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不要再这样跑步了,因为……

根据WHO研究显示中国仅有14.1%居民不经常运动,《中国运动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经常运动的人数占比超八成。日常运动健身项目中,户外慢跑是目前最受国内运动健身人群的青睐的项目。有78.0%的用户表示日常会有慢跑行为。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同时另一项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运动健身用户运动过程中,运动受伤问题占比超三成。仅跑步运动,受伤比例高达80%。在中国,有87%的人为了健康而跑步,却对跑步可能造成的伤害一无所知。在所调查用户中,因运动受伤问题而造成运动困扰占比33.8%。
欧洲权威机构RSLab对上万名跑步爱好者进行统计,总结出跑步最容易引发的10种常见伤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膝盖和脚部损伤。
最容易受伤的运动——跑步
常见的跑步损伤主要集中在下肢:髋部,滑囊炎、臀肌拉伤;膝部,膝前痛、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小腿,胫前痛、疲劳性骨折;足部,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下背部的疼痛。
自70年代起,每3个跑者就会有2人受伤。很多人以为“迈开腿”、“跑起来”就是健康,盲目地陷入自我感动,却不曾想到有一天会因为“跑步”受伤。虽然绝大多数跑者之所以受伤,都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跑步姿势。此外力量弱、柔韧性差、忽视休息等,也都是导致你跑步受伤的原因之一。
最易受伤的四大跑者类型:
· 受过伤未根治的跑者,很容易再次受伤
· 男性新手跑者,盲目的追求跑量易受伤
· 力量不够的跑者,易受伤
· 跑姿不对的跑者,越跑伤害越多
理想的跑步状态应该是,无疼痛无阵痛,没有前日训练后的余痛。但实际上,我们总会因为脚痛、韧带拉伤、膝伤等原因,让我们没有办法享受跑步的乐趣。
最令跑者担忧的便是一不小心,某个小疼小病就变成了跑步膝、跟腱炎、应力骨折等伤病。让我们最终不得不停止跑步,这是每一位真正热爱跑步的人最难以接受的事情。
怎样才能成为无伤跑者
跑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项无师自通的能力,不需要学习,凭着本能就可以奔跑。但事实上,跑步也是一门技术,就像你会学习如何跳舞、弹吉他一样。
重视身体反应,不要盲目训练
经常有跑友问,跑步受伤后多久才能跑。但越是心急越容易再次受伤,最后新伤旧伤一起找上你,这还怎么长久的跑下去。跑步受伤后要根据康复状况,进行康复训练,逐渐的恢复到能够重新跑步的状况才能继续跑步。
切忌盲目追求跑量
如果有跑友跟你抱怨,“明明很努力的训练,跑的也不少,却偏偏没有进步”,那么很可能他是陷入了“垃圾跑量”的训练中。
休息是训练的一部分,高强度训练(速度训练)或者大量训练(长距离慢跑)后,第二天最好是完全休息,让身体在恢复中变强。中强度或中等训练量,第二天一般用30~45分钟的轻松跑来作为恢复跑。只有低强度和少量的训练量时,第二天才可以进行较大的训练量和较高的强度。
不按目标强度训练,常因为练低强度慢跑时,忍不住跑快了,练不到目标中的基础有氧耐力;练高强度间歇或者乳酸阈时,经受不住压力,慢了下来,或者组间休息时间过长,这样就无法有效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排酸耐酸能力。
在训练前,明确每次训练目标很重要,严格按照训练课表,每天踏踏实实的跑出自己的量。
注意力量训练
相比于健身房里常见的拥有大块漂亮肌肉的健身达人,跑者的力量并不太能从外表展露。如果你盲目在健身房练习力量,很可能会陷入误区。那么跑者应该具备的力量是怎样的、有效的呢?
短跑考验爆发力,长跑考验耐力。长跑者需要练习的是心肺耐力、心力耐力,以及肌肉耐力。力量训练意在针对核心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你没有强健的核心肌群-腹部、下背部和臀部的肌肉,你就不可能跑出你的最好成绩。
改善跑姿,才能长久的跑下去
姿势跑法(Pose Method)主要提倡以地心引力(重力)带领身体前进,尽可能地不花费多余的力气,让人体在自然的状态下推进,以建立良好的跑姿。
其中的技术细节则围绕着3大概念:Pose(关键跑姿)、Fall(落下)及Pull(拉起)。它的基础理念在于:精确掌握关键姿势,其他的姿势就会随着它一个一个结合起来。以此达到简化跑步动作、减少损伤,提高跑步的经济性的目的。
跑步应该带给我们的是,聪明、强壮、健康,而不是跑者们谈之色变的跑步膝、足底筋膜炎,无尽的伤痛。只有开始享受这项运动,你才能真正的跑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