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尧《闽(4)泉南佛国洗心记》
闽(4)泉南佛国洗心记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影响,人文荟萃,民间信仰文化丰富,被称为“泉南佛国”。
下榻开元寺附近的酒店,走路几分钟就到开元寺了。下着小雨,开元寺的游客还是不少。古塔没有修缮过,原本的大理石色历经千年风吹日晒,上香之烟熏香燎,石柱已经变得漆黑一片。塔身精美的浮雕也被熏得发黄,仁寿塔三个字只剩下轮廓依稀可见。斑驳的塔门,黄色狮形门环。远望,黄褐色石塔屹立在各种绿色植物之间,更显得古朴庄严。
我正研究着这座古塔,忽听见身旁的男人向他的朋友介绍: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
寺内树木郁郁葱葱,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其中最大最粗的榕树有800年。树龄最小的榕树下有只巨大的石龟,拍照,感觉它正在活灵活现的望着我。
一路上,听见的全是闽南语,想到游客大多来自台湾、海外,像我这样的游客一定是凤毛麟角。突由然的,有了一种落寞感(我在江浙独自旅行没有这种感觉)。台湾游客会这么想吗?应该不会,40%的台湾人来自泉州,台湾游客会有种回家的感觉吧。而我却有种身在国外的感觉。
“美女,帮我帮张照好吗?”这一句普通话飘来,把我拉回现实,我还在泉州。为什么找我拍照的都是用普通话,看得出我不是闽南人吧?他们也是外地人?
拍完东塔,去了古船馆,馆内正中陈列着一艘古船,是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它见证了泉州湾辉煌的历史——泉州曾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世界上最大贸易港之一。但自从清朝禁海后,泉州港开始衰落,大批民众飘洋过海,去台湾或南洋寻找谋生出路了。
从天王殿出去便是西街,有很多小吃。街上随处可见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录制过”几个字,我想这个招牌一定带来了不少生意吧?饥肠辘辘的我先买了块猪油糕,甜甜的,吃完更饿了,于是又买了块润饼。此时正是学生放学时间,又是下班高峰,各种交通工具并行,又恰好公交经过,步行的人无法超过。就这么慢慢吞吞地边吃边走,看着公交像乌龟一样从狭窄的老街穿过,不知不觉就到了钟楼十字路口。右转,顺着中山街走了几步就到了基督泉南堂,教堂很壮观,可惜大门紧锁,不能参观。
看手机地图,附近有两处故居,我决定前往寻找。走到小巷子的尽头没找到,回走仔细找。原来故居门前的碑文被电动车挡住了,一不留心就会错过。黄宗汉的故居左右各一不同时期立的碑,门口停满了电动车,门联也很旧,很久没人住了。斜对面就是叶氏故居,一座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小洋楼。门口停着一辆黄色轿车,里面的佛灯亮着,门半开着,大门上的对联是今年贴的,说明这里一直有人居住。门的左边有块牌,介绍这个文物的由来——这是一处华人的旧宅,刚被认定为文物没多久。
走在中山路,听见有人吆喝,“台湾大肠包小肠,不好吃不要钱。”看他们像是台湾人——墙上还贴着创始人台湾身份证的复印件。老板做好之后,教我旋转着纸袋吃。正宗的就是不一样,味道极佳,咸甜适中,台湾人做的果然不同凡响,同样的价钱却比别处的好吃多了。
十字路口发现了一个历史游览图,发现原来我要看的景点都集中在市区——开元寺、承天寺、天后宫、清净寺和关帝庙等都相距不远,徙步可到。于是把本来不在计划之内的承天寺、天后宫也加行程中。
