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抗元名将与留肢殿
抗元名将与留肢殿(女埠街道)
唐元璋,又名太初,字子焕,南宋末年三泉村人,为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匠)官,曾就学于兰溪西乡桐山后金理学名师金履祥先生处。时值南宋度宗去世,恭帝尚幼,元世祖忽必烈乘机南侵。
宋德佑二年(1276年),南宋朝廷慑于元军铁骑势猛,率众南逃,益、广两王南迁温州。之后,诏令唐元璋克复严州,进朝请大夫,知严州府。唐良嗣为宣赞武翼将军,江(江苏)、淮(安徽)、闽(福建)、浙(浙江)都统兵马使,总兵四省。其时,东南半壁眼见有覆巢之危,唐元璋以一介书生率侄唐良嗣高举抗元大旗,招募金、衢、严三府勇士,成立义军,带义军迎击元军于黄湓滩。
与此同时,宋廷两王在温州派遣炮兵(火药兵一类)三千激战黄湓滩。大破之,斩元将奚达鲁。元军被迫退守桐庐,唐元璋叔侄则扼守严州。元军久攻不下,将领伯彦大为恼怒,乃令先锋张宏范调集江浙大军,分水陆三路合击义军。唐元璋坚守二年,大军压境,后终因粮草不济,弹尽粮绝,寡难敌众,节节败退,被迫沿兰江退至将军岩、罗埠、洋埠、湖镇至龙游。终因元兵势大,陷入元军重困,孤军无援,不幸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唐元璋被张宏范举刀连头带臂劈下,壮烈牺牲于龙游白云寺前。元军对唐元璋恨之入骨,张宏范命骑兵将唐元璋尸体解往将军岩示众,驰骋百余里。因夏日天热,尸体悬于马上,元兵嫌于右肢熏臭,至女埠稍息,遂将右肢砍下,将首级直送将军岩。
唐元璋战死后,唐良嗣仍顽强抵抗。元军主帅曾以双虎金牌招抚,他以不事二主之义由龙游渐退衢州。此时,唐良嗣已闻益王于5月在福州即位,改元为景炎元年,因此,他拟越过江山的仙霞岭入闽。然而元军早就派兵驻守在仙霞关的四道关口,唐良嗣终因鏖战力竭,也牺牲于江山仙霞岭下,年仅34岁。江山仙霞岭的当地父老为纪念唐良嗣这位抗元忠烈,建唐将军庙于仙霞岭旁。
唐元璋的血衣葬在龙游白云寺白杜桥头殉身地。兰溪女埠百姓感于唐元璋之忠烈可嘉,在留下右肢的山坡上建一祀庙,以便后人祭念,取名“留肢殿”,(为掩盖元朝耳目,特将元璋塑像改称为“亚父侯王”范增)。女埠及兰溪城郊黄湓诸村则建“公鲁庙”,额书“英列大帝”以避嫌,因唐姓属东鲁郡,故取公代东,免遭元朝廷迫害,纪念香火绵延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南宋逃亡皇朝得知唐元璋为国捐躯,在文天祥等保奏下,帝晏下诏敕封唐元璋为将仕郎,唐将仕之英名流传后世。
三泉村人更把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的世德堂改称为将仕厅。后人为此曾赋诗以赞,曰:血溅龙游地,肢留女埠山,死生三府地,功绩壮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