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繁华在左,孤寂在右,没落公子贾兰的逼窄人生路
如果红楼里也有知乎,如果有人问:和一个从出生就自带主角光环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什么感受?贾环的感受应该最深,他是个时时被拿来和宝玉比较的人,总是被宝玉的光环刺得体无完肤。
相比之下,贾兰是幸运的,他躲过了这样的比较,得以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静静地生长。
1
荣国府是以贾母为中心的,她的决定不容质疑、更不容否决。作为最高权力中心,贾母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因为她是以个人喜好为标准的。
贾母的偏心是很明显的,贾赦就借说笑话的机会表达过不满。在儿子辈中,她偏爱贾政;在孙子辈中,她偏爱宝玉。除此之外,我们会发现,她还会偏爱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比如王熙凤、薛宝琴等。
尤其是对宗族女孩喜鸾和四姐儿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贾母独见喜鸾和四姐儿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心中喜欢,便命他两个也过来榻前同坐。……命凤姐儿留下喜鸾四姐儿顽两日再去。”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贾爱偏爱的标准是“美”:她喜欢一切长得好看的人,尤其偏爱女孩。她会把女孩都收到自己的身边加以照管:比如湘云、惜春、黛玉。
总之:她有呵护和调教女孩的偏爱。
对宝玉的偏爱有两个原因:一是衔玉而生,二是宝玉长得好看,偏女性美。
自然,贾兰和贾琏、贾环一样,不在贾母偏爱之列。
2
照理说,不被贾母重视的贾兰,应该被王夫人重视起来。因为她在儿子宝玉的教育上,已经因为贾母的干涉而只能选择迁就。
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也是这样,只是,王夫人表达爱的方式和贾母是完全相反的。
王夫人是贾政的夫人,是标准的儒家夫人:一切以丈夫为导向。
贾政的教育观只有一个字:严。这也是当时的主流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也严重影响了王夫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王夫人和宝玉之间,也很少有亲昵的互动。偶尔的一两次,也是宝玉主动。
因为宝玉被贾母护着,因为贾环不争气,贾政和王夫人只能把科举的希望寄托在孙辈贾兰身上了。
科举,是一条艰苦的求学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只有耐得住寂寞,埋头苦读,才有出头之日。这是当时的普世价值观,更是贾政的价值观,当然也是王夫人的价值观。
他们把这种价值观,赋予给了贾兰。
所以,注定了贾兰的孤寂,没有女孩环侍,没有朋友,没有娱乐。命运分配给他的职责,就是苦读。家族的繁华与他无关,繁华只属于他的叔叔宝玉。
如果说一个家族中必定有一个败家子和一个中兴之人,那么宝玉就是负责败的,贾兰就是负责兴的。
3
小小年纪被赋予重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可是,他没有选择的机会,因为,他还有一个比王夫人更冷漠的妈。
李纨的冷漠和王夫人不同,王夫人是谨遵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李纨是望子成龙过于迫切。
表面上看,李纨和王夫人没什么区别,都是谨小慎微,都是不敢行差踏错。不同的是,李纨内心憋着一股劲,一股必须督促儿子出人头地的劲。
王夫人拥有整个荣国府,李纨只有一个儿子。
一个单亲妈妈,如果把整个人生都赌在了孩子身上,不仅孩子累,自己也很累,因为一刻都不敢放松,时刻担心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因此,贾兰的人生路变得相当逼窄:苦读。唯一能放松透口气的,就是他爱好的体育运动:射箭。
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学堂里同学们打架,飞砚打到他面前的桌上,“将一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同桌贾菌“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正是李纨的生活态度,也成了母子俩的处世原则。
4
结果是美好的,贾兰不负祖父祖母和母亲的期望,科举高中了。而且,他继承了先祖的尚武血统,成了威名赫赫的将军。“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和先祖一样,他凭着战功得到了爵位。想想也是有意思:贾政一心希望他从文,苦读诗书,最终他还是凭业余爱好取得了成功。
算是题外话:在孩子教育上,顺应天性发展往往比逼着死读课本更容易成功。
成功之后,最高兴的就是寡母李纨了,多年的苦守终于嬴来了翻身得解放:她再也不需要忍气吞声地活着,再也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同情。
“戴珠冠,披凤袄”,母凭子贵,终于扬眉吐气了。
可是,好景不长,“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谁的黄昏路近?贾兰!
不是所有上战场的将军,都能幸运地有一个焦大生死相随,能在生死关头把主子从死人堆里背出来。
战死沙场的将军,只留下了一个虚名给后人钦敬,贞节母亲李纨一转身就成了英雄母亲,一生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老天为何要对一个女人如此无情?原因很简单:“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做人不能太抠门,虽然拼命守财是怕老了受穷,但还是应该为儿孙积点阴德。
生在末世的贵族公子贾兰,就这样为了家族和母亲付出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说他毁在了李纨“老好人”的画皮里,毫不为过。
当然,从贾母到贾政夫妇,都是帮凶。
反观狠辣的王熙凤,却因偶然“济刘氏”,为女儿巧姐铺了一条后路:“幸娘亲,积得阴功。”
人间善恶自有报,只是有的报在自己身上,比如王熙凤,有的报在了孩子身上,比如李纨。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周易》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曹公深得其妙,于是在十二钗的排序上,巧姐排在李纨前面,因为巧姐是“留余庆”,李纨是“晚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