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槐树底下”的新市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人喜欢怀旧,一些长者经常说起“槐树底下(方言音:哦树底屋)”这句新市方言,意味深长。对于一位真正的新市人来说,时间久了,总有一种感觉:新市是“槐树底下”的一座古镇,我们都是“槐树底下”的新市人

笔者自小生长在寺前弄里,有幸与这棵传说里的“槐树”近距离接触。相距50米左右吧,传说这么近,乡音又这么亲,我经常去看看,天天路过。在这棵槐树的遗迹前,伫立凝望过,用手也搿过槐树的朽败木质。随着自己长大,喜欢与“槐府”里的人交往,交往很深,老者、同辈,无论男女,不分老幼。这些交往结果,又深深影响着我的人生。

“槐树底下”新市方言,特指的就是那棵槐树。这棵槐树位于新市司前街中段,向南一间老宅的墙门口,老墙内嵌入了古槐的一截。笔者当年所见,也并非是完整的树,仅是嵌在厚厚风墙里的一截,基本是一段朽败的枯槁木,但记忆中好像有过一些稀疏的枝叶。当时这老宅的主人是吴氏,而吴氏的远房亲,便是德清诗人史欣的家族

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是一棵乡情树,新市老辈对这棵古槐树,倾注了无限深情, 新市方言“槐树底下”听起来又何等底气十足。古槐代表了一种历史文化,代表了一种新市的大户人家。虽然一棵朽败的古树,不会与百姓生活扯上关系,但新市百姓无不对这棵古树致于无限赞美。语言朴实,不敷词藻,却像是沾亲带故似的充满敬仰,流露出怀念与拥有的自豪

伴随着“槐树底下”这一名言,便出现了一系列游离于史实之外、近乎夸张的传说。笔者生为新市人,从小就被这样的传说所浸染,思想里深埋了一种新市“街上人”骄傲。等到自己长大后有了思考,才慢慢规正对这些传说的看法。传说毕竟是传说,它与史实没有关联,权当是百姓的一种期望而已。

一是“先有槐树,后有新市”。这是关于新市槐树,最为家喻户晓的一句话。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它与“先有觉海寺,后有灵隐寺”“先有梅林,后有新市”这两句,构成著名的“三先三后”论,形成了不老的传说。

成书于公元1647年的康熙《仙潭文献》卷下的“杂志”类,有“异闻”一栏,记载了“枯槐复荣”的异闻:

镇中积善桥西,顾氏闾门外,有古槐一本,顺治甲午年,忽萎。越六年,己亥棒复荣。士大夫咸歌咏之唐达,有诗记其事。

上述记载中的“积善桥”,是北街中段的一座古桥,古桥西处,则是姓顾的氏族多户聚居的里巷,类似现在的小区。在这小区外有一棵古槐,这就是那棵后来成为司前街中截的古槐。这棵槐树在顺治九年(公元1646年)突然枯萎,过了六年(公元1652年)之后,又突然复活。当时的槐树,有可能是几百年了,但这棵槐树是难与新市悠久的历史来相并提并论的。所以“先有槐树,后有新市”,此话是难于成立的。

二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此系马歇脚。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遍布江南,故事情节也是应地制宜地嫁接换移。乾隆所处年代是1736年至1795年,并非是很遥远的事,而新市镇在续后的1811年和1902年,分别由沈赤然先生与费梧先生编纂的《新市镇续志》和《新市镇再续志》上,却没有片字记载,可见其这一传说的存疑,应该是民间江湖的自撰例属。

三是“刺马案里的张文祥,最先就隐居在槐树附近”。《张文祥剌马案》说的是清朝末年发生在江南一带的奇案,刺客张文祥,如何刺杀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曲折故事。新市传说中,杀手张文祥,开始就隐居在古槐树附近,后来找到了觉海寺的高手武僧,便隐于觉海寺中磨刀练武。此案发生在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比太平天国晚一些。张文祥确有其人,他的族辈也居住在新市,听他的族中后辈家人说,张文祥确实住过新市,但是否住在槐树的位置,没有确凿的口述证实,因而这传言也多有疑点。

三个传说,以它的魔力,神化了新市的这棵古槐,一代又一代本地百姓对它产生莫名的敬意。在古代,植槐树的府第称为“槐府”,常常用来代表有声望的公卿与高官显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槐树又代表着科考文运,代表着读书人未来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一棵茂盛的槐树,预示着植槐人家的文运是否昌盛。新市明末清初的古槐所在的“槐府”是顾氏人家,但此家族无法查考,引为憾事。

