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宁山安在哉?
宁 山 至 京 亭
宁阳,地处泰山之阳、圣人故里,因宁山而得名。
宁山(至京山)在宁阳县伏山镇境内。据清咸丰元年(1851)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此山)不甚高大,而为邑主山。邑在山南,故曰宁阳。”另据《宁阳县志》(1994年版)记载:“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于宁山之南置侯国,名宁阳,后称宁阳县。”
其实,宁山是一座很小的山,海拔不到百米。汉代,宁阳县治所在今县城南的泗店镇古城村,与宁山南北相距30多里,并非依山而建。当时的宁阳境内也并不是只有此山,在宁山的西南,有著名的云山(历史上的宁阳古八景之一)。它的东北隅就是佛山(现在的伏山)。为什么在这里置县?为什么唯独以宁山作为取县名的依据?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宁阳这块土地非常古老,据考古发现,宁阳较早的文化遗址是东疏镇前张庄村细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距今约一两万年。沿赵王河故道,这类遗址有多处。据此看来,早在一万年前宁阳就有众多的先民们在此生产生活了。1959年,在大汶河南岸的堡头村(属今磁窑镇)西及其周围,发现了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1800余件,从出土文物看,那时已有了发达的农业、精细的手工业和兴旺的家畜家禽饲养业。在县域内,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的范围比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更加广泛、遗存更加丰富。从遗存的丰富程度看,龙山文化时期,宁阳一带的社会形态已发展到一定高度。大禹治水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治理汶水的传说展现了夷夏携手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夏商之后,周武王取代殷商而有天下,把他的弟弟周公姬旦分封于鲁(都城在曲阜)。宁阳一直属于鲁国的治下,周公治礼作乐,鲁国大治,宁阳经济文化得到更快发展。考古发现在宁山几十里的范围内,有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古城遗址五座。汉初,宁阳经济发达,名人辈出,文化昌盛,这可能是在此置县的社会依据。而宁山的“宁”字寓意“国泰民安,和顺安宁”,这一吉祥含义与统治者的愿望相契合,县治又在宁山之阳,这可能是取名“宁阳”的心理依据。
宁山也叫至京山,位于南北古驿道旁,南来北往的商旅行人和官员信使走到宁山之下,都要在此休息或打尖。这些天南地北的客人,发现这里距南京和北京的路程竟是等距离的,于是,给宁山另取了一个“至京山”的响亮名字。于是,“南京到北京,至京在当中”的说法,逐渐流传开去。“至京山”命名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估计应该是明朝初期,因为明朝之前没有南北二京并存的历史。
至京山附近村落稠密、人口众多,大约从民国时期开始,至京山成了挖土采石的场所。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本不高大的至京山被采挖殆尽,只剩下一点儿“山根”了。后来,筹建宁阳十五中,原至京山残留的一个小丘,居于校园正中。1999年,宁阳十五中整建制划归宁阳一中,称“宁阳一中北校”。2003年,宁阳一中对北校校园进行整体设计,拆去至京山遗址西侧平房,以遗址为基础,在山上建一亭,名“至京亭”。南、西、北三面各有石阶上下,东面留一绝壁,上书“至京山遗址”,是当代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墨宝。山四面间植花草,中有蘑菇亭数座,成为宁阳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