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73:屈原变法 连齐抗秦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上一期我们讲到,齐国在占领燕国后,杀人越货是大肆地劫掠,引起了燕国的百姓极大的愤慨。各国诸侯也纷纷指责齐国的不义之举,秦国更是趁机发兵攻打齐国。
公元前312年,秦将樗里疾率领着秦、魏、韩三国联军攻打齐国,并且在濮水这个地方大败了齐军。樗里疾的这次行动虽然也是打着“道义”的旗号,但实际目的则是“伐齐灭楚”的战略。这“道义”大旗不过也是一个幌子罢了。
就在秦国伐齐救燕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将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护送回燕国继位,是为燕昭王。燕昭王继位之后,才逐渐地稳定了燕国的局势,燕国经历的这场浩劫也给他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 屈原
社稷被毁、生民涂炭、自己的父亲也被杀了,这一幕幕情景深深地刺痛了燕昭王的心。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燕昭王暗自说道:“此仇不报枉为男儿。”
说到这里,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燕国移开,回过头来再说一说张仪。也许有的朋友会说了,怎么这战国说来说去都是围绕着张仪啊?这张仪的戏未免有点太多了。其实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整个战国的风云变幻,勾心斗角,围绕的无非就是两个关键词,“合纵”和“连横”。把握住了这两个关键词,我们也就能把握整个战国的历史脉络。这也是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
我们再来说张仪,在搞定了韩国和魏国之后,张仪又开始惦记起楚国来。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秦国在逼迫韩魏加入他的阵营之后,这齐楚两国一看:这哪成啊,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那干脆我们也搞一个同盟。
很快,齐楚结盟的消息传到了秦国,张仪听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拆!多年的经验已经让张仪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各国有任何一点联合的迹象,他就马上要把这些念头扼杀在摇篮里。
而此时的楚国,则刚刚经历了一场短暂的变革。主持这一次变法的大臣,就是写下《离骚》《九歌》名篇的屈原。当然,除了诗人身份,屈原还有另外一个政治身份,那就是楚国的三闾大夫。
这“三闾大夫”又是一个什么官呢?在战国的时候,楚国有专门的一个官位,就叫做三闾大夫,他主要负责的是宗庙管理和祭祀工作,同时还兼管着楚国贵族子弟的教学工作。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屈原曾经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对内“与王图议国事,发出号令”,对外则是“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后来则因为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进了谗言而导致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直到被罢黜左徒之官,而后任命为三闾大夫之职。
∆ 屈原
在接过变法大旗之后,屈原是信心满满,他想帮助楚国就此富强。楚怀王也对屈原是信任有加,把楚国的里里外外的事物都交给他打理。
在外交上,屈原奉行的是连齐抗秦的政策,也因为于此,楚怀王才被推举为第一次合纵抗秦的盟主。屈原则是满心希望楚国能在自己的手里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然而他似乎忘了一件事情,今天他所做的改革之事,七十年前,吴起也同样做过。而当年吴起面临的问题,今天是依然存在的。那就是楚国的“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诟病。
楚怀王是一个典型的三分钟热血的年轻人,他并不具备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素质。没过几年,楚怀王对变法的事情就不再上心,当然,对屈原的支持也没有那么的热情。这一当口的松懈,那底下的牛鬼蛇神就趁机上蹿下跳,同党伐异。你屈原想搞改革,可以。但是有一个前提,你不能损害我贵族的利益。倘若你损害了我的利益,那么你就是我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