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圈】央视曝光简历信息被贩卖:卖家一天就能挣几千块钱
央视网报道,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预计有90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求职需求,但是当前却存在着求职者简历被贩卖的状况。原本应是用于信息交换的招聘平台,也成了简历信息泄露的源头,一条信息贩卖产业链由此而来。
今年五月,求职者可乐(化名)在某招聘网站发布求职简历,她等来的却不是投递企业的回复,在投递简历几小时后,一个陌生电话联系她表示要帮她找工作,等按照电话要求进入微信群后,求职者发现这个求职信息群,实际上是一个发布刷单、倒卖消息的群。
可乐的经历并非孤例,不少求职者有和她一样的遭遇,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没有等到求职企业的电话,却被刷单、贷款、卖车、卖房等电话骚扰。有求职者询问来电方得知,自己的个人信息是被人从招聘网站下载后变卖了,QQ群、贴吧都是简历贩卖的交易地。一位简历卖家透露,他一天甚至可挣几千块。
简历信息的贩卖者透露,获取求职者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招聘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公司名义招聘求职者,求职者会把简历投递到招聘邮箱,如果有一万条简历信息,可以直接把这一万条提取出来,还可以筛选地区、年龄等等。
想要获得招聘信息,需要依托招聘平台。个人或组织在平台注册企业账号,就可以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主动投递简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企业账号可以买卖,招聘信息可以找人代发,批量提取简历的工作也可以有软件代劳;另外一种途径是,获得企业账号之后,有些招聘平台只要充值就可以获得查看或下载简历的权限。这时,再借助软件的力量,直接在招聘平台实现简历的批量下载。在账户注册、发布招聘信息、简历管理的过程中,招聘平台的任何设计、技术、规则等漏洞,都会为信息泄露提供便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周汉年表示:“求职简历这种信息应该说是灰黑产业,对违法犯罪分子来说,是含金量比较高的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可以实施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包括诈骗、传销、刑事犯罪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发生,我们说招聘的机构以及一些网络平台,群里面那些个体个人,不同的主体都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具体进行区分,因为这个链条非常长。”
目前已有的招聘平台在监管方面已经表现地较为严格,比方说企业账号注册时需要进行营业执照审核、人脸识别等层层把关,平台也会在短期内监控到企业账号的异常行为,进行封号。明年预计有超过九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将有一大批求职者势必会通过招聘平台寻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泄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