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马薇薇:真心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话
有人评价马薇薇是“温柔一刀”,而她却不以为然,说自己是“温柔的推土机”。大部分人对她的喜爱,始于她在《奇葩说》里舌绽莲花、金句不断;陷于她在各大辩论场以及综艺节目里反应灵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忠于她的真性情。另外,黄执中曾评价她“外方内圆”,心思极其细腻。
可见,即便“坚硬”如“女王”,内心也会有极其柔软的地方。在近期的一档节目中,马薇薇一改常态、哽咽落泪,是什么让她卸下了往日的铠甲?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马薇薇正在变得不一样。她的视角依旧独特,语言表达仍然直击人心,但却传达出更为温和柔软、更为感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别低头王冠会掉的“薇薇女王”、逻辑缜密碾压全场的“金句女魔头”、毫无偶像包袱坚持骂到网友删号的“女斗士”……外界给她贴上的标签足够有辨识度。镜头里的她从不屑于掩饰自己的锋芒万丈,也不刻意展现身上的温良恭俭让,更不愿将就、委曲求全过一生。说话鬼马犀利、做事雷厉风行的马薇薇,留给绝大部分观众最深的印象,是“强势”。
最近,观众对她“强势”的刻板印象有了360度大反转,这位号称“著名的没有故事的老阿姨”,在上周六播出的大型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中几度哽咽、数度落泪,忍痛与观众分享了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心路历程。这篇名为《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剩夏冬》的美文,马薇薇觉得标题就很能打动人,内容更是深深戳中了她的泪点。
她回忆起在经受了父亲患上癌症、自己婚姻出现问题、事业面临转换的“三重压力”后。平时特别讨厌喝酒的她,在家喝了一瓶小二锅头。恰巧父亲从房间里走出来,“他没有说什么,就拍拍我的肩膀,然后说'当家作主了,知道不容易了吧’。我握住爸爸的手瞬间,才知道我长大了。”人生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瞬间?让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我觉得我理解了父亲。”
少年听得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刚上大学时希望离男朋友最近、离爸妈最远。工作后只想离爸妈近一点。”马薇薇感触颇深。其实,这不止是她第一次在观众面前展现“父母既是她的铠甲也是她的软肋”的柔情一面。《奇葩说》有一期辩论“养老”的话题,马薇薇逻辑与感性并存的发言,不仅让自己动容,也让不少人潸然泪下,重新反省自己所持的孝道是否真的符合父母心意。
如果逃离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那么回归亦是宿命使然。一次轮回,就是一次心灵的顿悟和生命的远航。不管逃离还是回归,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马薇薇也从不讳谈自己的爸妈。每次回家,母亲还是那个时常带她去享受传统家庭项目之东北spa的nice老娘。而父亲,则是她成长路上永远的指明灯。
马薇薇说自己从来不认可“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这一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巧合的是,父亲对她影响最大的地方便是——“独立”。她记得父亲刚查出患了癌症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与错愕,而是平静地和医生讨论低分化、高分化等医学专业名词。等到出院后不久,父亲很快就正常去上班,并催促马薇薇赶紧出去工作,“他对自己要求极狠、不伤春悲秋、更不长吁短叹。”
父亲的精神与性格从基因与血液里一脉相承传给了马薇薇,也从他身体力行的每个行动中彰显出来,进而助力马薇薇的成长。在这样家庭背景下长大的马薇薇,有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坚韧与温柔;有着保持独立和审视思考的态度;也有着关注别人的内心多过于关注别人的故事的笃定与沉淀。
成长是一场和解
马薇薇最广为人知的身份,应该是职业辩手。2003年代表中山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帮助队伍获得冠军,她凭借出色的表现一战成名,“温柔一刀”的雅号也由此而来,当年获得最佳辩手的黄执中这样说她,“笑容很甜,但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同时讲话舒缓。”
在结束中山大学7年的法学院生涯后,马薇薇当过老师、做过生意。庆幸的是,她并没有淡出辩论圈,时常受邀参加国内国际各种辩论赛、担任评委、或者参加表演赛等。辩论于她而言,是兴趣所在、也是快乐使然。“老大爷退休下象棋、大妈们跳广场舞,都因为开心。我们经常会认为娱乐是很不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不然,娱乐方才使人成为人。”马薇薇补充道,也因为辩论使人宽容,才让她懂得了尊重与选择。
“年轻的时候有那股子劲儿,很拼、很敢,什么都要、什么都会去争取,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失败了就再来一次。”但现在,她却有了新的感触,“可能到我这个年纪会有一点点想要放过自己吧。就是不让自己当第一了,不让自己做最强了,不让自己无坚不摧了。”这是这两年来,她感触最深的东西。
