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养心源如水里;
读羲经春风中。
这是明代诗文家、成化状元吴宽(1435-1504)自题“亦乐园”联,吴宽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定。上联的“心源”,指心性,佛教谓心为万法之源,故称。金朝王颐中《丹阳真人语录》云:“清静者,清其心源,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故情定而神明生焉……是以澄心如澄水”。如何修养心源呢?要如同水一样。上善若水,汲取水之德性和灵性,能顺应自然,应其自然。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养心源也要心如止水,澄心如澄水。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这样,方能澄心遣欲,万缘不染,神气冲和,体静心清。下联的“羲经”,即《易经》的别称,《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的“五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蕴藏着丰富的养生智慧。读羲经有何感受呢?可以用“如坐春风”来概括。即如同聆听良师的教诲或与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一样。养心源如澄水一样清静,读羲经有如坐春风的感受,必有助于人们养德养神与养气。上联出自白居易《高仆射》诗:“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这里的“玄元”,指老子。唐初乾封元年二月(公元666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八年(749年)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简称“玄元”。“玄元亦有训”,即指《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屈辱,知道休止就不出现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这是老子贵生爱生思想的重要体现。所以,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说“知足知止,两知字大有事在。不然,亦未可以长久也”。上联的“知止”,即要懂得适可而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过度了,过头了,就可能适得其反。养生也是如此。知止,反映一个人的淡定与从容,是智慧、修养、道德的综合体现。知止,方能面对诱惑而保持本色。知止,才能平安,才能淡定,才能快乐,才不会出现危险。下联语出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诗:“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意。” “安闲”,即安静清闲,安逸舒适之意。“得意”,即称心,满意。苏轼《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唐大和年间,白居易曾几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工作环境比较清闲舒适,让白氏心满意足。而这正是养生所需的良好内外环境。
淡泊明志心当健;
平易近人道不孤。
“淡泊”,即恬淡,不追逐名利,生活俭朴。《东观汉记·郑均传》:“好黄老(指黄帝、老子,即好黄老之学),淡泊无欲,清静自守。” “明志”,即表明心志。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联是说:“澹泊明志”即恬淡寡欲,方能有清明高远的志向。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只有这样,身心才会健康。淡泊明志,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泊也是心理养生的“保健品”。下联的“平易近人”,指态度谦逊温和,使人容易亲近。白居易《策林》:“故周公歉叹曰:‘大夫平易近人,人必归之。’” “道”,指道德、道义。语云:“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有德之人,态度谦逊、和蔼可亲的人,人们必然会与之相聚为伴。有良好的人缘和人际关系,这对于成就人的事业和身心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致神仙。
此联选自陆游《食粥》,这是陆游74岁时写的一首诗,原诗为:“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诗中的宛丘,指宋代诗人张耒,字文潜,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陆游在诗的序文中说:“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因张居所在宛邱,又撰有《宛丘集》,故陆以此称其名。张耒在《粥记赠邠老》一文中说:“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要,必大笑。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他说:粥能畅胃气,生津液,“每日起,食粥一大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所谓“平易法”,即指食粥乃平和简易之法。所谓“食粥致神仙”,是说粥有补脾和胃、清肺强身、疗疾之功。经常有选择地食粥,能使人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可以健康长寿。故清代名医王世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享年90多岁的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粥谱说》中也指出:“粥能益人,老人尤宜。”,“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食宁过热,即致微汗,亦足通利血脉。”书中还列出了上品36粥,中品27粥,下品37粥;介绍了择米、择水、火候和食候等方法。
最有味卷中岁月;
定自称花里神仙。
清同治状元、官至大学士的陆润庠的“世补斋”自书联云: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上联讲读书之益:读《尚书》懂得“五福”“六极”之别,享有顺天而得的幸福;读《易经》知道“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读《离骚》领会其幽情和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的品格;读《庄子》生出旷达,明长生安体乐意之道;读《汉书》,弘扬正气,坚定意志。总之,“多读书达观今古,可以免忧”,充分领略卷中岁月的情趣。
下联则以花明志:像菊花那样随遇而安,“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像梅那样,枝疏而风韵洒落,干瘦而骨格消癯,株老而苍劲古朴,花合而含蓄不露;像莲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像兰那样“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像海棠蕴藉含蓄,“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花,乃大自然的精英,被视为美的象征。它总是生机盎然,给人带来活力、愉悦和希望。人们往往从花里感悟人生,涵咏花的品性,吸取美的营养,陶冶性情。
恼怒酿疾病;
快乐延寿命。
这是一副养生谚语联。
上联说恼怒容易酿成疾病。陆游《杂兴》中说“何由挽得银河水,净洗群生忿欲心。”中国历代养生家无不意识到恼怒对健康长寿的危害,因而戒怒就成了历代养生家的共识。《黄帝内经》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恼怒特别是暴怒可导致高血压、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等,故曾国藩强调:“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下联则讲快乐使人长寿。宋代享寿92岁的诗人龚明之在《期颐堂并序》中写道:“不服丹砂不茹芝,老来四体未全衰。有人问我期颐法,一味胸中爱坦夷。”龚氏的期颐法启示我们:在养生中,尤要注意保持心理的平静、坦荡、快乐,就能寿登遐龄。如何自寻其乐呢?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中说“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说明快乐是一种心境,一种感受与体验,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个人能有一个好心情,牢记“快乐使人长寿”的理念,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那他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优游乐闲静;
恬淡养清虚。
这是清文学家姜宸英(1628—1699)自题书斋“真意堂”联。姜虽年七十始举进士,但从其书斋名“真意堂”(取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之意)和该联内容看,可知是一位达观之士。
上联的“优游”,谓悠闲自得。语本《诗经·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清代王滔《〈淞滨琐话〉自序》:“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闲静”,即安闲宁静,语本《荀子》:“形体好逸而安重闲静莫愉焉”。
上联是说,过着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生活,可以愉悦心情。
下联的“恬淡”,即清静淡泊,语本《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无为则俞俞(从容自得的样子)。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汉代王充《论衡·定贤》亦云:“恬憺无欲,志不在于仕,苟欲全身养性为贤乎?是则老聃之徒也。”后多用以指不热中于名利。“清虚”,清静虚无。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安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北齐刘昼说:“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神恬心清,则形无累矣。”这就是说,只要恬淡无欲,清虚栖心,追求精神的安宁,就能达到养神全形的效果。
当然,这里的所谓清静养神,并不是要人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无所事事,而是要摒除杂念,专心致志,精神静谧。
闲看秋水心无事;
静听天和兴自浓。
此为集句联,选自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一》。
上联出自唐代皇甫冉《秋日东郊作》诗:“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庄子》有《秋水》篇,借河伯与北海的对话,说明“万物一齐,孰短孰长?”意为万物都是一样的,无所谓这个长那个短。并根据“万物一齐”的道理,告诉人们应顺其自然,不应强求,“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上联的“心无事”,即指人的心胸要坦荡旷达,“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说(悦),死而不竭”。一切顺乎自然,这样就会心如止水了。下联出自唐代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静得天和兴自浓,不缘宦达性灵慵。”所谓“天和”,即自然和顺之理;或天地之和气。《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意谓使你形体纯朴,视觉集中,天道和顺之理就体现在你身上。使你心智收敛,思想专一,才能神安气定,不致神不守舍。下联的“兴自浓”即静中见真境,会趣明道。清代王士祯赠友联云: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水本无味,又言秋水,更增几分清凉之味;春风最柔,又言静后之风。由此可窥到作者内心世界的淡泊。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