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孝经》赏析(18)事君章第十七
《孝经》赏析(18)事君章第十七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7章:事君。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上一章阐述明王之德、应感之美,天下从化,无思不服。这正是天下有道的局面,君子入朝事君恰逢其时。故而这一章以“事君”命名,放在《感应》之后,阐述事君之道。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事上”的“上”,指君王。“事上”,就是侍奉君王。“进”,指上朝进见。“退”,指退朝在家。“将”,指将要,就要。“匡救”的“匡”字,指纠正。“救”字,指终止。“匡救”,就是纠正而使之终止。“上下能相亲”,亦如孔子所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同心同德,故而能相互亲敬。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读书人出来做官,侍奉君王,上朝进见的时候,就想着如何竭尽忠心为国家效力;退朝在家的时候,就想着如何纠正而终止君王的过失。对君王的美德,要顺应发扬;对君王的错误,要匡正补救。这样,君臣上下才能够相互亲敬。
接着,孔子引用《诗经·小雅·隰桑》中的诗句说,《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遐不谓矣”的“遐”字,指远。“遐不谓矣”就是说,忠臣事君,虽然有时会远离,不在君王左右,但是,其爱君之心并不为远。诗的大意是,“心中充溢着爱敬的情怀,无论多么遥远,这片真诚的爱心永久藏在心中,从不会有忘记的那一天。”
作者引用此诗作为结束语,义在强调臣子忠心事君的必要性。只要真诚的爱心永久藏在心中,那么,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都不会有一天忘记对君王尽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