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六十五(怎样形成素质)

六十五、怎样形成素质

归根结底,人的素质不允许残缺不周,必须体现完整的修养,有完整的修养,才能证明各个因子对素质总的贡献,也才能对素质有指代价值。

指代是用一部分性质代说全部性质,修辞上也谓“借代”。指代的特点是“以一斑说全豹”,这是以对全局的了解为基础的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述方式,深藏着应有的分析、推理、归纳、论证等思维过程,是基于总的认识上的说话技巧。

与盲人摸象比起来,指代是明眼人的权利,而盲人摸象则是在不识全局的情形下,做出的片面推理和判断,二者有着质的不同。

这提示了,同样是以一部分性质代说全部性质的做法,有的有理,有的则无理,而有理的一定是基于素质的表现,无理的则无从看成素质。

当然,这不能反过来说明有素质就一定有理。素质的积极意义决定了,可以用一部分素质代说大部分素质,以利于言简意赅评价一个人,而且一个人的素质越全面,这种评价越合理且严谨,但素质是开放的,永远有发展的一面,否则仍是死的,说不通的,所以即使再有素质的人,也不可能完善到没有缺陷的程度,势必自觉不自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知识、认识、经验,以及全面性、深刻性等。

也就是说,有理可以证 明素质所在,但素质所在不能证 明毫无缺陷。这提示了,素质虽是好东西,却不能以素质自居,永远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是真正有素质的体现。

这也是“完整修养”的意思。退一步看,毕竟把什么人彻底说成没有素质,也是很难的,人人都有一定素质,多寡而已,强弱而已,缺陷大小而已,但凡有一定素质就不代表没有素质。

同样,有一定素质也不就能掩盖没有素质之处,只有整体素质越好,用一部分素质来指代才有实际价值,不然就仍是以偏概全,甚至偷换概念。

素质及其修养都是应人性而有的基本性质,没有这样的性质便很难在社会中找到立锥之地,所以一个人身上出于生存生活需要总会有多种修养和素质。素质和素质既是数量关系,也是互为因子关系。素质和素质构成人的整体素质,其中一部分,甚至一种素质,也有自身的整体性,依然有素质间或素质因素间互为因子的关系。

也是由于这样的因子关系及其联 系,让素质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素质与因子都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和联系。这提示了,一个人要提高素质和改变素质,必须找出因子间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素质的积极意义还决定了,素质和素质间是不矛盾关系。比如,同时喜好文学和运动,两方面修养只会让素质和素质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联系,也就有了可融会贯通的借鉴意义,而不存在有你无我的破坏关系。

即使二者出现冲突,也是相对于人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既可能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客观问题,也可能是能否合理对待的主观问题,尚谈不上素质和素质的冲突。

这说明,人的素质还是越多越好的,唯不考虑时间和精力,或对待不好,才会出现“狗舔八泡屎,泡泡舔不净”的局面,但这还不足以赖到素质头上。

素质和素质的不矛盾关系,让素质和素质同整体素质间呈金字塔效应,素质越多,各种素质越强,整体素质作为塔尖也就越高。这也适用于阐述人的突出素质及其成因,同样这还适用于阐述单个素质与素质因素之间的联系。

从广泛经验观察,由于客观局限,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证素质和素质平均发展而普遍开花,大多是把素质分出主次来对待的,比如专业与爱好,正是这样的对待,使素质立体起来,有层次,有厚度,让人充满着活生生的人性光辉,以及合理分配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当然,不能否认有些人不具有专业素质,或什么爱好都没有的情形,这实际是要么个人素质普遍平平,要么素质单一的表现,可相对看做修养缺陷,但不能否认这就不会鱼目混珠,也不能否认其中没有出人头地的例子。

然而,这样的情形和这样的例子,不论多寡,都因存在例外于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到质变规律的偶成因素,尚不足以效法,况且其中大多数人恰恰也例外于了出人头地的例子。

偶成因素即侥幸因素,特点是把机会主义偷换成规律来看待,充其量是彩票心理作祟。如果看重偶成因素,既对形成个人素质很不利,也对形成社会普遍素质很不利,恐怕只对那些命运宠儿,或天生才子精英有利,这意味一方面不知将被淘汰的是谁,让个中多少人白白走了冤枉路,一方面注定最终淘汰的还是大多数人。

