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 #城管喊摊贩出来摆摊# 这一现象
走,摆地摊去~
这几天周边的地摊火没火不清楚,但网上却火成了一片,大家蠢蠢欲动呼朋引伴地喊着要去摆地摊……这不,城管大哥这边也一改往日的严肃,变得笑态可掬了起来,给摊贩主打电话喊大家:出来摆摊了。摊贩主听后有点懵:你该不会是骗我的吧?……
话题一出,有叫好的:童年的味道又回来了,扩宽了基层百姓的收入路子。有反对的:好不容易通过严治取得的市容市貌成果又得泡汤了。更多的则是对这项政策的疑惑:万万没想到,计划生育的有一天会催人生二胎,城管有一天会催人摆摊;当初严管的是你们,现在主动喊人家出摊位的也是你们…;以前是“脏乱差”,现在是“烟火气”,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本想扔了键盘撂挑子,去摆地摊算算命,最后还是忍住了……老老实实地码字,聊聊:为啥城管和摊贩之间,之前是游击战,现在却能携手共建统一战线了?至于这条新战线以后如何也想试着推演出些趋势。
-01-
城管和摊贩。
要理解一些现象,得先从现象的主体——人——城管和摊贩入手,其次得了解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城管,指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以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为己任。主要为市政管委/城建局及市政府负责。
摊贩,泛指摆地摊做买卖的流动小商贩。无固定经营门店,时而靠一辆车子自由流动、时而停下支起桌登,进行着一些小商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等——的售卖活动。自己为自己的盈亏负责。
从摊贩自身层面来看。摊贩出摊赚辛苦钱,他们一方面会尽可能的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支摊售卖,这样难免造成那条街口的通行拥堵;另一方面考虑到节省成本,一辆小推车会被改得功能“倍出”,方便了他们出摊移动,但也面临着出行危险,经营垃圾图方便会出现随意堆积的情况,影响区域环境。于逛街边摊的大众而言,一方面丰富了日常生活,顺路就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物美价廉,好不快活,感叹“人间烟火”。另一方面也必须得面对拥挤的人行道、夜晚的喧嚣吵闹、时不时的垃圾乱飞等问题。
城管代表政府进行综合执法,政府代表着大众的利益。大众与摊贩的利益有交织的部分也有冲突的部分。当政府判断利益冲突大于交织,则会通过城管对摊贩经营进行制止,便有了之前的游击战关系;当政府判断利益交织大于冲突时,则会通过城管对摊贩经营进行鼓励,就有了当前看到的和谐共处地统一战线。
这组关系里面,摊贩是被动的,城管(或者政府)是主动的。所以看关系的变化,从主动的一方入手即可。
-02-
城管制止摊贩摆摊的逻辑。
城管制止摊贩的行为,本质上是在执行政府的政策,而政策的本质是关于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政府制定的这类解决方案更具强制力。由此可以推演出两个问题,与这个解决方案相关:
其一,(辖区内)大多数民众的正常生活由于摊贩摆摊给影响了。
原本大多数民众出行在街道巷口都挺顺畅,现在由于摊位拥堵不堪,甚至时常因为拥挤碰撞而发生口角;原本干净整洁的街区,因为大量摊位现在垃圾横飞——捏扁碗碟、签字、包装袋、菜叶、蛋壳等,环境看着杂乱差;原本安静地居住环境,结果被不远处摊位上的顾客此起彼伏的声浪和摊主的招呼声给弄得吵吵嚷嚷……
作为代表大众利益的政府,经过分析得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摊贩摆摊造成的,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制止摊贩摆摊入手,于是出了政策再由城管执行制止行动。
其二,卫生文明城市的建设,摊贩摆摊成了最大阻力。
原本宽阔地人行道,熙熙攘攘地市民行走着;干净整洁的街道,绿化带层层叠叠着成了城市束衣条带,垃圾桶像守护卫生的战士一样随着道路分列站立着;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各有各的道,各行其所;夜晚,休息的地方安静易眠,玩乐的地方集中且远离居民区。然而,摊贩的存在打破了这样美好的画面,道路拥挤、垃圾堆积、摊位到处乱窜、吵闹不止……
既然市政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市容市貌的整洁,而摊贩的存在成了市容市貌能否维护得了的关键,那么下大力气制止摊贩出摊,也就能达成维护市容市貌的目的了。
-03-
城管鼓励、规范摊贩摆摊的逻辑。
没有永远的“敌人”,之前城管和摊贩之间还游击战呢,转眼之间就电话喊着来摆摊了。如果理解成城管们“良心发现”或者“大发慈悲”就一厢情愿了。
制止摊贩摆摊和鼓励摊贩摆摊,这两者的本质都是问题的解决对策,之所以两者截然相反,是因为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发生的变化。前者要解决的是保证大众正常生活或维护市容市貌的问题,后者是在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背景下,解决大众就业增收、活跃经济的问题。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做问题的推演:
其一,摆摊是一部分民众创收的手段。
疫情影响失业、降薪、未发放薪资的人群增加。收益减少,必然影响到个人及家庭的消费开支。要么捂紧腰包过日子,要么找方法创收。对个人而言,前者由奢入俭难,而后者低成本、反馈快、拼体力的摆摊是一个容易上手的创收方式。
其二,供应商/物流需要需求激活。
当个人消费处在停滞状态时,大的经济环境也会如同一潭死水——没有需求,无从供给。生产和服务一旦停下来就是成本。鼓励摊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食品材料、小商品生产供应商商、运输服务机构,获得市场需求。有人愿意卖、有人觉得物美价廉愿意买,需求才能被激活。索性鼓励摊贩经营,大批摊贩涌入会生出大量需求,从而激活生产、运输服务。
其三,整体经济现状的恢复需要切入口。
对于国家整个经济盘,最底层的逻辑是通过(国内和国外的)需求促进生产和服务。生产和服务起来了,对应行业收益会恢复,消费能力就能跟上来,反过来又会促进产生和服务,这样的循环往复下去。生产/服务与消费相互促进的频次越高,产生的社会财富也越多,整个国家的经济状态就会慢慢恢复并趋于健康。而鼓励摊贩经营,对整体经济恢复的刺激而言是有益的。
-04-
未来城管与摊贩的关系将如何?
他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进行推演,和游击战或者统一战线一样,将来关系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主要问题或矛盾的变化基础之上的。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绝对冲突或者持久地蜜月是不大可能的。
承认摊贩存在对经济刺激的利好,也不否认随意摆摊对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前者要合理的引导,经营合法负责、提供的产品货真价实、提供的服务能解决问题、对有需要的摊贩进行相关帮助支持等,以充分发挥摊贩这种灵活经济体的价值。
后者要加强管理以减少负面影响,比如环境卫生的影响,如果不加管理,环卫部门的压力会增加,而对应的管理措施——或者承担部分卫生费,或者去规定的地点清倒垃圾;关于占道经营和吵闹,如果不加管理,街道办接到的投诉会增加,而对应的管理措施——设定固定摊位控制数量、设定结束时间确保不扰民等。
-05-
以上,制止有制止的理由,鼓励有鼓励的利好。具体的是要制止还是鼓励,得根据核心问题或矛盾的变化而定,再制定对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至于不同的说辞,不过是为了支持解决对策的合理性而玩得文字游戏,说“脏乱差”或者“烟火味”,甚至两者都说了也不足为奇,我们需要的是关注现象后面的核心问题,唯有此才是准确认识和理解某一现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