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也有被忽悠的时候:论陶寺扁壶两朱文为商代文字|兼论刘姓起源
2018年9月,山西广播电视台《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播出了一段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介绍陶寺朱书文字的场面:“大家好,我是张泉灵,以前是主持人,现在是投资人。投资人的眼光永远在寻找最有价值的洼地,今天我就给大家推介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洼地——临汾。我先请大家看两样东西。”张泉灵告诉大家陶寺出土扁壶上朱文二字是“文尧”[5]。其实这只是一个叫何努的人个人解读,张泉灵被忽悠当成了传声筒。
一 陶寺扁壶残片上的两个红色字符
2007年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H3403区域居住区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已残破的扁壶,有两个残片,每个残片上有一个红色的字符。第一个残片上符号被解读为“文”基本没有异议。但第二个残片上的符号却有几种不同的解读,有两个字符和一个字符说,一个字符说,又其几种代表性解读[1]:
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罗琨研究员释为“昜”字,认为“昜文”也即“明文”。
尧:陶寺工作队现任队长何努释读为“尧”字,说“尧”的本意应指“建立在黄土高塬上的高大夯土城墙”。扁壶朱书“文尧”与周边划界符号,包含着唐尧后人追述尧丰功伟绩的整个信息(何驽 2003)。北京大学葛英会教授也赞同此说。
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冯时研究员(《考古学报》执行主编)则释扁壶朱书文字为“文邑”二字,并根据甲骨文、金文有关“文邑”与“文夏”的资料,考定“文邑”实即夏邑,陶寺龙盘图案为“句龙”(即“禹”),也就是夏社。因此陶寺应为夏都,而陶寺文化应属夏文化(冯时 2008)。
(这就是那个强行进行“民科论证”尧都的何努)
还有其他解读为命、唐等。文字解读或破译本应存在合理的科学逻辑,但这些解释基本都是根据字形这单一要素作简单笔画的民科方法瞎猜,缺乏可信度,因为第一字形相距较大,第二没有其他能够相互验证的证据。在文字和考古器物识别领域方面,“孤例不证”是基本逻辑。中国很多专家,身在体制内,但很多人思维却并没有脱离民科境界,缺乏科学逻辑思维。根据许宏博客文章,最新的解释是:扁壶背面“这个字的象形,非常清楚地代表着原始的缫丝”[1]。但许宏博客文未给出为什么清楚地代表着原始缫丝的解释。
(字体对比)
关于帝尧的发现和甲骨文“尧”字的解释,已经在兵策儒剑《发现夏朝》书中给出,并得到证据链相互验证。帝尧就是古埃及第0王朝时期的国王Iry-Hor,他的名字原型是鸟抓一口,甲骨文“尧”字基本保持了这个象形原型。尧的都城“平阳”是在上埃及的阿拜多斯城。(见文后更多参考)
(有“尧”名字的文物和尧字演变)
二 陶寺扁壶残片上的 “刘”字
既然专家们可以拿着这两个字符,在没有其他验证证据情况下,乱比划来猜,笔者也来了好奇心,来“猜上一猜”。笔者找到陶寺扁壶两个残片照片对比,首先注意到两个残片上文字高度不对等。
(陶寺扁壶残片图像)
笔者注意到“文”符号的右下方有颜色脱落的痕迹(当然痕迹也可能是假的,就算是笔者故意借此说事)。经过辨认,笔者认为可能是类似“人”这样的符号。而这两个符号组合,与汉字叔叔扫描“六书通”收录“刘”的其中一个字形几乎完全一样。
(陶寺扁壶残片1 两张照片)
(陶寺残片1符号与刘字对比)
