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在射击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摘 要:在射击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会对射击技术的发挥形成重要影响,所以在射击教学训练中,要重视并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唯有确保射击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射击技术与心理素质,才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有超常发挥,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文章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心理训练在射击教学训练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心理训练 射击教学 运用 策略
射击教学训练中的心理训练属于关键环节,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因为在射击比赛中,倘若运动员无法维持平稳心态,那么一个小动作、一个呼吸以及心理的小小波动,都会影响到射击动作,从而决定比赛的胜负。所以,射击教学训练除了最基本的射击技术训练以外,更要重视心理训练的运用,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确保射击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一、射击教学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分析
射击运动不仅仅要求运动员掌握过硬的射击技巧,同时也需要他们有着强大的内心,能够承担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压力。所以,射击比赛实际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射击技巧、体能、心理素质的全面考察,唯有各方面没有短板,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纵观当前的射击教学训练来看,教练会更看重对运动员体能、技巧方面的训练,因为心理素质的训练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所以极易被忽视,进而导致在射击训练中难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果[1]。调查分析表明,有相当数量的运动员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很小概率能够在比赛和考核中发挥出与训练时相等的水平,因此,重视并做好心理训练,才能够保证运动员的射击成绩稳定且逐步提高。
人在心情紧张或是激动时,全身肌肉紧绷或是不自觉颤抖,呼吸急促且视线有所模糊,这些因素会带来看不清靶子、扣扳机无力、动作变形等后果,导致最后的射击出现严重失误,远远达不到自己平时训练时的水平。当然,还有一些生活中家庭、感情等方面的因素,也会造成心理上的波动,严重影响射击成绩。不难看出,心理因素对射击运动影响至深,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需要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展开训练,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
二、射击教学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方法
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需要长期、系统、科学地去开展,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去启发与影响运动员。具体来讲,心理训练主要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1.放松训练
运动员在大型赛事前夕或站在赛场上时,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与紧张,而放松训练则主要是让运动员通过语言去自我心理暗示,进而放松自己的肌肉和神经。具体来讲,在射击之前身体可以坐、躺甚至站着,完全按照自己身体的舒适感而定,双眼放松闭合,呼吸放缓且沉,不断暗示自己保持安静,在感受到肢体传达的沉重感时,心里不断默念“我很放松,身体很舒服,我的心跳非常平稳”。通过放松训练,能够让运动员更快冷静下来,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屏蔽外界影响且将肌肉调整到最佳状态。
2.表象训练
所谓表象训练指的是运动员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和正确的肌肉感觉进行回忆,确保所发挥的技术动作重点都在表象中重现,进而结合动作表象去正常完成技术动作,这在射击教学训练中属于切实可行的心理训练方法[2]。该训练方法的优势便在于短时间内低消耗去加快技术动作掌握程度,而要想实现这一效果,需要运动员拥有扎实的基础技术,否则会因为基础技术不够扎实、技术动作本身不正确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针对射击运动员来讲,表象训练需要和正确技术训练进行结合,唯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再赋予表象训练,便能发挥事半功倍效果。一方面,通过表象训练可以让运动员对正确的技术动作进行学习与掌握,因此在训练前期可借助镜子、录像去呈现正确动作图像,使其在运动员脑海中留下深刻烙印,进而在头脑中构建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另一方面,在日常训练的前后展开表象训练,能够明显起到对运动技能的巩固与强化作用,有效提高射击成绩。
3.注意力集中训练
射击运动有着极强的技巧性,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的过程中需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鉴于该项运动不会涉及身体接触对抗,所以运动员应当敏感地进行动作调整,结合自身的动作序列去构建成熟的感觉反应系统,换句话说要有清晰的命中10环和远弹的感觉,能够准确分辨出两种感觉的差异,进而实现自我调整。而要想做到这一点,要保证运动员的注意力、情绪都要在比赛的这段时间内保持极度专注,否则技术动作便有可能变形。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的目的便是要运动员学会如何对确切的目标保持全神贯注,将内外部一切干扰屏蔽,所有的心理活动都集中于目标。具体来讲,这种训练就是要人为进行思想控制,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一心不得二用”。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动作完成上便可,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有教练应当在平时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在进入射击地点之后到结束休息这段时间内,不得东张西望;举枪前一定要在脑海中体现预想命中10环的动作;晚上睡觉前要时常用意念去想象模拟比赛,巩固与强化动作。
4.认知训练
所谓认知训练是要强化运动员的认知能力,促使其潜意识中的负面因素得以消除,进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很多时候运动员会在比赛场上出现紧张情绪,主要是因为思维活动中的负面因素在发挥作用,而认知训练便是要通过语言诱导去实现肌肉放松、心情舒缓的作用。具体来讲,一方面可采取阻断负面思維法。如果运动员感觉到自己产生了某种负面思维时,要及时进行“思维刹车”,告诫自己“不要去想这些”;另一方面可采取合理解释法。比如运动员如果出现“这么多人盯着我,会影响我发挥”的想法,可将其合理解释为“大家的眼睛不只是看着我,别人也会受到影响”,如此能够助于自己稳定情绪,从而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射击教学训练中,需要在对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层面的训练,如此才能确保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自然顺畅地完成射击动作,从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本文综合笔者的教学心理实践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兰兴.心理训练在基层体校射击教学训练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13).
[2]徐雪珍.射击教学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8,(08).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