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提高免疫的方法,补气!肺气、脾气、肾气全都能补
提高免疫的方法 ——补气!
中医里经常有气的概念。看专业的中医时,医生也会把气挂在嘴边,比如“气虚”、“气血亏虚”,肝气旺,肾气虚等等,虽然有时候听不懂,但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其实气的确是非常重要,扁鹊在《难经·八难》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气就是人的根,中医认为气伴随人的一生,人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疾病、喜怒哀乐,表面看是身体的变化,根源却是气在波动。
所以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我们甚至可以把人看成是一口气,这个气从胎儿就开始了,它旺盛人就强大,它枯萎人就萎靡。
人的任何状态都与气有关,免疫力也是一样,很多人想要提高免疫而不能够,其实可以通过补气来进行,并且中医认为,补气是最快提高免疫的方法之一。
有一味药,补气
中医里常说补气,而补气的药材里面,最有名的当属人参,古代将死之人,甚至会吃老参来吊住一口气,为自己续命。
但人参是不能随便吃的,我们要说这味药的也不是它,而是——山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山药既是食材,也是药材,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早在汉代,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提到了它。
同时山药也被视为老幼兼宜、物美价廉的食疗佳品,深受大众喜爱。
宋代理学家朱熹赞美山药色似玉,香似花,甜似蜜,味似羊羹,大诗人陆游也在诗中夸赞食用山药味道甜美。
其中又以怀山药效果最佳,明代《救荒本草》记载:“人家园圃种者……怀孟间产者入药最佳”。
怀孟相当于现在的温县、武陟、孟县、博爱、沁阳一带,又因为这一带属于古怀庆府,故称为怀山药。
山药: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
山药,味甘,性温,或曰,甘平,入肺、脾、肾三经,肺气,脾气,肾气它都能补:
① 补肺气:改善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等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涩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② 补脾气:改善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等
山药的药性平和,作用缓和,本身就是一个药食两用的好东西。
所以脾气虚的人很适合甘润、平和的山药来养,不会增加脾胃负担,以免虚不受补。
民国时期有一位中医大家叫张锡纯,他曾经治疗一青年女性,腹泻一个月而不止,病情危机,很多医生束手无策,家人甚至已经在准备后事。
后来张锡纯诊治,用一种药物研成细粉,煮粥服下,两日腹泻即愈,又服用几日,身体完全康复,这味药就是山药。
③ 补肾气:改善肾虚,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
中医认为,山药补肾的能力也很强,而且肾阴肾阳都能补,简而言之就是能补肾气,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山药吃法多样,除了做菜,还可以弄成山药片山药粉,山药片可以泡水煮粥,山药粉可以用温水调成糊状,然后用滚烫的开水倒进去,迅速搅拌,这时候就变成带着热气的山药糊,放温后直接食用即可。
这样做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扶助正气,发挥山药大补脾肺肾的功效,让身体得以恢复。
需要提醒的是,中药的补虚药和西药所谓的营养药,概念相差很大,中药的补,更多的是强调扶助正气,振奋脏腑功能,而不是呆板的补充某些元素营养。
艾灸三大补气穴
效果还在山药之上
比起吃药,艾灸是更好的补气法。
吃药补气,能解一时之忧,艾灸补气,可保长久平安。
艾灸补气的优点是循序渐进,绵绵不绝,持续增强人体的本质,修复体内暗疾,只要做到坚持,它补气的力量几乎无人能及。
即便是停灸了,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人体起到后续的保护,取穴如下:
肺俞——养肺气
心脏主血,肺脏主气,肺俞穴对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可以调理人的肺气,补虚清热,特别适合呼吸系统及与气有关的疾病,比如咳嗽、气管炎、哮喘、呕沫、癫疾、喉痹等。
艾灸肺俞穴,宽肺理气,降逆止咳,会让人的肺部得到放松,而且肺俞穴还可以美白,特别是人到中年,脸上就常常出现一些色斑、荞麦皮,很难消除。那么这时候艾灸肺俞穴,以肺气滋补皮毛,人的皮肤也会因此变得润滑,发肤焕发光泽,祛斑美容。
脾俞——调脾气:
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中的穴位,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脾腧穴的名字,顾名思义,当然与脾脏很大关系,但它为何会跑到膀胱经上去了呢?
这里就要弄懂“俞”字的含义,“俞”其实就是“输”的意思,即运输,输送。脾俞穴的作用就是把脾脏的湿热之气输送到专门散热的膀胱经,消除湿热,保护“脾脏”。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脏健康,脾气充足,人的气血也会健康活跃!
涌泉——补肾气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是肾经之气的源头,肾气从这里出来,涌向人体周身各处,涌泉穴可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句俗话说得好:“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民间流传有“搓脚心”的按摩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推搓涌泉穴,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上下的整体性调节与调理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