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女性长期难治性高血压,一查竟是癌症!

一名33岁女性因长期难治性高血压的继发原因就诊。体格检查发现一个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随后的超声和CT扫描显示结节是甲状旁腺起源。一个可触及的甲状旁腺结节被认为是高度可疑的甲状旁腺癌。手术切除后的组织病理学证实了甲状旁腺腺瘤,在随后的全科医生随访中,患者的降压药成功停用。该案例表明,可触及的甲状旁腺腺瘤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继发原因。
由此,我们心中难免产生一个这样的疑问:高血压与癌症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话题推荐:

高血压是癌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在一项覆盖577799名成年人的队列中,发现男性的中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与较高的癌症发生风险相关(每10 mmHg增量,HR=1.07),但上述关系在女性中并不存在。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与肾细胞癌(RCC)、结肠癌、食管鳞状细胞癌(SCC)、头颈部癌症、皮肤SCC、绝经后乳腺癌和子宫腺癌的风险较高有关
高血压与癌症有着共同的风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钠摄入过多和低体力活动等,因此可能掩盖了高血压和癌症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此外,关于高血压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因癌肿的类型和位置不同而不同。
某些癌症本身会引起高血压
1
肾癌、嗜铬细胞瘤等肿瘤本身
高血压也可能是某些癌症的临床表现之一,肾癌、嗜铬细胞瘤等肿瘤本身即可出现高血压,肿瘤本身引起的高凝状态导致的肾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脑卒中等也表现为高血压。
2
副肿瘤综合征
肝细胞癌:癌细胞过度产生肾素、血管紧张素原或血管紧张素I。
肾细胞癌:分泌血管活性肽,特别是内皮素-1,从而导致副肿瘤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分泌过多。
3
靶器官损伤诱发高血压
高血压与慢性肾病具有双向促进作用: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与微血管病变,从而诱发慢性肾病。而慢性肾病则又可通过钠尿功能受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损伤引起或加重现有高血压。
慢性肾病与癌症具有双向促进作用:患有慢性肾病个体患有几种癌症包括:甲状腺癌、尿路上皮癌等的风险很高。而癌症幸存者常出现由抗癌治疗引发的肾毒性包括:化学疗法肾毒性及复发性急性肾损伤等。
高血压是癌症患者最主要的潜在危险因素:高血压是癌症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及心律不齐的重要危险因素。
抗癌治疗引起的高血压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阻滞剂

高血压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体重指数较高的老年患者中更易发生。在众多抗肿瘤药物中,引发高血压及相关副作用最显著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阻滞剂

联合VEGF阻滞剂药物的化疗方案是导致高血压新发,以及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的高危因素,在应用该类药物的肿瘤患者中,其发生率约11%~45%,其中2%~20%可发生严重的高血压

2
某些烷化剂

某些烷化剂被证实会引发血管毒性和肾毒性环磷酰胺与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具有相关性。临床前数据表明,使用环磷酰胺治疗的动物存在内皮功能损伤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但环磷酰胺尚未被确定为癌症幸存者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3
抗微管剂
长春新碱可引发高血压,但由于其常与化学疗法结合使用,所以其对高血压发展或恶化的独立作用尚不清楚。
4
抗代谢疗法
吉西他滨引发高血压的机制与内皮功能损伤有关。
5
蛋白酶体抑制剂
硼替佐米与卡非佐米会引发心脏毒性,但其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在极少数情况下腹部放射会通过引发肾动脉狭窄而导致高血压,头颈部放射使大脑压力反射异常,出现不稳定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
6
辅助疗法
许多辅助疗法也可能使癌症患者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非甾体抗炎药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此外,治疗肾癌的根治性肾切除术也可引发高血压,而部分肾切除术可以减轻这种风险。
降压药与癌症的发生
1
利尿剂与肾癌风险
对27项观察性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发现,利尿剂的使用与肾癌风险增加相关(RR=1.34),且风险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2
噻嗪类药物与皮肤癌风险
与另一项包括9项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皮肤癌的风险与噻嗪类药物的使用有关
3
ARB或ACEI抑制剂的患癌风险
在《英国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抑制剂使得患癌的风险增加了14%。此外,服用ACEI不到五年与肺癌发生风险增加无关。危险比在服用5~10年后升高,且随着服用时间,超过10年而持续增加(风险增加到31%)。
然而,ARB或ACEI抑制剂的使用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并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缺乏对混杂因素的控制,如吸烟和环境暴露,缺乏长期数据,以及研究人群之间的显著异质性。
参考来源:
https://casereports.bmj.com

End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