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姚氏,曾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家族

九里洲
[明]姚建和
江分燕尾夹中洲,百顷桑麻绿荫稠。
碧苇黄芦归塞雁,白苹红蓼浴沙鸥。
北溪船上南溪下,前港潮生后港浮。
最是夏来潢潦涨,玉人多倚仲宣楼。

姚建和,字惟政,号学山,又号贤二处士,行辈二十五。这条信息与《桐江至德姚氏宗谱》有关。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因历经过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很多家谱或缺或损或干脆没了。客从何处来?成了无法回答的问题。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故谱牒之修亦以三十为度。如今太平盛世,不少姓氏愿意重修家谱,无奈断了根了,也就无法续谱。我找寻《桐江陆氏宗谱》多年,也未能获得更多有效消息,只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见到了1946年重修的复印件卷一、卷四、卷五、卷六,缺卷二、卷三、卷七、卷八。

想要了解姚建和,先了解姚氏家族是很有必要的。“成化癸巳(1473)二月九日,太子少保兼吏部尙书姚公卒。”这位姚公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严州府桐庐县人,名夔,字大章,正统七年(1442)进士,乡试会试皆第一。古人讲“三元及第”,姚夔只差了状元。《明史·姚夔传》载:“景帝监国(1449),诸大臣议劝即位,未决。以问诸言官,夔曰:‘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议遂定。”在英宗被瓦剌兵掳走的情况下,姚夔跟大将于谦一样,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很好奇:当时姚夔会不会用桐庐方言表达了他的意见?八年后,即1457年,英宗复辟,不久代宗病死,于谦被斩决,姚夔被排挤,调任南京,旋又复职。凭一流的官品与人品,姚夔平步青云,成化五年(1469)五月任吏部尚书,卒于任,谥文敏。

明代唯一“连中三元”的儒生商辂——宣德十年(1435)举乡试第一(解元),正统十年(1445)会试第一(会元),继而殿试第一(状元),浙江淳安人,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他为同年老乡姚夔撰墓志铭:“(姚氏)先世居汴,宋南渡,徙家桐庐,族敦诗礼,代有闻人:曰荣禄学宾,以文行知名,公七世祖也;曾祖鼎、祖伯华、父惟善,有隐德。”姚夔父亲“惟善”,姚建和“惟政”,他们是“惟”字辈弟兄。

相传,舜帝有二大臣,一名夔,为乐官;一名龙,为谏官。后世以“夔龙”喻指辅弼良臣。桐庐姚氏还真有一条“龙”,他就是姚夔堂弟姚龙,字讷言,正统七年与姚夔同登进士第。明嘉靖《汀州府志》载:“天顺壬午(1462),溪南里愚民啸聚,剽掠人,巡按御史安成伍公骥、左布政使桐庐姚公龙、副使四明钱公璡、佥事丰城游公明,同抚捕之。”有明一代,其行政区划上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洪武年间,废行中书省,地方分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军事、司法。姚龙位居福建左布政使,是封疆大吏了。

除了一夔一龙两根大柱,桐庐姚氏还有姚稷(夔堂弟)于天顺三年(1459)中举,姚璧(夔子)于天顺八年(1464)进士及第。成化七年(1471)五月,桐庐明伦堂下老桂树老干发花,喷异杳。这年秋闱,姚纲(龙子)中亚魁。桐庐姚氏盛极一时!当时桐庐县治东有冢宰坊、重奎坊、解元坊、会元坊、同荣坊、联奎坊、世美坊、世科坊、大宗伯坊,皆因姚氏而立。其第八世姚瓘,迁居水滨乡雅泉;第十七世姚汝源,自雅泉迁居九里洲,开枝散叶至今。我念小学时,同班就有姚姓同学。

