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 第六话 中国最早的本土西医
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
第六话 中国最早的本土西医
这一话正哥说一下中国最早的本土西医,此人名叫关韬,是伯驾的学生。
关韬出生于广州十三行商业外销画商之家,不过关韬本人对画画不太感兴趣,而是对医学兴趣深厚,因为生长于经常外国人打交道的家庭,所以从小就会说一些广东英语。
前话曾经说过伯驾的广州眼科医局就开设在广州十三行,这里对十三行简单介绍一下。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开放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等四个口岸通商,到了1686年于广州专门画定了一个区域做为外国人居住及经商之地,当时有十三家外国商行于此开业,故称此区域为十三行。到了清乾隆十二年(1757年)清朝仅允许广州一个口岸通商,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十三行才结束,也就是说从1757年到1840年间广州十三行相当于垄断了中国对外贸易八十三年之久,其繁华可以想象。
文章开始说关韬出生于外销画商之家,所谓外销画自然就是用来出口国外的画,当时中国出口国外最多的是茶叶和瓷器,早期茶叶和瓷器的包装上都是一些中国的国画,后来为了为了迎合外国人,十三行的商人们将西洋的油画引入其中,而且瓷器上的图案也加入了西洋的元素及油画,这就出现了一批西洋画工,这些画作也随着瓷器和茶叶一起畅销国外,关韬家里边便是专业的中国西洋画家和画商。
关韬父亲是否是画家这个正哥没找到相关的资料,不过关韬的两位叔叔是中国西洋画家这一点确实无误。关乔昌(外国人称为Lam Qua啉瓜)及关联昌(外国人称为Tin Qua庭瓜)是关韬的两个叔叔,据说啉瓜庭瓜的称呼是林官和庭官在西方的的发音所误,官是官人或少爷的意思,是当时对男性的尊称。两人应当都是师从于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的,不过后期因为销售竞争的原因关乔昌与钱纳利交恶,钱纳利宣称关乔昌不是他的学生。
为什么说关韬时先介绍他的两位叔叔呢,因为关韬学习西医是他的两位叔叔促成的。
伯驾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眼科医局后,因为病人渐多,虽然有郭雷枢等人过来帮忙,但还是忙得不可开交,伯驾决定在当地招收几名助手,相当于半工半学的方式来教授西方医学,当时关韬的两位叔叔此前认识郭雷枢,知道了此事之后又想起侄子关韬对西医学感兴趣,通过郭雷枢把关韬介绍过去开始了关韬的西医学习,伯驾另外几个助手正哥没有查到资料,不过一般公认关韬是第一个学习且学有所成的中国本土西医。
后来关乔昌专门画了一幅油画《彼得伯驾医生及其助手像》 , 其中助手就是关韬 据说此画的灵感来自钱纳利的《郭雷枢医生像》。
因为关韬的缘故,关乔昌后来应伯驾的邀请给眼科医局制作了一些教学挂图 , 还画了许多有肿瘤突出于体表的患者,对患病部位详细描摹 ,每张图都有伯驾的详细说明 至今保留下来有100多张, 大部分保留在伯驾的母校,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还有部分保存于英国伦敦盖伊医院,该院是十九世纪末名医云集的著名医院。不过关乔昌是一名商业画家,不太可能画这么多的肿瘤图 ,但是有证据表明这些画确实出自关乔昌的画室,也许是画室中的助手画的吧。
1986 年香港邮政总署发行了一套四枚邮票,图案是十九世纪的四幅肖像画,其中两枚分别是钱纳利和关乔昌的,关乔昌的是他本人52岁时的自画像。
西方人称呼关韬为关亚杜或关亚土,其实应当是关亚韬,广州人在名字前加亚字是对人的一种普通称呼。
关韬没有辜负两位叔叔的举荐,在伯驾的教导下,很快就能独立施行常见眼病的手术 、腹腔穿刺抽液、拔牙、治疗骨折及脱臼等等,从1837年关韬开始进入眼科医院学习之后,伯驾多次休假回国或外出之时都是由关韬代为主持眼科医局。
咸丰六年(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 关韬已经是一位资深的西医了,当时受政府邀请在福建为清军服务,得到五品的军职,可以说关韬不仅是中国本土第一位西医,也是中国第一位西式军医。
此后关韬返回广州自己挂牌行医 ,他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很受中国人和外国侨民的欢迎。1866年博济医院(前身就是广州眼科医局)在广州仁济大街的新院落成后 ,关韬出任医院助理。同治十三年(1874 年)关韬英年早逝。
也许有人会说正哥你这闲话中西医之争,这几话光说西医了,都没提中医的事。还是那句话,西医刚刚进来,此时两者之间还未开始争执,此时应当说是中国开始吸收、引进西医的阶段,虽然西医在中国迅速发展,但相对来说中医还是主导地位,伯驾等人的西医院十年时间诊治20多万病患,但相对来说此时的中国人还是以中医为主。
此时中医仍然是主导,至少官方的太医院都是中医。下一话正哥就说说最后的太医院。
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