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德不孤”,何小萍们服不服?
“德不孤,必有邻”,是武汉市刚刚结束的中考作文题。试卷同时给出提示语: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必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这样的材料作文,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鲜明的道德引领,还有不同层次的价值延伸。对于一个基本合格的初中生来说,写出600字的文章应该不难,要写好这篇文章未必容易。但笔者以为,让一个初中生从内心完全认同“德不孤,必有邻”,可能更不容易。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生活中讲道德,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例如,主动放弃一些物质利益往往被人讥笑为迂腐,甚至虚伪。稍微关注时事政治的,不难发现,亲诚惠融的中国,为何周边总不安宁?极有涵养、善待保姆的雇主,为何惨遭灭门之祸?
考生的思路偏往这个方向,恐怕是应试之大忌。但这样的辣手活,可以交给文学。
曾经引起全民关注和热议的电影《芳华》,其中的刘峰被认为是他所在群体的“活雷锋”,可惜他成为了那个团队中的道德“独行侠”。且不要说因为“拥抱事件”最后落得孤家寡人,踽踽独行,即使在此之前,那些享受刘锋道德关爱的人,其中很多人都带有讥笑的复杂情绪。文工团集体进餐,惟刘峰被喊出去抓跑上大街的猪,这不是道德的光荣,而是对道德的亵渎,他身后的笑声,让人无法感觉道德的尊严。
设想让《芳华》中的那一群男女来写“德不孤,必有邻”,如果以政治正确的标准来判分,并决定人生走向,相信多数人会写成做好事的刘峰,赢得许多好战友,甚至获得爱情。
但其中的女一号何小萍未必会这么写。因为她亲眼见证了一份真挚的男女感情被无情的政治所摧残,尤其是她以自己的微温,去抚慰的正是一位“德者”孤独与寂寞的心。
这场“德者孤”的游戏,还有一个人保持着内心的清醒,那就是剧中的萧穗子,其实就是剧作者严歌岑。当时的她,也未必会披露德者孤独的真相,在几十年沉淀之后,她以艺术方式揭示人性之恶,赋予刘峰迟到的悲悯,本来弥足珍贵,却被有些观者抨击为“阴暗”。
在武汉六万名中考生中,肯定有不少初中生在现实中碰到过跟何小萍一样的困惑和遭遇,但他们未必会有胆量如实写“德”与“孤”的特殊性。如果真有萧穗子一样独到的眼光和稍微理性的思考,在阅卷中会是什么命运也很难说。
这就是如今广受关注的高考和中考作文题的尴尬。
我非常同意一作家对中考作文题与其“回归经典”不如“回归生活”的建议。“德孤与不孤”的话题,如果以生活素材的形态呈现,没有指向性限制,作为生活阅历不深的初中生,就不会是单一的价值取向,就会有复杂且真实的思考。可是,对于想通过一场考试就能奏响一曲道德主旋律的教育主管部门,也许就不那么放心了。
现在的教育,一方面在强化着知识教育的应试精制化,另一方面在继续着道德教育的超越模式。让幼儿园背诵24字的核心价值观,让初中及小学生学习成人的政治理论。不论是中考作文“德不孤”,还是高考作文“时光瓶”,恕我直言,无不仰望星空有余,脚踏实地不足。与平时“难题代替通识,理想代替底线,'接班人’代替'合格公民’”的教育一脉相承。
当然,《芳华》反映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否认“德不孤,必有邻”这一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但一般规律也不能否定现实生活的种种特殊性。而作为认识的规律,总是从特殊走向一般。初中生正处于认识社会特殊性阶段,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出题明确指向性,不如出题具有开放性,才符合初中生认识思考的特点。但出题的开放性,又必须有判卷,特别是价值审视的包容性。在当下,这恐怕比学生写篇好作文还难。
“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但有个主次之分,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做得真正好,其次还决定于我们的周围是有相同的环境。近期发生的南昌交管局一辅警在车祸现场主动组织施救,瞬间汇聚了相互陌生的过路司机,成功解救伤者,谱写了“德不孤,必有邻”的时代佳话,揭示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唯志同、方道合的道理。
这样正能量的例子很多。同样多的是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从陌生到知己。而生活中德者曲高和寡,恐怕不是德不诚,就是邻不伍。至于诗圣杜甫,既有高大上的朋友圈,又有内心的孤独,这只能留给初中生的未来去探究了。
真正的德,不是一时之德,不是逐名之德,不是功利之德,是一种由内而外、恰到好处而应时而出的利人之心、助人之举,是让受者舒服,没有压力的善意。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