姚龙任布政使时,姚建和得了“两脚书楼”这一雅号。据清乾隆《桐庐县志》载:“姚建和,博学多闻,三修郡志。姚公龙曾受业其门。后为闽方伯,官僚宴集,建和与焉。询其人,方伯曰:‘敝业师两脚书柜也。’众未之信。既而各执经史问难,条对甚悉。众咸叹曰:‘书柜尚有限,不足尽先生,曷改为两脚书楼乎?’其为士大夫所钦服如此。”

明清之布政使均称“方伯”。此次宴饮集会,姚建和似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战到底,无敌手。“两脚书楼”匹配博学多闻,是个好比喻,其形象程度与鲁迅“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有得一比。从这条记载中,我还得到了两点信息,并引出一点疑问:

姚建和曾三修郡志。

姚龙曾受业其门。

姚建和如此有才,为何不取功名?

所谓“郡志”即桐庐县志。范仲淹知睦州时曾十咏“潇洒桐庐郡”。姚建和何时三修县志?宣德、成化年间,桐庐县志与姚氏宗谱均有记载。由此我也判定姚建和长寿。授业姚龙,这实在正常。古之世家大族一般都设有家塾,如桐江陆氏将“立家庙以荐烝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瞻贫”记于宗谱。对姚建和而言,家塾小了点,他于景泰六年(1455)秋,创建了学山书院,自任山长。学山是他的号,以此命名书院,可见他有足够的自信与实力,自然也无法脱去家族的背书。当时,六十五岁的临川人吴与弼——理学大儒、崇仁学派创立者,为书院题额,大笔一挥,大匾“学山书院”挂起来。沅州人唐子昌,时任临安县令,为书院作记:“惟政尤厥族之聪敏者,自幼承家庭之训,凡诗书六艺、诸子百家,靡不穷究,以知其理。惟性嗜安闲,耽山林之趣,不兢仕进。常为里塾师,以造就后进……”如此也就明白他为何不取功名了。

学山书院比邻瑶琳仙境,青山环绕,冬暖夏凉。瑶琳洞“盖神仙游集之所也”,在此风声雨声读书声,真乃桃源生活。姚建和授徒校书之余,进瑶琳洞一探神仙府,岂不快哉。洞壁上有南宋柯约斋题诗,《桐江梅洲柯氏宗谱》载,柯约斋为其二世祖。梅洲即九里洲,因梅多而得此名。姚建和一定读过柯约斋题壁诗,他来九里洲得“山林之趣”,恐怕也见过柯约斋后人。

学山书院早就废了,但,邑人对姚建和的敬仰还在:“鼓励英才慕远猷,于今同仰学山头。作人遗教垂先志,造士流芳启后筹。志三修在百咏留,冬夏诗书礼乐秋。”姚建和的“山林之趣”也还在。明万历《续修严州府志》载:“砚石,在(桐庐)县西北二十五里,方二丈许,上有池如砚,(南)宋喻樗点书处。邑人姚建和有‘何用铜台琢砚砖,云根削出自天然’之句。”喻樗,字子才,号湍石,为人性直好议论,赵鼎与语奇之,荐授秘书省正字。赵鼎,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历史就这么有意思,拔萝卜带泥,带出一串尘封往事,它们的存在本是白纸黑字,于今却是意外与惊喜。

还是明万历《续修严州府志》载:“宁国寺,在(桐庐)县治西北十五里(旧县大山下),梁天监二年(503),中书舍人刘元珦舍宅建。历宋至元,累遭兵燹,碑石无存。洪武六年(1373),僧如畅重建。邑人姚建和诗云:南朝刘宋有闻孙,曾作中书住此村。因见梁王崇佛敎,故将家庙奉慈尊。”