偶成因素是客观规律中的例外成分,并不能参与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个联 系中的特殊性总是二者转化规律中的特殊性,而例外的东西永远是例外,无法从特殊性转化为普遍性。

说深刻一点,社会主义不鼓励人们追求偶成因素,毕竟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有着重要位置的,尽管偶成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鼓励和认可对偶成因素的追求,无异于自相矛盾,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真正能说明素质的,永远是合理的成因,是符合规律的成因,凡这样的成因都是积极且有利于形成素质的成因,只要通过努力,不管是谁就一定能有收获。

相反,像有些明星,不可不谓出人头地,不可不谓光环一大片,不可不谓没有素质,然而一旦教化缺失最终暴露出来,无一例外结局都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又怎么回头看他们的素质?机会主义的宠儿和以偏概全的所谓“素质”,永远同真正的素质不可相提并论。

这提示了,什么是素质因子间的促进因素,什么是制约因素,把这些搞明白,并行动起来,人人都能修养出素质,且放之四海而皆准,永能立于不败之地。

(0)

相关推荐

  • 不谓侠。

    行尽江湖,望穷云水,转蓬踪迹尘沙.此身如寄,容易日西斜.牵马依稀故里,似曾识.檐角飞花.青帘认,寻常巷口,碗底是天涯. 为家.沽酒处,相逢一醉,闲叙长嗟.笑鬓毛霜雪,襟抱烟霞.余得三分意气,论生杀.旧 ...

  • 《汉语百词》解百味人生——主辅 刚柔

    主 辅 主辅是不同的位置,主辅是不同的角色.主是主位,辅是次位:主是主角,辅是配角:主是主唱,辅是合声:主是主干,辅是枝桠.主辅是不能错位的,主辅是不能颠倒的,主辅是不能混淆的.主是不能无辅的,主是不 ...

  • 写诗的原理八十五(怎样从个人方向体会修养)

    八十五.怎样从个人方向体会修养 方向即发展的总的路线和目标,既代表基本追求,也要考虑长远效果.追求的决定性特点是性质.策略和目标,这也是追求的三个基础性前提和保障,三者哪一方面失当,都会给追求带来致命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九(怎样看现实与修养的联/系)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一切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客观情况.其中,社会制度是最大的现实,其次才是有利于此和无利于此的各种实际. 简单讲,制度是社会的保障,现实就是制度本身和社会的种种情况,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八(怎样看合理认识与智慧的联/系)

    只有合理的认识,才能让素质因素,或自内而外,或自外而内,同样合理地联系起来.自内而外是主动的,如学习,自外而内是干预的,如教育,不管哪种联系都是修养不可少的,都会促成应有的本领和修养. 合理认识就是人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六(怎样认识人的修养)

    六十六.怎样认识人的修养 修养和素质其实是一回事,修养的目的是形成应有的素质,素质的形成过程就是修养.修养强调长期性.持久性和系统性,素质强调稳定性.坚定性和表现性,故一曝十寒,浅尝辄止,漫无目的都不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语言表达的确是一种能力,但能力归能力,可以是素质的一个因子,但素质有好多因子,绝不会因一个因子就能以偏概全, 又如,录音机也可到台上讲话,人工智能也有一定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二(怎样认识人的素质)

    人除了躯壳是纯客观的,让人多少有些无奈,其它任何由此带来的东西,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是相对而客观的,也就说不上无奈,意味完全可以改变. 能改变的就意味素质,且是活的素质,特别反映为人的主观能动 ...

  • 写诗的原理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尽管知识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但怎么用起来不能没有社会属性,实际是想没有社会属性也不可能,毕竟人总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有人在,再怎么客观的东西都有可能不客观了. 客观世界 ...

  • 写诗的原理三十五(怎样有效运用知识)

    三十五.怎样有效运用知识 无效联想让知识呈散沙状态,相互无法联 系,不仅无法控制,还因虚荣的推动,反让无序的知识变得尤其活跃,特别不老实,总倾向鼓噪人的无稽之欲,所谓"不吐不快", ...

  • 写诗的原理二十五(怎样观察内涵)

    二十五.怎样观察内涵 对写诗的人,各种意识,尤其在认识.情感.态度上,如果达不到一定程度的加工和提炼能力,就证明还逃不出你说我说大家说,古说今说花说柳说,又人人听着没意思的情形,就证明完全还不懂抓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