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华||走读南漳
丹桂飘香的季节,披一肩鹅黄的银杏叶,以羁旅的过客之名,跨过烟波浩渺的汉水,走过襄阳,就进入了一个在峰峦叠嶂中端庄闺秀的南漳。她是用醉心的颜色,大自然泼墨的丹青,大自然妙笔勾勒的中国山水秋色图,是这个季节里最妩媚的季节之礼。这个群山中的明珠,美得让人怦然心动。无边的树木,有炽焰的红色,有洒金的鹅黄,有深碧的苍翠,曳动了一场风景的舞会,在云蒸霞蔚中,恍如仙境。
抱璞岩
在南漳县城西巡检乡的荆山脚下,有一个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崖头,壁立百仞,峭壁如屏,人们称它“抱璞岩”。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此得一璞玉,献予楚王,未被接纳,反诬玉为石,处以刖刑。卞和在此抱璞而泣,后感动楚王,使人剖璞得玉,琢制成壁,名“和氏壁”,岩即由此得名。真是山不在高,有名气则灵;岩不在奇,有典故则妙。和氏璧更演绎出了完璧归赵等历史典故,点亮了中国的文化传承。
岩上凿“玉印岩”三字,字径3尺,笔力苍劲,雄浑厚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下有天然石室,内原供卞和像,可惜现在已经不知所终。像前竖石碑数通,其中最早的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刻,这些碑文记录和传承着一个真实的故事。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系卞和取玉旧迹。由此岩再上百余步,有一石洞,洞内有许多天然的钟乳石像,池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岩东有卞和墓。唐宋以来文人至此多有题咏。
站在这里,一种久违的感觉翔起在心头,一个忠诚的故事,像美玉一样坚贞,温暖了历史的时光。
春秋寨
春秋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北,随山而建,随水而居,古人的智慧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一个见证战争风云的物证和标本。此寨地形独特,山水交融,视野开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地利。相传春秋五霸之楚国发迹于南漳,楚先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为抵御外敌侵略而修筑此寨。
春秋寨得名于东汉末年。相传关羽胸怀济世大志,苦于不得明主,于此寨苦读史书《春秋》而得名。桃园三结义后,关羽战远安,搏当阳,在南漳东巩团山寺收周仓,演绎出一系列动人的三国故事。
站在寨中,凭寨临风,更多的是历史的沧桑故事,千百年的风云变幻凝固成石头组成的城墙,在时光的进程中回声成固化的历史。
水镜庄
水镜庄,前带蛮河水,后依玉溪山。玉溪山孤峰高耸,绿树成荫。山北麓之石壁,犹如刀削,有“三里石壁长廊”之称。刀削石壁之间有一岩洞,相传一白马常出入洞内,上古叫“白马洞”。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为避北方战乱而南迁于此,雅号“水镜先生”,“水镜庄”由是得名。庄前立有石碑,上 书“汉水镜栖隐处”,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知县徐彦所树。
水镜庄内,多是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气宇轩昂,金窗修户,朱梁画栋。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玉石塑像惟妙惟肖。半山腰的“头天门”、“二天门”,拾级而上如登云梯。庄正门前一条木板铁索桥飞跨三道河,过客漫步逍遥之极,别有情调荡漾心头。
水镜庄向为游览胜地,骚人墨客题吟颇多。清代罗梦元《白马洞怀古》一诗中有“云中汉水斜阳尽,槛外秦山暮雨来”之句,颇耐人寻味。
一路风景,成为生命中的一些故事。这些风景,编织了最美的时光。如果可以选择在一个地方精致老去,我愿意在南漳渡过人生余生的时光。
作者简介:朱振华,男,河南省方城人。南阳作家群成员,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南阳市读书协会理事,南阳网特约记者。先后在《检察日报》《河南日报》《西海都市报》《东方今报》《河南法制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等国家省市媒体上发表纪实文学、散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诗等文学作品3000多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