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大数据: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并不是“物质”惹的祸
据民政部新出的婚姻大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创了2003年以来的新低,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而据另一份关于职场人不打算结婚的原因的调查显示:
43.5%的女性表示不愿意结婚是担心因结婚而降低生活质量,53.6%的男性不结婚的首因则是经济条件不支持。
这些关于婚姻的大数据一在网络上展示,便引起了诸多讨论。很多人得出结论,说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都是“物质”惹的祸。因为无论是女性的“怕降低生活质量而不结婚”,还是男性的“经济不支持而不结婚”,看上去都的确是跟物质和金钱分不开的。
可事实上真的是“物质”惹的祸吗?并不是。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拿我们现在和十年前的生活做对比,无论是结了婚的还是没结婚的,生活质量都提升了好多倍。如果真的是因为物质的限制而导致不能结婚,那么十年前的人应该比现在更加不愿意结婚才对,可结果却完全是反着的。
生活条件好了,周围的环境好了,机遇多了,反倒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因为影响生活质量而不敢结婚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不是物质限制了结婚,而是人们的心态和想法变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婚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某男A和某女C谈了5年恋爱,可是刚结婚半年却离婚了。原因是什么呢?结婚时A给了C十万块彩礼,可是C嫁过来后,不仅拒绝照顾身体不好的婆婆,就连做家务也要跟A平摊。A愤然:“我花那么多彩礼娶你是图了什么?”
某男B和某女D结婚已有6年,6年来D一直做全职妈妈,并无收入。某天D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治疗费,D作为女儿想尽尽孝心,B却说:“你这几年吃我的喝我的也就罢了,如今还想拿我的钱顾娘家,这绝对不行。”于是,婚姻岌岌可危。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婚姻问题,乍一看上去,也无一例外跟物质和钱财有关。可它本质上,却体现了至少两个深层次的矛盾。
首先,它体现了人们对婚姻认知上的狭隘和偏激。
有很多男人觉得,我花彩礼娶了妻子,妻子就得照顾我和我的家人,就不能再帮扶娘家,甚至还得看男方和其家人的脸色。可事实上,婚姻中的双方是平等的,不管你有没有给彩礼,有没有买房子,这都影响不了夫妻平等的本质。
结婚并不是说你娶个妻子来照顾你甚至你的家人,而是你们两个共同组建一个家,共同承担着对这个家庭的责任。而这些责任也不是只体现在物质上,而是要从关心、体谅、付出、担当等方方面面一系列包括情感和精神因素上去考量。
如果你把对婚姻和爱人的态度跟物质挂钩了,那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你这份婚姻缺乏感情和尊重,缺乏理解和温暖,这样的婚姻是无法给人幸福感的。婚姻里的双方都感觉不到幸福,那么谁还会眼巴巴想着结婚?
其次,它体现了婚姻凝聚力的缺乏。
很多的婚姻专家都在不厌其烦地强调:夫妻才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才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可生活中呢,依然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跟父母才是一家人,只有血缘关系才是可靠的,而夫妻不过是半路上遇到一起的陌生人,要隔着心的。
这样的“隔着心”,最直观的做法当然就是物质,自己的钱自己管,怕对方拿去花在了自己亲人身上,自己有多少资产不能让对方清楚,怕她离婚分走你的财产。这桩桩件件虽然都跟物质有关,可归根结底是你没把婚姻当成一个整体,没把爱人当成最亲密的人。
任何一个单位或团体,如果像一盘散沙必然无法发挥出力量。婚姻中的两个人也是一样的,你只有凝聚起来,你们的力量才能最大化。各怀心思,各自防范,不彼此扯后腿就不错了,你如何指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这些婚姻中的问题和矛盾,不仅让那些既有的婚姻降低了稳定性,也让那些还没结婚的年轻人产生了畏惧心理,他们会想,结个婚这么累,这么麻烦,远远不如一个人过轻松自在,那干嘛要结婚呢?
于是,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对婚姻的抵触心理越来越强,即便碍于父母的压力勉强结了婚,也终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在对待婚姻上也缺乏热情和正确的态度,然后又导致了婚姻的不稳定,如此递推,循环也就这么来了。
可这是婚姻的错吗?是物质的错吗?
当然不是的。错的是人们面对婚姻的态度和对婚姻的观念认知。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婚姻才能回到它原本的样子。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点呢?
首先一点就是加强自己的责任心。把婚姻当成责任,而不是当成任务。你结婚是为自己结的,不是为了父母,更不是为了其他什么人。既然结了婚,就要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待婚姻,好好过日子,好好经营夫妻感情,而不仅仅是把爱人当成住在一起的室友。
其次就是摆正心态。不要总是在婚姻里区分你的他的,要明白你们是一个整体,你为家庭付出什么,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让你自己的婚姻更加有幸福感。你自己感受到了幸福,你才能够在生活中释放更多的热情和激情,这才是婚姻的意义之所在。
不要把什么都归咎于物质了。心态和认知,才决定了你的一切。
作者简介:孤独的幸福树,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