从《奇葩说》第一季中“绝对不哭”的女王,“那时候我把自己保护的非常好,从来不提自己的事情,而且非常强硬”;到第二季中与周玄毅谈恋爱,向小伙伴们敞开心扉;第三季开始跟小伙伴们扯淡;第四季和大家哭成一团。马薇薇回忆起整个过程,她觉得这是让自己慢慢放松的过程,有种人生渐入佳境的感觉。她甚至怀疑,“是不是人到了中年,肉开始松了,人也会突然松弛起来。”一如既往的“小调皮”引得在场辩手哄堂大笑。
她说,“我在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看见黄执中的时候,我就觉得看到了我的极限,我觉得我永远也打不赢他,所以我就放弃了战胜他这件事情,但是我很享受跟他打比赛的乐趣。”这样一种不为赢得、乐在其中的心态已经延伸到了马薇薇的事业和生活中去,“我会放弃赢得某件事物、某个人,而是学会了享受事件本身。”拥有了淡定而从容的心态,大抵就是成长的魔力吧。
她不再是那个一个人住酒店突然生病了,便把各种药品围成一圈、手机快捷键设为120,实在熬不住了才紧急召唤当地朋友送往医院的倔强女孩。她依旧像冰一样,又坚又锐,但在一定程度上,她已然卸下了盔甲,透着一股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的舒服。
成长到底是什么?是马薇薇与父亲握手瞬间的顿悟;是她与自己、与外面的世界讲和时的坦然。这是一种平和、内敛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谦逊姿态。村上春树说,“我在大学里懂得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现实性,懂得了世界很大,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平行的价值观,而且不需要什么优等生。就这样走上了社会。”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时代,理解成长、并尊重成长的法则与规律,便是给时间最好的回馈。
拒绝偶像崇拜,你就是最好的icon
现在的马薇薇,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是主持人、艺人,她是对人世洞若观火又能随心而动的辩手、智者,她还是米果文化的副董事长、探索说话之道的《说说而已》主创……在“中年男人和保温杯”故事最流行的时候,她也会像诗人一样在微博上抒怀:“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非常不幸,我还活着。我挣扎着,在不属于我的时代,留下抓住青春的抓痕。”“百变”的马薇薇,正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地做着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创业,马薇薇认为,“创业对我来说本质就是做生意,大部分时间是枯燥、乏味、坚持甚至沮丧的。没有《奇葩说》,我们没办法聚到一起,而且把说话做成产品。辩论让我们信任对方的理性,多年朋友让我们信任对方的人品。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上升到人品指责。”以她为主创的米果文化团队先后推出了很多产品,开启了泛娱乐知识领域内容的研发与设计之路。
在他们的推动下,去年,付费音频《好好说话》系统化地把辩论、演讲、说服、沟通、谈判五个层次的语言艺术,浓缩到每期6—8分钟的内容中。其图书发行量近百万册,创造了京东图书单日销售纪录……今年,付费音频《小学问》成功上线,以十集音频为一个产品包,提供垂直领域的思考“小工具”。随后,付费音频《好好说话》迭代,持续为用户提供“沟通”服务。最近,网络首档“怼”人短视频节目《说说而已》在网易新闻独家上线。
那个曾经说过“拒绝偶像崇拜,你就是最好的icon”正在变成一个更好的icon。她既是一个艺人,也是一个创业者。她说,“艺人生活真的够戏剧化,公司生活给你稳定的感觉,在创业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既稳定又坚忍的感觉。”艺人事业与创业者工作,没有主次之分,所以无法取舍,两种身份于她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做艺人工作的时候,就当作是创业者的休息时间;做创业者的时候,对于艺人生活的休息时间。”
她坦言,刚开始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也会觉得迷茫和焦虑。那是源于对陌生事物的惶恐,从来没有从事过演绎相关工作,身边也无业界人士请教,自己入行,慢慢琢磨。而现在创业的压力,来自于对自身能力的焦虑。她清楚地认识到,不管在任何行业、任何公司,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存活下来,而自己的任务就是“成为最优秀的人,并成为能够驾驭他们的人。”
在成长的路上,马薇薇找到了一条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路,这是非常难得的。更难得的是,她正在和一群性情相仿的人深耕“说话的艺术”这一垂直领域。她用悉心求教的心态、不徐不疾的步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挑战和尝试着更多可能性,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她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正在变的柔软,这大概是成熟的必经之路。常听人说,所谓成熟,就是一个人的心变得柔软了。也说,所谓成熟,是内心温柔,也能有一把利剑与这个世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