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至今都尚未发现有“刘”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字,竟然也没有记载。刘字原意为何?今人多说“文刀”或“卯金刀”。网络还有未署名帖子认为,《说文解字》中的“刘”字,实际上应该是现代汉语中“镏”字的篆体字。镏,从金从丣[yǒu],刀字屈曲,其本意是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又表示镏金,表示使金留在器物上,指镀金方法。
(《汉字字源》中的“镏”解释)
(《说文解字》中篆字,汉字叔叔网站)
南唐徐锴曰:说文无刘字,此字又史传所不见,疑此即刘字也。但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中,在刘姓之外,赫然还同时存在着另外一个镏姓。其第一个来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邑地镏邑或畱(liú)邑[3]。后来,在周王室与郑国的矛盾摩擦中,该邑地被周桓王所夺取,成为东周王朝的京畿之地。
(留字金文、篆文、宋体、楷体)
其第二个来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王室卿大夫镏康公,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镏康公,本名姬季子,为春秋时期诸侯镏国的开国君主,他是周顷王姬壬臣(公元前618~前613年在位)的儿子,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弟弟。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2年),周定王把从郑国手中多来的畱邑(今河南偃师南部)赐封给予王弟姬季子,由此号称镏康公(笔者猜测“镏”是姬季子在“畱”字旁加金字旁而来)。镏康公其人文物双全,信服《周礼》,颇具有儒家风范。
(镏康公的兵器“青铜劉”[2])
镏康公,在史书记载上又称“刘康公”,由此,古代“镏”与“劉”、“畱”三字同音且通假互用。“劉”就是“刘”的古体字,而“畱”则是“留”的古体字。由此可见,“畱”、“镏”、“劉”、三姓原本有不同起源。北宋时期有个文官修职朗叫镏文谟,即源自镏氏家族。而留姓在今天也可见,笔者朋友圈中就有一留姓网友。
原本姬姓“镏”是很显赫的,而刘邦先祖追溯到晋国士会(约公元前660年—公元前583年),再追溯刘累,再追溯到祁尧。士会到秦国时,把他小儿子士囏[jiān]留在了秦国。士囏生活时期与姬季子封到畱邑正好同时代。人都有攀附之姓,笔者猜测,这个时候士囏就可能“攀附”上了镏国,因为祖先刘累的缘故,而恢复刘姓,叫刘囏。原本的“刘”就是“文刀”刘,就是陶寺扁壶上的那个字,士囏就在“文刀”符号基础上缯加了类似畱的卯符号或类似镏的金符号,由此形成了“卯金刀”刘。
(几种篆体刘字)
等到刘邦建立了汉朝,祁姓刘氏成为显赫家族,这时姬姓镏氏家族已微不足道。于是可能反过来攀附祁姓刘氏,于是乎“畱”、“镏”、“劉”就变成了相互通用。镏康公也变成了刘康公。笔者又猜测,此时刘汉皇族不愿意让人知道祖先这个“劉”字曾经是攀附镏氏而来,因而不愿意提及刘字来源。而东汉时的许慎可能是知道的,但估计恐遭文字狱之祸,所以也没有敢记载下“刘”姓最初原型。
(汉武帝之孙汉废帝刘贺印章上的“刘”字形)
(汉宗室西汉楚王刘注印章上的“刘”字形)
三 陶寺扁壶残片上的 “累”字
笔者在查看陶寺扁壶另一件残片上的字符时,有了惊人发现,原来专家们给出的这个字符少了一些笔画,与原照片对比,在残片边缘和下方缺口等处有飞仓明显的红色线条!而且可能还有线条在丢失的残片上。
(陶寺扁壶残片2 两张照片)
(专家们给出的字符形状)
这么明显的红色线条漏掉,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笔者手工描绘陶寺扁壶残片字符可能形状)
既然许宏大师说这个字符“代表着原始的缫丝”,而最能代表缫丝的字莫过于“累”,传抄古文字的“累”就是三团蚕丝样。被认为善于养蚕缫丝的“嫘祖”之名也由此而来(笔者已经考证,黄帝妻子名字实际是雷祖)。把“累”古文字形与陶寺扁壶残片代表缫丝字符对比,相似度还是蛮高的嘛!
