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长兴区、“四浜”、浜港村、“浜镇村”、“东当”

  上海市崇明区浜镇,相传昔乡人李杜诗中举人,柏谦中进士,初名鳌阶镇。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5年)改今名。 曾为崇明岛通往江北海门、启东等地的主要港口,发展成崇明岛的四大名镇之一。由于浜镇的历史地位,一直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地名的命名,例如,民国时期,因位浜镇东,被命名为浜东乡,新中国成立,上个世纪初,还有浜港村,以后又有浜东、浜西等生产队等等。   

  因我少小离家,对一些乡情变化缺少感知和认识。最近除了在网上查找一些资信外, 有些还搞不清,便于今年,即2021年8月8日-10日先后向乡友施玉龙、沈志钧和曹仲菊老师询问了一些情况,他们热情地向我作了介绍。沈志钧战友还于14日向我发送了浜东和浜西村村委会的几张照片。15日陆洪兴先生,告诉说,长兴区的机关,就在他家附近。同日施玉龙老师,特为查找了他的崇明县志等藏书,给我回答了一系列的疑难问题,诸如崇明的长兴区:1950年-1952年有8个乡;1952年-1956年有13个乡;1956年后长兴区并入城北区,1956年改为大同乡后,撤销长兴区。浜镇从1929年开始作为乡镇行公所,属崇明一区、二区等等,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家乡浜镇的清晰资信,非常感谢!因收获不浅,便以拙笔记之,做一名乡土文化的接力棒者,传递我们这一代人的所闻所见所思所问所答。

  人有追思觅旧的情结,例如,以前回浜镇探亲时,曾想走到东万兴大宅院看看,因一条大河隔断了沙沟与浜镇的联系,有点望河兴叹了!问起东当的现况,说那边大宅院,早已不 复存在,大多搬走了,有的宅基地已返耕了。以后看到施玉龙先生的《说说崇明沙沟旧事》 一文说:“沿着浜镇向东南的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走1. 5公里,就到了与新民接壤的沙沟, 这里曾经就是沙沟镇。 当初,龚家在浜镇兴起后,三个儿子成家时各开新宅,那就是这 一带人常津津乐道的浜镇’西万兴当' 和位于建设虹桥镇的’虹桥万兴当', 以及位于沙沟的典当’东万兴当' (沙沟镇边上的’东当', 又名 ’仁和当', 只因先有了’西当', 才对应称呼它为’东当')。东当创办于咸丰年间(1856) , 店主龚铁山传子龚允池、龚和尚,光绪年间(1891) 关闭。因此,东当后来没有当铺。”

  我们这一代人,去过东当,但看不到典当的模样,故只闻”东当的典当名,不见东当的典当事“。上述文章中还有东当旧址上几间无人居住的民居,已破旧不堪。从建筑风格上判断,应是东当的老屋,与听闻一样,早已没有东当大宅院的模样了!我见到过的东当,与见到此照片, 起码相隔七十多年了。当时我们几个浜镇小孩,结伴到东当玩,还光屁股下到围着大宅院 的宅沟里游泳,年小,怕危险;年大,怕害羞,估计10岁左右。游泳时,我还被宅沟里 的蚌壳划破膝盖,至今留有一条伤痕,流血的记忆终生难忘啊!故把施玉龙先生的文章的 老照片附录文后,思念时可随时打开看看:历史苍苍,世事茫茫,万物均在无声的变化中 变化着!

  像“东当”旧址上的那样的老房子,现在是否还存在,不清楚;“西当”,早已找不到老房子了;“虹桥万兴当”,没有见过,是否存世,不容乐观!这些老房子,沉淀了崇明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轨迹,经济发达地区,可能被保护了!老屋、老树、老照片,虽不会说话,但无声胜有声,如果,一张老照片胜万言的话,一栋老建筑、老房子、老树,则胜十万言!如果,一个地方,有非常优美的民居和绿化,但没有老房子、老树,也没有老故事等等,虽美,但不完美——没有历史根基的美! 

  回想崇明浜镇自己接触的一段历史,感觉有趣:您知道崇明的长兴区吗?您知道崇明的”四浜“吗?您知道崇明的浜港村吗?您知道有人议论将”四浜“合并成“浜镇村” 吗?这些问题,对熟悉的人来说,很幼稚,但对不熟悉,想了解乡情的人来说,也许感兴趣。   

  一、崇明县”长兴区“

  一些老人或者崇明的史料研究者知道,这是崇明岛解放初期,崇明县中部的一个行政区,它的下面有浜东乡、浜西乡以及浜镇等辖地。据史载, 1949年5月30日,人民解放军从新河乡海桥港登陆崇明,6月2日,解放军接管县城,崇明解放,成立崇明县政府,全县设4个区、2个镇,下辖21个乡。当时,家乡浜镇属于浜 东乡、长兴区。   

  现在网上还能查到“崇明县长兴区”的资信吗?查不到了,只是跳出一个“长兴镇”, 即长兴岛,见下图:

