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三先生之皮脑效应
从人体生理功能的奇特表现来看,人有三脑即颅脑、肠脑和皮脑。皮肤在遗传上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成为皮脑神经系统。
肠脑是指肠神经系统,位于食管、胃、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能独立活动的肠脑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
如果说,人类70%的疾病,都源自肠脑内产生的问题,那么人类100%的疾病,都可以通过皮脑神经功能效应(简称皮脑功能)得到治疗。
皮脑神经系统,位于表皮和真皮的组织中。有温、冷、触、痛四种感觉;具体功能包括分泌、调节、吸收、保护等,是人体相当重要的一个系统。皮肤的痛感是人的生物学意义的保护性反应。以痛作保护,这对人太重要了。
皮肤主要由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管三个途径吸收外界物质。表皮角质层几乎承担着皮肤屏障的全部作用。角质层由多层重叠的细胞板组成,是经皮肤吸收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药物透过角质层的途径有二:一是穿透细胞膜吸收,这是一种被动扩散的过程,因此,脂溶性药物如维生素A、维生素D、雌激素、脱氧皮质酮、孕酮和睾酮等,容易渗入毛孔而达毛囊及皮脂腺,再穿透毛囊的外毛根鞘及皮脂腺的腺细胞进入真皮层,透过毛细血管网进入血液循环。
人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以往科学家按组织功能将人体划分为运动、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感觉器官等九大系统,而以大脑中枢神经为主体。研究发现,皮肤——即皮脑对外界环境的一切感觉,都直接与九大系统相关。
例如:颅脑面临惊恐释放的应激素会冲击皮肤发生充血潮红;注射药物时,皮肤也会有痉挛现象,而其他系统和器官均不会出现。颅脑惊恐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分泌量,而导致应激素的过分刺激出现腹泻,通过按摩产生的皮脑功能效应可即刻止泻。又如“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还有“吓一身冷汗”等。
皮脑神经及其功能的发现,结束了数千年来对“内病外治”疗法的各持其说,并统一了认识,展开了医疗学的新思路。
其实,1990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一次医学科学研讨会上,科学家就提出了关于人体皮肤研究的最新发现,认识到皮肤并不止是人们目前所知道的,只起着防水渗透和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实际上皮肤(皮脑)在遗传上有相对的独立性,能改变人体内某些激素及酶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对整个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耶鲁大学米尔斯通教授在科学研讨会上指出,皮肤的最外层是角化细胞,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角化细胞的作用只是对其他各种细胞所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而现在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角化细胞不止是一种“反应细胞”,它也能发出某种指令来改变其他各种细胞的行为。比如表现细胞能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物质,而这些物质是人体免疫系统不可缺少的,现在知道这是皮脑的生物学效应。
所谓“皮脑功能效应”就是利用一种天然物质使机体产生应激效应,以改变机体的惰性和皮肤细胞自然衰老的逆化性变——“僭越效应”,且让人体内部的免疫系统和皮肤的免疫系统活跃起来,发挥起自我完善的作用。
皮脑功能效应还体现在:皮肤老化速度减慢,粉刺痘疮消退,感觉细腻,有轻松、透气的舒适感,使皮肤细胞自身的保水能力增强——自然而然地不干燥,皮肤透明度增加;皮肤弹性增强,亮度增加,皱纹减少或消失;色斑消退,在先天遗传的皮肤色泽的基础上,通过皮肤细胞的“僭越效应”使白细度增加,消除常用化妆品而引起的副作用;可防止空气污染以及化妆品中重金属对皮肤的损害等等。
以上都说明了颅脑、皮脑和肠脑它们三者“联姻”的因果关系,通过共同的信使——交感神经表现出来,奏响了维护人体健康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