(累字古文字形)
哈哈,所以这个字就是累字!所以陶寺扁壶残片上的这两个字符就是“刘累”二字!到这,很多人可能会说,你这是“民科扯蛋”。但专家们“故意”漏掉红线把字符解释成“尧”、“易”、“邑”等字,难道就不是“民科扯蛋”吗?相比之下,笔者所扯难道不更有逻辑?!但是“澎湃新闻”等媒体好像就喜欢专家们的各种民科胡扯,或许他们的民科认知境界也只能理解专家们的民科解释程度。
四 陶寺扁壶残片年代
根据笔者《发现夏朝》证据逻辑推测,刘累年代当在公元前1353年之后,因为埃及考古学家考证埃赫那顿(即夏朝国王孔甲)在这一年登基!既然这件扁壶是属于“刘累”的,所以依笔者逻辑推理,这件扁壶年代当在公元前1353年之后,已在商时期。
然而笔者未找到这件扁壶年代出处,看到有网上民科YY帖子说这件扁壶年代是在4000年前,这也是何努等人把这件扁壶残片字符给解释曾“文尧”二字,作为“尧都”的“证据”。然而在今年5.28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后,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许永杰教授,他对把陶寺定为“尧都”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许永杰教授说,陶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
正式的发掘报告没有出来。而且陶寺不同时期、不同的发掘人所讲的、所写的东西又不太一样。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颇有些无所适从,要想说得确切,就得看发掘报告,得有所本。就说陶寺的分期和年代问题。陶寺大的年代应该相当于龙山时代,现在发掘者认为陶寺遗址分早、中、晚三期,这三期具体是什么内容,外人搞不大清楚。从现在的发掘材料来看,陶寺基本是跨整个龙山时代的,那它的三期跟龙山时代的两期怎么对应?发掘者不交代,别人不好臆测。年代问题是考古学最基本的问题,陶寺遗址现在这么多的重要发现—城墙、贵族大墓、彩绘陶器、精美玉器、青铜器、朱书的文字,还有特殊遗迹观象台,这些东西都是哪个时期的?是从头到尾,三期都有还是分布在其中某一时期?如果陶寺城址是都城的话,是早、中、晚三期都是都城,还是其中的某一时期是?新闻发布会上也没细讲。如果陶寺分早、中、晚三期,从考古学文化上来说,三期遗存是不是同一个考古学文化?是同一谱系考古遗存的延续吗?还是在中期或晚期的时候文化性质变了?如果文化性质变了的话,我们的一般理解是文化的主人就变了。那么,陶寺遗址的三期是不是同一族群的人一直住在这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对其全部遗存进行考古学的层位学、类型学和年代学的分期研究。从考古学文化看,陶寺遗址的早期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和后来的考古学文化之间,文化性质发生了变化,早期是斝代表的遗存,后来是鬲代表的遗存,文化的谱系是断档的。那还能说陶寺自早至晚一直都是尧都吗?
没有考古正式报告,说什么都是“无本”之见。每件文物和遗址年代没有交代清楚,就会闹关公战秦琼笑话。根据央视《探索发现》纪录片尧舜之都(第二集),这个陶寺扁壶是在1984年在陶寺遗址居住址的一个小灰坑里被发现的,社科院山西考古所研究员李建民当时参与了发掘,他说看到这件有朱书文字的扁壶,他忽然感到恍惚,因为其中“文”中与殷墟出土的“文”字几乎一模一样,所以他说当时第一感觉难道这是商代的?
(纪录片《尧舜之都》中采访李建民)
笔者认为李建民的第一直觉很可能是对的。在殷墟挖掘90周年之际,笔者参观了安阳殷墟遗址。在殷墟宫殿区遗址,展出有几块有朱书文字甲骨的复制品。其颜色和书写方式都与陶寺扁壶上的两个朱书文字非常类似。因为扁壶并非发现于墓葬中,因此笔者推测,在陶寺居住区遗址发现的有两个朱书文字的扁壶应是商代时期的,可能是当时有人(比如刘累别人)曾在此居住过,或有人路过,把扁壶遗弃在此。
(殷墟宫殿区展出的有朱书文字的甲骨,复制品,
笔者自拍于安阳殷墟遗址展览厅)
中山大学的许永杰教授还说:
这件写有两个文字的器物是绳纹扁壶,具有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因素,“文”、“尧”写在“山东货”上?很难理解!
如果这件有红字的陶寺陶壶残片年代是在公元前1353年之后,那笔者的“民科猜想”就需要高度重视。“山东货”跑到陶寺,难道是刘累当年也是乘船逃难先是在山东登陆的,然后又携带刻写自己名字的扁壶迁徙到陶寺?并且把先祖帝尧的记忆传说带到此地?最后定居于翼城县刘王沟村?这个脑洞不错吧。
参考文献
1. 中原一千年之陶寺篇:是字吗?什么字?_考古人许宏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p42z.html
2. 陶寺遗址是尧都?专家:立论的基础有疑问-文化读书频道-手机搜狐 http://m.sohu.com/n/417265407/
3. 姓氏略考-镏姓 http://zhummzyking.bokee.com/504103437.html
4. 《探索发现》纪录片尧舜之都(五集全)_哔哩哔哩-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683099/?p=2
5. 好风光”背后的新闻与人文——浅探以新闻传播规律发掘人文资源底蕴_生活资讯网_中国新闻网 http://www.xwqxyls.com/6/58714.html
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