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助国手类钱——未见记载的疑似辽代货币
助国元宝、壮国元宝两枚钱的铸造年代曾经是钱币学中的悬案,旧谱记载为五代后晋宣武节度使杨光运铸于天福二年(937年),史称杨运光进助国钱三十万贯,遂定助国元宝为五代后晋钱。与助国元宝形制书法完全相同的还壮国元宝钱也定为后晋钱。助国与壮国钱四字均旋读真书,径2.2厘米重2.6克,虽史载铸有三十万贯,但一直罕见难觅,也属于小名珍。可见史载与现实并不相吻合。翻阅华光普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将助国壮国二宝定为辽铸。
助国与壮国钱在民国时代即已有些名气,但此两泉于中原以及南方皆甚为难见,但在东北内蒙地区出土较多,若适逢机遇,收藏一枚倒也不十分艰难。这说明助国壮国二宝是铸行于这个地区的,而东北内蒙地区曾是辽国的统治地区,这也暗示着它们与辽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如此,近二十年来,在东北内蒙地区出土的辽金窖藏钱币中,人们发现了一种与助国壮国二宝极为相似的新版钱币,这种钱币有北宋类和辽类两个分支,统称为助国手类钱。它的发现也有力的证明了助国壮国钱的辽国身份。:不管是北宋助国手还是辽助国手,都具有与助国壮国钱极为相似的特征:钱小轻薄,面宽缘细廓,背浅且轮廓清晰。
;先来看看北宋助国手类钱的情况,早期北宋助国手主要有宋元、太平、天圣、天禧等,数量不多。中期主要以仁宗钱治平、嘉祐为主,存量最多,且表面多有铁锈,说明含铁较多。是北宋助国手钱中最易见到的品种。后期神宗熙宁元宝为主。至幑宗朝消失。
再来看辽助国手的情况。其实辽助国手类钱早有发现,只是并未与助国联系起来。在辽钱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大安长安,就是典型 的助国手类钱。随着大家对此类钱的注意,其它辽钱的助国手类钱也陆续被发现。包括重熙、大康、清宁、大安、寿昌、乾统等下八品的几乎全部品种。辽助国手的铸量要远少于常见辽钱。价格也是普通辽钱的2-3倍。公元1125年也就是大宋宣和年间,辽国灭亡,大约相当于幑宗当朝的时代,我们至今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助国手类钱。
除了这两个分支外,还存在一种类助国手钱,包括五铢、货泉以及开元几种。存量亦少。而观其风格与极似助国壮国二泉。这些钱币异品的发现,说明随着辽代经济的发展,货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早期辽钱的铸造量是非常少的,可能是当时辽还不具备自主铸钱的能力,而只有类似私铸层级的水平,但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技术升级。所以会发现一些改铸钱,也就是使用精好的宋钱加刀作为母钱再铸钱。或者加入一些辽国的信息,如太元货泉。
通过对助国手类钱的研究与探索,不仅是发现了一个古钱的新品种,同时也为钩划出辽代货币的较全面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