 

  如果打开上海市政府官网,能查到“崇明县长兴区”的资信(见下面的截图)。先选择崇明区, 然后点击乡镇频道中的建设镇,查看概况,打开“建设镇(2019)”版,其中就有 “长兴区”的述说:”建设镇因1950年崇明县长兴区(黑体,作者所加)星东乡改名而得名。1950年4 月,下三星镇东部为星东乡,当时崇明县东部有个兴东乡,群众中出现将 ’星东'与’兴东'乡名混用现象,信文差错屡屡发生。星东乡根据县里要求,将乡名改 为’建设乡',意为建设社会主义。1995年撤乡建镇,2000年12月与大同镇两镇合并, 建立建设镇“。

  另外,查找崇明县浜西村时,有长兴区的述说:1949年后属于长兴区浜西 乡......   

  崇明县的长兴区,我还去那儿办过一件事,故印象很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浜镇属于长兴区浜东乡,浜东乡的乡政府设在东边的樊老师家大院,比较熟悉,但区政府只 去过一次,即1953年10月国家实施粮食统购统销后,我家的磨坊的石磨上贴封条, 不能再购买小麦磨面粉了。贴封时,石磨内还有小麦,几天后父亲叫我到区政府请示一 下:石磨内的小麦能否取出?时间一长,里面的小麦要变质的。我去后,区政府人员告 知:石磨内的小麦能取出,但不能再启动石磨了!当时区政府设在什么地方,现在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乡友陆洪兴先生告诉我长兴区的机关所在地:长兴区办公室曾放在我老浜西村龙王庙,即胡家党南边(蟠龙公路西侧,大同与浜西村界河北侧,原地主钱云清宅上,当时有几名干部名字我有记忆:陆炳千(其老伴还健)、张稼同(我干爹)和陈亚修,上述三位当时的区政府干部均已亡故。

  二、崇明县的“四浜”

  这个提法,在2016年7月22日崇明县撤县改区前,就存在了。一些年轻人知道,曾被誉为崇明四大名镇之一的浜镇,衰落后,以浜镇境内的两条南北和东西向河流形成的”田“字形集镇为界,浜镇被分属成浜东、浜南、浜西和浜北四个自然村。因我是一位少小离家的老人,所以对此不很清楚。误以为”四浜“,就是浜东、 浜南、浜西和浜北四个行政村。今年3月讲”浜镇桂花树王“时,我还说它在浜南村,实际上浜南村早已与浜东村合并成新的”浜东村“了!   

  后来查看建设镇以及属下的浜东村和浜西村时,才得知:建设镇于2002年4月,27个行政村调整为13个行政村,384个村民小组。其中浜北村与浜西村,合并成浜西行政村;浜东村与浜南村,合并成浜东村。   

  三、崇明县“浜港村”

  我对浜港村,早已遗忘了,因看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通行证等证件,上面清晰的印章和文字,才知道。我家浜镇民主街100号,属于浜东乡浜港村第九组,1953年7月与同学朱浩(后到内蒙大同市工作,任财政局局长),到他上海的父亲(黄浦江领航员)处时,在乡政府里办了一张通行证。另一张是到南京报考地质学校,到乡政府开了一张证明,没有这些当时乡政府的证件,根本记不起来了,当时没有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的”鸿沟“,因家在镇上,少小年纪,只记得浜镇派出所、浜镇税务所,家住浜镇民主街100 号和浜东乡。  

  下图:通行证等证书上的长兴区、浜港村等资信。

 

  当时“浜港村”设在何处,记不得了,浜港村的命名出于何因?查不到相关资信,不解。 地名是特定地域的专有名词,比为孩子取名还讲究。所以,地名文化隐含很多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符号。历史车轮滚滚,有的地名所在地发生了巨变,只留下地名,别无他物。但后人凭借地名,可以追踪它的发展变化轨迹。像浜镇的湾港,早已淤塞,湾港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凭借一座“湾港桥”(见附录3),就能引发后人勾起历史的记忆,寻觅社会的发展轨迹。湾港,曾是崇明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港口,并繁荣了浜镇,使之成为崇明的四大名镇之一。   

  现在网上还能查到崇明县”浜港村“吗?我于2021年8月3日下午试着在百度上查找,只能查到上述三个字的相关组合信息,已查不到”浜港村“了!(见下面截图)

  乡友施玉龙先生,不但喜爱对乡土文史的研究,对我的提问,花费很多精力,查找了他的藏书,为我找到了浜港村的资讯,并于8月15日告诉我说:查乡志:解放初,1955年前浜东乡有浜港村、团结村等村级组织。浜西乡有建设村、自卫村、民主村等村级组织。

