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 甑儿糕|
(前些天,西安电视台在报导顺城南路城墙根早市的甑糕摊点时,字幕上的“镜糕”二字赫然入目,在“甑糕”一词已逐渐被人们接受时,此举有点太不应该了。现推出我三年前的考证文章,以期为甑糕、甑儿糕正名。)
甑糕 甑儿糕
图一 剜甑糕
尽管多年来甑糕已成为大众化的传统小吃,但很多人对甑糕名称的来源及发音却并不清楚。其实甑糕之“甑”字源于古时制作甑糕的器具——甑,甑糕是以“甑”蒸“糕”。
图三商代及东汉的铜甑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有一篇与甑有关的著名文章《颜回攫其甑》:“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说的是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儿,颜回讨来米后煮饭,快要熟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甑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身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炭灰飘进了甑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则更难。
成语“甑尘釜鱼”(也作“釜鱼甑尘”“尘鱼甑釜”)出自《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意指甑里积了灰尘,锅里有蠹鱼,用以形容家贫困顿断炊已久。唐著名高僧《寒山子诗集》有:“吁嗟贫复病,为人绝友亲。瓮里长无饭,甑中屡生尘”。这大概是成语“破甑生尘”的出处。典故“堕甑不顾”出自《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图四 木甑
唐宋以后,糕类食品越来越多,既有麦面的,又有米面的,有豆类的,也有蔬果的。即使糯米糕,也从形状、味道等方面分了数十种之多。各种糕都有自己的名称,有的以用料为名,有的以形状为名,甑糕则以独特炊具为名。
自从出现铁甑以后,这种炊具就世代沿袭,流传至今,但是有孔的甑底会演变成活动的箆子。传统做甑糕用的甑是铸铁制成的(现在大多都改为铝或铁皮制的了),一般口阔二尺六,深二尺八,很是硕壮。制作时,将甑放在一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在甑底(或铁箅上)铺上一层洗干净的红枣,再铺一层浸泡四五个小时的糯米,然后再一层红枣一层糯米,最后是一层红枣收顶,计有三层米四层枣。用一块干净的湿布铺在枣上,用干净湿软的棉布盖在甑上防走气。盖上锅盖,旺火烧开,上气后,给锅内注水,如是者三,约隔半小时一次,期间还要数次给枣上注温水,使枣米交融。第三次点水后改用小火蒸片刻,重注水,此时用小火慢慢蒸熟,一锅甑糕,没七八个小时是做不出来的。其中,尤其要掌握好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几个环节。
北魏《齐民要术》中的“粳米枣糕法”已有了枣子与米合蒸的糕,并作为方便食品,供人们出门时食用。唐代的《烧尾食单》里面记载有一道甜品叫水晶龙凤糕,描述“枣米蒸破见花乃起”,如今的甑糕则与其一脉相承。
“甑”的读音各种字典均注为zèng,但关中人却念为jìng,而且祖祖辈辈,无论东西南北、男女老幼,都把甑糕叫jìng gāo,即使把甑糕卖到外地也吆喝jìng gāo,这常常让外地人一头雾水。
不仅发音存在差异,在名称写法上则有镜糕、劲糕、鼎糕、粳糕、甄糕、䭘糕等等。
还有一位网红谈及北京的“伊宝荷叶甑糕”时写道:“听一位北京老太太说,他们都叫jìng糕,念第四声,官方读音是zèng糕,也是第四声”。我想这“伊宝荷叶甑糕”店应该是陕西人开的。
其实“甑”读音为jìng,应该是关中方言。程瑛在《关中方言大词典》中指出,关中人把蒸笼上活动的篦子叫“甑篦”,注音为“jìng bi”。在许多地名、姓氏、土特产中,应该尊重传统及方言读音,不必强求统一。正如安徽名城“六安”中“六”的读音一样,即使现在的字典一律统一注为“liù”,央视主持人也念“liù”,但地方上从百姓读音到政府网站标注都为“lù”。再如著名陕籍作家贾平凹的“凹”字方言中发音为“wā”,尽管官方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注为“āo”,当今字典上也一律标为“āo”,但这并不妨碍举国上下都读为“wā”,连央视主持人也不能免“俗”。
甑糕之名古已有之(至迟在南宋),延用至今。因此,甑糕是诸多称法中唯一正确的名称,其关中方言读音为“jìng gāo”也没什么问题。现在在回坊美食街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卖家大多使用“甑糕”的写法,说明已经回归主流了。
还有一种与“甑”有关系的糕,则是我儿时的美好回忆。那时街巷里经常会遇到挑担老者,一头挑的是料箱,一头挑的是小炉灶。边走边吆喝:jingr~~~糕!待等到有小孩闻声跟随,老者便选一合适地方放下担子,立刻孩子们便围了上来。
南宋时期《武林旧事》中已有“小甑糕”的说法,可能是在以后北京方言儿化音大量出现后,“小甑糕”演变成了“甑儿糕”。
现在西安回坊一带及一些旅游区也有卖这种糕的,挂牌名为“镜糕”,然而其木甑却不如往日洁净精致,顶部也无小汽笛,当然也没了哨声,糕上也少了青红丝,果仁碎也不如过去精细,制作手法也不老道,有些还涂了显然是色素调制的浆汁,虽色彩鲜艳,然而综合起来,过去的老味道却缺了许多。
图五 甑儿糕及制作
这种糕并不算是西安独有的特产,北京、天津、南京、武汉等多地都有。北京称作“甑儿糕”,天津称作“熟梨糕、碗糕”,武汉称作“红糖蒸糕、鼎糕、顶顶糕”,西安则称之为“镜糕”。其实,这些称呼中北京的“甑儿糕”最为正统。清代《燕市货声》有“江米果馅来,甑儿糕! (担两头支高架,前设甑、炉,后设箱,盛各样面、馅)”的记载。《金陵物产风土志》(清.陈作霖)释道:“甑儿糕者何?削木如小瓶,实秈糯米屑于中,递蒸之。清代笔记合集《扬州画舫录》卷一:“而城内外小茶肆或为油旋饼,或为甑儿糕,或为松毛包子,茆檐荜门,每旦络绎不绝”。使融,于老少无齿者最相宜也”。一本专讲北京小吃的书《故都食物百咏》中有写甑儿糕的诗一首:“担凳炊糕亦怪哉,手和糖面口吹灰。一声吆喝沿街过,博得儿童叫买来。”并注说:“售者担高凳,一端置小火炉,一端置木柜,中实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顷刻即得,推其底,则糕自甑上出,儿童颇喜之,盖以其现做现炊,甚有趣也。”旧日北京还有一歇后语为“甑儿糕一屉顶一屉”。可见“甑儿糕”的称呼至少在清代已经广为流行了。
至于西安称之为“镜糕”,有人解释是因为糕的形状小而薄似女孩使用的带柄小圆镜,这也颇有情趣,但不免有些牵强。我以为这主要还是由于关中方言“甑”发音为“jìng”的缘故。
甑儿糕用小木甑蒸制,且自身又小巧玲珑,且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因此,统一呼名为“甑儿糕”,较为得当。把发音念为“jingr糕”,顺从关中方言,儿化音表示糕之小巧,且与甑顶盖上小汽笛的哨声相谐,又不失原有的文化传统,这样名至实归,则更为妥贴。
2016.5.9初稿 2020.7.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