商辂《蔗山笔麈zhǔ》载:“白水湖,在桐庐县北二十里,上下四湖。旧相传,汉光武微时避王莽之乱,访严光、高获于此。时光武号白水真人,后人因以名湖。湖上有张一郎西村庙。邑人姚建和诗云:底事名为白水湖,世传文叔困穷途。冕旒未入黄金殿,图谶先占赤伏符。高获数能推六甲,严光终欲老三吴。飞龙已向河阳去,千载令人仰圣谟。”因为姚夔的关系,在此读到商辂记下姚建和的诗,是不是有了几分熟络?严光,更是老熟人了,严子陵钓台天下闻名。高获呢,《后汉书》里有传:“汝南新息人也。少游学京师,与光武有旧。”白水湖,“有上湖、下湖、鸦湖、高塘湖,共一百三十余亩,‘白水’其总名也。乡民引水溉田甚广,一境赖焉”。桐庐一境之名,与桐君老人有关,桐江、桐溪、桐君山皆是;胥岭、胥村、子胥渡,与伍子胥有关;白水湖、白水村、龙伏村,与刘秀有关。江山到底因人重。所以,我以诗为纲,以诗人为目,得见风起云涌。

姚建和用诗句记下的九里洲,明万历《续修严州府志》称其为“小杭州”——江分燕尾,绿荫桑麻,北有小港,其袤九里,居民擅鱼薪之利。从碧苇黄芦、白苹红蓼来看,是典型的沙渚生态。杭州为“上有天堂”,那么“小杭州”为“中洲”——海上仙岛,也甚恰当。前港、后港是九里洲土语,也是实际情况,清孙瑞禾有诗云:“九里沙明香雪海,四围人系木兰舟。”系舟处当然有港。古时富春江行船,去杭州,“南溪下”,来桐庐,“北溪船上”,北溪南溪与前港后港其实是一回事。前港后港亦作前江后江,港与江,土语发音一样。前江是江流主干,后江是九里洲与山峰之间的狭长夹江。如今前江依旧风光,江边还有个前江村;可惜后江大部分已成隧道,俗称洋桥洞,1970年代九里洲人战天斗地对大自然进行了改造。

“夏来潢潦涨”,我小时候也见识过几回。有一回印象格外深!母亲在烙饼,我拿放牛绳将家里的桌椅捆一块。大门口就是大洪水,茫茫一片海。我新鲜又兴奋,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逃到山上去,但终于没去。大人松一口气,我倒小小可惜。“玉人多倚仲宣楼”是客观描写,更是运用了典故的文学表达。九里洲有十景,如西湖十景,其中之一便是“登楼观涨”——环洲原是水,今不与常同。地上深盈丈,庭前泛短篷。村庄成泽国,花木漾鱼龙。士女凭楼望,滔滔汜滥中。这“凭楼望”有多少快乐?不过是苦中作乐兼盼望吧。

姚建和的一首诗,让我们见到了五百年前的九里洲。他更是一把钥匙,打开尘封历史,唤醒我们的遗忘。姚夔曾亲自在府内种植庄稼,他说:“我辈年食俸禄几百石,而不知农家种植之艰辛!我之所为,意在不忘衣食父母。”姚龙有《桐君山》诗云:“古来潇洒称名郡,莫把繁华数汴州。”面对汹涌如潮的跨时空消息,我们应该跟姚建和打个招呼,说一句:姚老师,你好!

本文参考资料:商辂《蔗山笔麈》,邵有道《嘉靖汀州府志》,吕昌期、俞炳然《万历续修严州府志》,金嘉琰《乾隆桐庐县志》等。

陆生作家住梅花九里洲系列
1、陆生作:400年前一个县令的故事
2、何骥子,一个被历史吹散了的元朝诗人
3、
(0)

相关推荐

  • “品读桐江名人”栏目开播啦!

    潇洒桐庐郡,钟灵毓秀之地.桐庐,于公元225年建县,至今有1700多年的建县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造就了不少名人志士,他们或身居要职.或博学多才.或热心科教.或为国尽忠.或隐逸山 ...

  • 桐江唐韵

    桐江唐韵 浙西古郡  潇洒桐庐 桐江宛在,唐韵千秋 浙西古郡,潇洒桐庐,二水萦回之地,一山翼然独出.千尺断崖,藤盖苔掩,扒开绝壁浮尘,惊现一方远年摩崖.千余年来,鲜有问津,一次偶然邂逅,竟引得好古之士 ...