  四、“浜镇村”可能出现吗?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2020年11月15日我撰写的《崇明浜镇有了新变化,看侄子发来的照片随笔》拙作中说:“中国有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年竟见到了一些熟悉崇明变迁和浜镇衰落历史的, 非浜镇籍人士,舆论了浜镇的'分’与'合’,他们说,浜镇被分割给四个村,现在是否考虑把把 '浜东’、'浜西’、'浜南’和'浜北’四个村合并, 不能叫'镇’的话,就叫'浜镇村’,把村部设在浜镇,把四个村拧成合力,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力,延续崇明农村经济的发展轨迹,让浜镇古镇再次焕发新春!这个话题太大,可能性很悬,如果真的有一天,出现了'浜镇村’,那个事体可大了,也许,那时的崇明区已变得非常非常的发达和美丽了,一句套话反过来说了:不要上海市区一套房,只要崇明一张床!我信这句话,虽然不在短时,估计未来的百年内必然出现。“   

  有的朋友对我说,您的话太夸张了!   

  其实,这是我回顾历史,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上出现了一些轮回的现象。不说别的,解放初期的浜东乡、浜西乡,七十年后,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被称作浜东(行政)村和浜西村,以蟠龙河为界,它的东边,称作浜东村,它的西边称作浜西村。 而且,现在的村干部,都是高资列历的优秀年轻人,从领导水平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就看客观形势的发展,以及领导部门的审时度势的决策了!  

  我查看了世界四大生态岛的资信,感觉崇明岛有点像美国的长岛,它背靠世界大都市纽约,崇明岛背靠世界著名城市上海,崇明岛的远景目标应瞄准世界上高等级的生态岛, 科学、文教、医疗、交通和文明等高度发达的生态岛!当然不是一步登天,是个长期的建设目标!  

  五、浜东村、浜西村。  

  上述两个村,由从浜镇分割的历史,未来会出现“分久必合”吗?   

  1、浜东村,因地处浜镇之东而得名,位于建设镇东北部,北邻崇明长江机场,东邻推虾港大桥,西靠南同公路,南侧大同村界河,全村区域面积 4242亩其中可耕地面积 227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1.17亩.黄金瓜、芦笋、葡萄、食用菌种植为本村的特色种植品种。由自然村浜东村和浜南村组成。  

  下图:浜东村铭石。(2021年3月6日拍摄)

   下图:照片由沈志钧先生于2021年7月21日提供。

  2、浜西村,因地处浜镇之西而得名。位于建设镇蟠龙公路西侧,张网港东侧,北靠东风农场界河,南邻大同村界河,草港公路北侧,浜西中部有一条联乡公路贯穿村的东西, 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属于森林公园周边地区。1949年后属于长兴区浜西乡...... 2002年4月浜北大队和浜西大队合并为浜西村。由自然村原浜北村和现浜西村组成。

  浜 西村附近有东滩湿地公园、崇明岛、上海薰衣草乐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   

  下图:浜西村柏油路。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举办,为崇明乡村道路的建设注入了新机。区域内相邻的蟠龙公路、建设公路拓宽改建;沿途民宅统一装扮成黑瓦白墙,白墙上还围绕绿水青山、生态崇明为主题给予涂鸦,让人耳目一新;村里的二条主干道变成柏油路,路两侧绿化优美、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太 阳能路灯挺立路边,美丽乡村尽收眼底。家园自然景,悠然享人生。(摘自陆洪兴《散步,见证了崇明乡村道路的变迁》)

  下图:浜西乡村主题公园(陆洪兴《散步,见证了崇明乡村道路的变迁》园自然景,悠然享人生。(摘自陆洪兴《散步,见证了崇明乡村道路的 变迁》)

  下图:照片由沈志钧先生于2021年7月21日提供。

  附录

  1、施玉龙先生《说说崇明沙沟旧事》一文中龚万兴当原址上的民居。

   2、施玉龙先生于8月15日向我提供他收藏的崇明县志上记载的史料。

   崇明的长兴区:1950年-1952年有8个乡;1952年-1956年有13个乡;1956年后长兴区并入城北区,应该1956年改为大同乡后,撤销长兴区。浜镇从1929年开始作为乡镇行公所,属崇明一区、二区。直到1946年归东安乡管辖。之前的几张区划图片发给你。1946年浜镇独立建置。

   下图:施玉龙先生给我发送的资料截图。

 

 

 

 

下图:崇明县志卷.七.政权、政协 。

 

 

 

 

3、湾港桥(黄汉亮先生拍摄)

4、乡友陆洪兴先生提供的资信:

   陆洪兴:@陆文彬 文彬老师,看了你整理笔记,很感动,很受教育,也新增了不少知识。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长兴区办公室曾放在我老浜西村龙王庙,即胡家党南边,(蟠龙公路西侧,大同与浜西村界河北侧,原地主钱云清 宅上,当时有几名干部名字我有记忆:陆炳千(其老伴还健在)、张稼同(我干爹)、陈亚修,上述3位当时区政府干部均亡故。 另,草港路是从大同村穿过,不是从浜西村穿过。 以上供陆老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