夜幕降临,我按照路口的花灯分布图,寻找最近的——围着泉州影剧院转了一圈,连个花灯的影子都没找到。听到身旁一对情侣的对话,他们也在找花灯。“不是说在这里吗?怎么没有,没有干嘛写。”我想是因为下雨,收起来了。悻悻而归,今天又没看成花灯——福州的花灯也没看到。不过,我找到了花灯的指挥中心——基督泉南堂子里临时搭建的大棚,算是小小的安慰吧。
关帝庙
下了公交,就看到长长一溜剪瓷龙雕,造型各异,配有花鸟走兽的屋脊。庙前人山人海,香火兴盛,长烟缈缈缭绕。
庙外正门的供桌上,摆满了装着香烛、香、金钱纸等各种祭祀用品的各式各样的红色袋子——我想是因为红色吉利吧。那么厚那么重的纸不知几时才能烧得完,他们一定是一大早就过来了吧。今天是什么日子?正月十六啊。信男信女们手拿一把香,虔诚地对着四面朝拜一通,然后插到香炉里。
跨过门槛,发现这里是三进结构,房顶、墙壁,都布满极度繁复错杂的装饰纹或木雕,皆是泉州能工巧匠之作。
正殿供奉的是正气凛然、气势轩昂的关公。殿内人多得走不动,香熏得睁不开眼。我在想,他们是在求什么呢?无非是婚姻、父母、子女、健康、生意、工作这些。一大妈也严肃地看着我这个只拍照不烧香的人,我想她一定是奇怪我为什么不拜关公吧?
我什么都不求,所以也不需要拜。还要去其它寺庙,不好乱拜神仙,索性一个都不拜。
广播不断提醒防火防盗。怀揣大量现金的我担心失窃,匆匆看完神像,从人潮中脱身,太熏。右堂柱子上写着每支签诗(包括解签)两元,太便宜了。想想在苏州,林屋洞的道观,换个签文也要十元——解签更贵,至少要捐功德一百元。我决定抽支签,可是徘徊很久,也没找到竹筒。问了一个正在换签诗的阿姨,她说就在大殿啊。我刚才怎么没看到,打算再进去。这时,进香的人似乎更多了。摩肩接踵,寸步难行,烟雾也更大了。我连关公的神像都没看清,哪里找得到装满签文的竹筒呢,想想还是作罢。
出了关帝庙,往西走几步,就看见一个由青、白岗石砌叠而成的三层穹形顶的尖拱门。墙上蓝色的牌子,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写着:清净寺,始建于公元1009年。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
进门左边台阶上去就是奉天坛,上面巨大的圆顶在1607年的八级地震中坍圮,只剩下几个矗立在中间的石柱和花岗岩石砌成的大殿四壁。地上枯萎的草坪已经冒出绿色的新芽,它下面埋着圆顶和殿内设施。
往前便是明善堂,是闽南风格建筑,内部装饰为阿拉伯风格。因为主礼拜大殿的圆顶无法修复,穆斯林把同为朝拜方向的明善堂,改为穆斯林礼拜安拉的场所。但它只能容纳三十人祈祷,于是穆斯林只好在露天的古大殿内,经常日晒雨淋地举行主玛礼拜。
2008年,由阿曼苏丹国王出资50万美元兴建新礼拜堂早已建成。新礼拜堂位于清净寺东侧,形制与历史上的“奉天坛”相仿,白色的巨大圆顶显得新礼拜堂格外宏伟壮观。内部装饰简单,西边是讲讲经台,中间地上铺满了阿拉伯地毯,穆斯林就在这里面向西方祈祷。
这样一座千年古寺,门票只要三元,游客怎么这么少?
就在我快要参观完的时候,来了一个海外的旅游团,有十几人,导游是华人。几个满头银发皮肤黝黑的老先生挽着黄皮肤的华人太太,还有几个包头巾的女人。我想,他们不是菲律宾的,就是印尼的。而且是跟泉州籍华人家属一起来的,不然自己来泉州干嘛。
出来拍门楼。一男子摊车贩卖榴莲,等了一会,他还不走。心想,别的小贩都在景区外,他在这里多影响市容,垃圾随地扔,怎么没人管管。直到我走远了,才看见城管把他撵走,我又回来拍照,拍够了,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