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认为,这种感情不比爱情“低”,甚至可以成为一生的支柱

策划 / fufu

撰文 / fufu、juu

大家好,我是KY作者fufu。

不知道大家看到“形影不离”、“亲密无间”这些词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谁?

这两个词一直是我用来形容和自己相识14年的闺蜜的,但前段时间的交谈中,我猛然发现,我们早就无法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了。

我们有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朋友圈,虽然在一座城市见面却不算频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虽然我们都确信彼此在对方心中的独特位置,却也意识到,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熟悉彼此。

我不熟悉她在她的朋友眼中是什么样的人,她也不清楚我在工作里是怎样的状态。

有那么一瞬间,我开始害怕孤独,害怕这个曾经唯一了解我的朋友也变得陌生。可是同时,我也感到我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未因为对彼此的陌生而变淡。相反地,我对我们的友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信心。

我意识到,我们的友谊,随着彼此的成熟,慢慢也“成年了”。

今天,我想聊一聊我们成年后,让我们感到孤独,却别有其意义所在的友情。

进入成年人的友谊时,我们往往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太美好的事实。

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朋友的数量逐渐减少。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三百万名手机用户的社交数据发现,人们的朋友数量在25岁左右达到巅峰,而在这之后,朋友数量会持续减少,一直到80岁 (Bhattacharya, 2016)。

这也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频繁面临友谊结束的时期。大学毕业的分离、搬去另一个城市、工作上的变动……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会与曾经的朋友交集越来越少,而身边人来来往往,也很少逗留。

这个时期,我们可能会拥有一些昙花一现般的友谊,它随着我们相遇展开,又随着我们匆匆迈向人生的下一站而结束。

更小的交友圈、变化而短暂的友谊、远去的旧友……这些现实的交杂,都会让我们感到仿佛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被陪伴和理解是短暂的,缺少陪伴和不被理解才是常态。

是也不是。

我们会觉得上述的变化是糟糕的,是因为我们还在用年少时的友谊观来理解成年人的友情。

比如,年少时期的我们常常与一大帮朋友聚在一起玩耍,这使得我们长大了依然觉得朋友多必然是一件好事。然而,一项针对成年人交友选择的研究却发现,人们只是以为拥有更多朋友是一件好事,但成年人真正做出交友选择时,质量是比数量更重要的考量(Si & Dai, 2020)。

再比如,儿时,好朋友间不分你我,没有秘密,完完全全地熟悉彼此。那时候我们知道彼此在对方心中的最高地位,常常是通过“ta的事情我永远是第一个得知”。

而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会拥有不同的朋友,并在不同的朋友面前,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性格,而很少有哪个朋友能够全然地了解我们的每一面。

若是以年少时的友谊观来看待这时期的我们,我们可能会说“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还是儿时的纯粹更好”。可是,这种复杂性恰恰说明我们作为成年人拥有了多样且灵活的人格特质,而这些特质很难被容纳在某一种关系中。

(想要了解灵活的人格特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请戳:人格灵活性)

小程序,

心理百科KnowYourself测试冥想 , 交易担保 , “与人交往,我总是感到紧绷、不自然、格格不入。” 小程序

也有一些人可能因为成年后发现与儿时好友有了差异,而因此选择中断友谊。不过,从成年人的友谊观来看,这么做也并无必要。不像儿时那般亲密并不一定代表一段友情不值得延续。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用年少时期的友谊观和成年人的友谊观来看待我们成年后的友情,会得出刚好相反的结论。误认为成年后的友情变得孤独了,恰恰是因为我们还保持这年少时期的友谊观。

想拥有成年人的友谊观,我们需要充分地了解成熟的友情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在阅读了作家Andrew Sullivan (1998) 的著作Love Undetectable: Notes on Friendship, Sex, and Survival中对于友情的剖析后,我大致整理了成熟的友情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特质:

·独特的相互性(reciprocity)

大多数人际关系是我们无法自愿选择的,比如亲人、同学、同事。即便是恋爱关系,我们也可能在关系已经很糟糕的情况下,依然停留在关系当中。

但是成熟的友情却与这些关系不太一样。成熟的友情需要双方都认可且接纳这段关系,没人能够强求谁和自己建立和保持友谊——如果强制,友情要么会疏远、结束,要么从一开始就不曾存在 (Sullivan, 1998)。

比如,当只有一方把对方当成朋友,而对方无法回应时,或是当一方背叛了另一方时,即便这时候我们可能口头上仍称彼此为“朋友”,但心里也会清楚:这时候,友谊已经结束了。

因此,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友谊,是双方在全然自愿和自由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这种相互选择也意味着如果一段友情成立,你可以完全地相信:在你们友情存续的期间,彼此在对方心中会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

·安稳的情绪空间

美好的爱情会强调“我们”,而成熟的友情则强调“我和你”中间的“和”。

“和”,指的是在保持亲密的同时,拥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感。确切来说,这种距离感来自对彼此个人边界的尊重,即再亲密的朋友,依然是独立且不同的两个个体。

