属于古代文人腔调了,我的好友沈先生也有早起的习惯,沈先生是位创业赚钱的人,虽说不是地道的文人,但他说起“三国”却头头是道,细节处更是拍案叫绝,看来爱起早的人还是多少有点“文人气”。

说起新市汤包,上次因为品尝了新市觉海寺路的“老新市汤包”,自己觉得还满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新市古镇惊现传统“老新市汤包”》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引来大家的关注。但也有言辞激烈的非议,让我很尴尬,好像是拿了某组织的钱,干了坏事一样。但细想之下,倒也理直气壮起来,心正不怕影子歪,自己的个人感受都不能正常说,这似乎有些“文革味”了吧。如果有不同意见,也正常,但对着过来,唇枪舌剑,言辞夹带棍棒,那就有些反常,大可不必如此。想到这事,年初一的心情也会有些小小破坏。我坐在汤包店里品尝着汤包,看那蛋皮与青葱,在骨头汤的晃荡中,时间悠哉悠哉把我载回童年,吃着吃着,恍惚间,一陈惊慌之后又把我载回到了现实。

吃好汤包,便往邻屋的千年古寺“觉海寺”走走。从微信朋友圈上的图片得知,除夕夜十二点左右,这里人山人海,来觉海寺“烧头香”的风俗,是本地方圆几十里百姓的传统风俗。现在交通方便,连县城武康那边也有人赶来,正所谓“寺古声名远”。昨夜的香客之多,可以从烛台下面的残香灰烬看得出。这寺原本自武康迁入,名为“大唐兴善寺”。唐宪宗时期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从武康迁入新市。唐宪宗是唐朝所有皇帝中最信奉佛教的一位,所以在他即位时期,佛教获得纵深发展,伸入到远乡僻壤之地。何况当年新市之地虽无单独的行政辖名,划归“南乡”,但也人口逐年增多,独立集市越趋繁华。所以,这座“大唐兴善寺”的迁入,应该与当年县治的行政管理有关。

出觉海寺,往全国非著名的新市古镇重要景区“西河口”走,只需走过寺前桥,经寺前弄,穿刘王堂就到了。今天的“西河口”已不比往常安静,游人如织,从朱家桥西岸往南走,一路熙熙攘攘挤着人潮走在西河口上,一家家店铺,挂着繁多琳琅满目的工艺大小灯笼,喜气盈盈,一间间老宅回到明清年代,特别是越往广福桥以南,就越拥挤,这一片繁华闹猛的新年气象市景,似乎让我找到了传统过年的感觉,心里自然会滋生出一片好心情。

七绕八转之中,手机响了,接到好朋友范厂长微信,邀我和方外先生一起,下午往大麻“B9楼”茶聚,这正合我“春茗”预想之意,好的,便回信适应。赶紧从西河口南侧的陈家潭东面出来,那也是上午快十一点的时间了,穿大街回家返程,与方外先生通了电话,便急着赶制午餐,放下碗筷,与方外先生一起驾车前往位于新市东南向,约二十公里左右之遥的桐乡大麻,“B9楼”则是范厂长公司所在地。

大麻“B9楼”在当地可谓是“高耸入云”,与范厂长为人为事风格气势相接近。当我赶到那里,上楼,进入范厂长办公室,哇,推门一进,都让我感动得热血沸腾,不仅是范厂长兄弟准备了好多坐茶的水果干果,更是几位大麻的朋友都到了:郁震宏老师及夫人、潘利平老师、李芥荫老师,还有范厂长及夫人、与他们两位可爱小女一起。情景融融如暖春,这便是传说中本地有文化、最地道的“春茗”场景啊。

坐下来抽烟、喝茶,“春茗”的话匣子便由郁老师开讲。郁老师喜欢讲古俗,讲到“烧头香”,讲到“年老爷”与“除尘日”,虽然是在说当地大麻风俗,但却像是说新市风俗,大同小异才听起来那么亲切,熟悉的事物总会让人百听不厌。潘利平老师却是大雅近俗,说如何做“甏里菜”,把制作细节说得非常美妙,又将“甏里菜”的味道形容得极富情景,倒也感觉十分古趣,深乡人都有这样的说话气氛,关于他的印章成就,聊天时不着一字,真是极赋“大印家”风范。接着,李芥荫先生说是自己最近身体圆润了许多(让我无意间想起“丰满”一词),看来李老师入杭加入省美协后,画技发挥平台宽敞辽阔,心情极好,艺术工作也有不错的养身节奏,再加上城市里营养伙食,身体发胖也是意料之中。方外先生说了DNA的趣事,说是国外政要大腕是不会轻易随意大小便的,有专用箱,安保措施非常严密,不会走泄一点一撇,万一走漏政要人物的DNA,那便是一个惊人的泄密大事件,不可乱来,听得在场几位都不敢在“B9楼”大小便了,只能暂且忍着回家处理。

时间在一片笑声中逃离很快,为了遵循“春茗”古制,所以,这次仅保留饮茶习俗,聚餐就改在另外时间。听说几位老师,特别是郁老师,今天下午本身有事约好了,推辞了过来参加我们这里的“春茗”,心情被这份深谊打动。潘老师放下“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雅章刻印而来赴会,李老师放下“野林滩溪上隐居图”长卷画幅构思创作,而赶来一起坐聚,大家都感觉非常开心。范厂长说了,年初一,几位能够一起来到“B9楼”,是他“2019年春节最大的红包”。嘿嘿,这话我最爱听,谢谢几位尊敬的老师,谢谢范厂长,祝你们2019年鸿运高照,事事顺心。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