  • 央视《九州大戏台》上新,越剧折子戏满足戏迷的口味

    <九州大戏台>越剧折子戏专场 桐庐县越剧传习中心 央视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最新一期上新,久别的越剧折子戏专场闪亮登场,本次出演的是桐庐县越剧传习中心.桐庐被誉为越剧的摇篮,作 ...

  • 顺流而下:桐庐江畔

    顺流而下:桐庐江畔

  • 全线30座隧道!这条高速建成后,未来建德到临安更快!

    高速公路的建设 缩短了杭州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出行时间 杭州将新增一条高速公路 未来临安.桐庐.建德,三地之间往来将更方便 杭州将新增一条高速公路 该高速为:临建高速 项目起于浙皖交界的千秋关 经临安.桐 ...

  • 1920年上海寄桐庐县平信封

    1920年上海寄桐庐县平信封,贴帆船3分一枚,销上海5月15日发戳,经严州府5月19.金华府5月20日.严州府5月22日中转,落地桐庐县5月23日到达戳,民国浙江邮史研究组集素材,保存较好

  • 奥巴马的祖籍是这个非洲国家,曾向大明王朝遣使纳贡

    众所周知,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祖籍是肯尼亚.但是人们对于这个东非国家知之甚少,今日小子就为诸位看官介绍一下这个号称东非十字架的过度. 肯尼亚位于非洲与东部,东南濒临印度洋,陆路连接东北非洲与东南非洲并 ...

  • 影响大明王朝近300年的三十一臣

    该篇主要介绍了大明王朝(1368--1644)近300年里,经过多少沧桑巨变.社会盛衰,其间 有过蒸蒸日上的繁华盛世,也有濒临灭亡的危局.在明朝这座帝国大厦的兴建.繁盛和坍塌过程中,有为数众多且永载史 ...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临终为裕王指派贤臣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已经入阁的赵贞吉?

    嘉靖临终传授治国之道没有提到赵贞吉,太正常不过了.会做官的赵贞吉只顾着冲锋陷阵,却在无意中得罪了裕王和整个天下. 契合史实的需要 尽管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

  • 大明王朝之美玉

    广东省博物馆明代螭纹玉牌 玉器以质地温润.光泽优美.雕刻精湛.品类繁多.造型典雅被视为珍宝.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征和用途,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或是物质财富的标志,到如今古代玉 ...

  • 大明王朝的这个皇帝,精彩一生

    自打朱瞻基设立内书堂之后,宦官的势力是越来越大,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也是好心,想让这些太监能有点学问,以此能更好的处理事务,没成想情况却往坏的那边发展.朱瞻基去世后,后面的英宗代宗时期,宦官可谓是权势遮天 ...

  • 《大明王朝1566》中的哪个角色最令人印象深刻?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么一个角色,出场不多,戏份很少,无足轻重,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能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让人回味无穷.这个人就是田有禄! 田有禄,浙江淳安县县丞,正八品朝廷命官.海瑞 ...

  • 大明王朝的海外领土——旧港宣慰司,最终因鞭长莫及而丢失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 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 ...

  • 杭州桐庐有个幽静的景点,有江南第一名山的美誉,游客却很少知道

    仙境尘寰咫尺分,壶中别是一乾坤,短短十个字描述了杭州桐庐的风光,桐庐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清澈明朗的溪流,深绿浅绿的山峦,以及山林间清新的微风,走进桐庐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我的江南寻幽旅程. 富春 ...

  • 大明王朝:嘉靖皇帝,为何要让陈洪“割芳草”?吕芳快要下课了

    奉嘉靖皇帝的命令,陈洪原本想在裕王府展一把威风,没成想被裕王妃治得服服贴贴:好在,陈洪的脸上.头上有了伤,又是一出借助冯保.进攻吕芳的好戏.回到宫里,陈洪先到太医院好好包扎了一下额头上的伤口,才来到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