想起自己在槐树的近处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文化的痴迷,也发蒙于与这一槐树相识的那段时期。因为槐树,我结交了这座古宅的主人吴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当年向我推荐了许多古典名作,借阅给我,让我获得很多文化滋养。三十年代,吴老先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与当年的共产党领导干部陈云很熟,我也亲眼看到他拿出自己与陈云的合影照片,吴老先生慢速度的轻语谈吐叙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这棵古槐,也让我结交了诗人史欣先生和他的姐夫朱柏平先生。史欣是新市土生土长的新市人,一直生活在“槐府”的古宅中,我们一起长大,一起成为文艺时代青年,一起写诗交游,走过了人生最为难忘的岁月,诗人走了,留下了很多灿烂的诗歌。而他的姐夫朱柏平先生是当年新市三中的老师,后来又担任了新市三中的校长,为新市的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对于这些文化人的结识,客观的潜意识影响,是我倾情于文化修养的重要外在环境。

说起“槐树底下”,这段街区本身就是一个像古槐一样沧桑的历史故事。史书上记载,清朝以前,这里没有街区,仅仅是里巷人家。清朝末期,新市的警察所移迁到这里,后来才陆续有一些小店铺开张,逐步形成一条街,官方命名为“司前街”。

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公元1902年,新市人费梧编纂了一本《新市镇再续志》,此书一度佚失,流入日本,现找到原书而有了复制版本,费梧先生专门为这棵古槐写了一首诗载于其中,读来沧桑自见,苍凉倍感:

槐树千年叶正葱,有皮无质内皆空。

自从今岁遭雷劫,春到从兹信不通。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涉县固新村植于秦汉两千年古槐的精美传说!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固新村的古槐树,2003年5月出版的<中国树木奇观>一书,将这棵古槐列入槐树科"泰斗"的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槐".这棵古槐 ...

  • 大连夜话:槐

    "槐"是一个很古老的字,<说文解字>注:"户(h)恢(ui)切,木也,从木鬼声."意思是说,"槐"上古读音近似huī.<唐 ...

  • 邯郸有棵“天下第一槐”!年龄已超2000岁

    槐树,又名国槐.槐蕊.家槐等.在古代,槐树是官职的代名词,被视为科第吉兆的象征.槐树是迁民怀祖的寄托,也是祥瑞平安的象征. 在涉县的固新村,有一棵相传'植于秦汉,盛于唐宋'的千年古槐树.据中科院古植物 ...

  • 槐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琢句不成添鬓丝,且考筇杖看云移. 槐花落尽全林绿,光景浑如初夏时. -<秋日>·宋·陈与义 物种基源 槐花,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又名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树.槐米树等.树身高大挺 ...

  • 槐荫树下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 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 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 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 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 -- ...

  • 「犁城传说」济阳垛石镇千年古槐的故事

    折断后的古槐 (1958年12月29日,济阳县合并到临邑县,称临邑县.1960年10月5日恢复济阳县) 在济阳县垛石镇东西大街正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槐,人们称之为仙槐.神槐,其神奇的的经历与传说,一直在 ...

  • 嘉兴:新市人詹先生的游子乡情眷恋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对于乡情的理解,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上几天有幸与嘉兴一位新市人詹先生邀叙,我才得知那又是一种非常深广的涵义,它连着生命的起源,连着遥远的逝 ...

  • 月薪8k的新媒体运营每天都在干什么?6年新媒体运营人解答

    如果你是准备转行或者是刚转行的小伙伴,我也给你在文章底部备了100G的新媒体运营资料,虽然我知道你的资料很多,但是这些资料对于刚入行的小伙伴绝对起着关键的作用,当然了看完文章对你的帮助肯定也会更大 先 ...

  • 新市人过年

    新市有着特定方言的吴语国度,历史文化矿脉绵远深广,新市人过年是有讲究的.每年春节来临,家庭.特产.餐饮.习俗.休闲等多种方式透出来自深处的亲情气息,它接自于本地的土壤与河流,岁月无法改变,时光掩饰不去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被日军炮击而亡的新市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虽说是"仙潭"桃源之地,但自明代以来,倭寇.粤寇数次窜犯新市,烧掠杀掳,罪行滔天,惨历难书.在清代<新市镇 ...

  • 今天,新市人在默诵他的名字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秦牧师提供) 今天,是一位杰出华人牧师俞国桢先生逝世纪念日, 八十八年以前,1932年11月16日,俞国桢牧师因事业劳累 ...

  • 宋代觉海寺:有个新市人叫姚约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图片来自新市镇摄影协会作品) 在清朝,有位高僧叫"瑞璋法师",他专门编了一本佛教重要史籍,书名为<西舫汇征&g ...

  • 新市人的“吃”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以下图片部分非作者原创) 新市人的"吃",在本地方圆数十里,有点名气.说实话,随着时代的变化,宗教及祭祀文化受到空前 ...

  • 新市人,爱起早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以下图片,部分来源于百度搜索) 新市人爱起早的习惯,自古有之.那么,究竟是因为新市的市面早,还是新市人爱起早?这个问题,如果平时没有对本 ...

  • 新市人眼中的尴尬“元旦”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如有不规,请予指出并删除 "元旦"是公历纪年的一年之始,但它在新市人的眼中是尴尬的.这是因为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