在成熟的友情里,我们不需要担心因为太爱对方而失去自我,也很少需要为了维持一段友情,而付出巨大的牺牲。我们尊重彼此的不同,不要求双方的步调完全一致,而这也避免了很多当双方过于亲密时,带来的情绪波澜。

这也是为什么,再健康的爱情,也有时将我们卷入强烈的情绪漩涡,而成熟的友情中,我们则很少因为双方的分歧而情绪失控。

不过,我个人认为成熟的友情最迷人之处,主要在于——

·它提供了一种,我们与孤独之间最美妙的相处模式

在成年人的友谊里,双方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由于彼此对个人边界的尊重而得以保留。这也意味着,再亲密的友情中,我们仍然是单独的个人,因此也必须学会面对孤独

这里的孤独(aloneness),和上文提到的“感到孤独”(loneline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一种主观感受,前者则是我们作为个体必须面对的、客观的、存在意义上的孤独(exitential alonness)。它指的是,我们作为人类,必须面对自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孤单的存在本质。

这种存在意义上的孤独是令人害怕且不想面对的,因为它常常会让我们感到孤立无援。而一段成熟的友情,可以让我们在安全的状态下,学会理解和享受我们的存在孤独。

朋友之间默契的信任让我们知道ta就在那里,在我们最需要最软弱的时候给予我们拥抱。这种信心给了我们探索和承担存在孤独的勇气。

在其他关系中,我们能够通过模糊个人边界短暂地逃避存在孤独,比如通过成为“我们”而让自己感到不再是一个人。这些关系都能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却难有一种关系像成熟的友谊这样告诉我们:“你确实是一个人,但我就在你边上,所以不用害怕。”

我们不会因为成年,便自然拥有成年人的友情(或者说,成熟的友谊模式)。

比如,很多人到了中年也依旧用年少时期的友谊观看待友情,因为ta们自以为很熟悉友情,却忽略了成年时期的我们需要的友谊其实和年少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阻碍了ta们发展出成熟的友谊模式。

成年人的友情,是需要我们主动做出选择的。

培养成年人的友情,也绝不是简单地学习如何交朋友,而需要在关系中注意做到:

·明晰友情中的个人边界

不成熟的友情里,经常出现过度的情绪依托,比如“真正的朋友就要同喜乐共悲伤”,或者“是朋友就该无脑站边”。

但是,给予朋友情感支持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共享所有情绪。过度将情绪依托在朋友的情绪之上,很可能给双方都带来自我的丧失和情感上的疲乏。

想要明晰边界,还需要我们及时地与朋友沟通,坦诚表达自己的感受,明确彼此最舒适的相处方式。朋友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个人边界的摩擦,而很多人虽然感到不适却也认为没必要“小题大做”。但正是在问题尚小的时候提出来,才更能避免其积攒成为大的矛盾 (Shafir, 2021)。

我是很喜欢挽着别人的手出门的人,但我的好朋友对于这样亲密的身体接触感到很不自在。在我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她就抽开手并且好好和我解释了。我其实很开心她愿意这么坦诚地拒绝我,不会觉得受伤,反而觉得这姑娘真的挺特别的,更欣赏她了。

——来自编辑部的葵酱

·积极地维持和经营友谊

很多人的认知里,好的友情应该不用刻意经营也能长长久久,而说到经营感情,我们更多会想到爱情。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可以理所当然地存在,友情也需要维系和经营。

根据关系治疗师Shasta Nelson (2016) 提出的友谊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关于经营友谊的关键:持续创造积极的共同体验,但也不害怕袒露自己消极的一面。

朋友不能只靠回忆活着,因此我们需要时不时地为关系注入新的时刻,比如主动积极地参与朋友的生活,或者在低谷时期互相陪伴彼此。最重要的是,不把友谊想得过于理所当然,而要不时提醒自己,友谊需要,也值得我们精心维护。

·学会面对友谊的结束

我们回顾过去的爱情时,常常会说,感情即便结束,也不妨碍我们承认它曾经是美好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友情。长久稳定的友谊当然很美好,但友情若是短暂,也不等于这段友情很“虚伪”或者不真诚。它也有可能说明我们双方仅在那段时间内,达成了友谊中的相互性(reciprocity)。

况且,相比两人明明早已生疏,却仍在表面上称呼彼此为亲密的挚友,能够坦然接受“我们不再是朋友”反而是更为成熟的做法。

不管之后双方的关系变成什么样,都不妨碍曾经的友谊是值得珍惜的。

毕竟,能够在广阔的世界中相遇,并陪伴彼此走过人生中的一段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今日互动:对你来说最舒服的友情是什么状态呢?

点点「在看」,愿你拥有成熟的友情~

References:

Bhattacharya, K., Ghosh, A., Monsivais, D., Dunbar, R. I., & Kaski, K. (2016). 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 focu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human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3(4), 160097.

Nelson, S. (2016). Frientimacy: How to Deepen Friendships for Lifelong Health and Happiness. Seal Press.

Shafir, H. (2021). How to Set Boundaries With Friends (If You’re Too Nice). SocialPro.

Si, K., Dai, X., & Wyer Jr, R. S. (2020). The friend number paradox.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ullivan, A. (2014). Love undetectable: Notes on friendship, sex, and survival. Vintag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