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纠缠”话高考

三年“纠缠”话高考
吴放驹

微信版第1012期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席卷全国,报考工作紧接着一级级向下传达布署,公社随之发出了鼓励“知识青年”报名的通知。

我有幸算是“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听到这个消息却没有惊喜。

我属于响当当的“老三届”成员,却又是当时“知识青年”中读书最少的一批:1965年秋入初中,1966年就开始了“文革”,我所在的泾县中学是泾县的“最高学府”,“闹革命”当然就早于县内其他中学,我们这一届升到初二只领了课本,一节课没上,整天戴着个“红卫兵”袖章,就知道“快快乐乐闹革命”。我一个农村孩子,觉得跟“他们”耗不起,到1967年,干脆跑回生产队挣工分去了。

1968年10月,学校将我们召回,每人发了一张像奖状的“上山下乡状”,我就成了一名“回乡知识青年”,实际上就是正式农民了。这张“上山下乡状”后来就等同于初中毕业证书,可是名曰“初中毕业”,实际只是“初一生”,可笑的是当时的我们还沾沾自喜,认为捡了个便宜呢!

而“回乡知识青年”基本上不被当“知识青年”看待,更倒楣的是我父亲是“反革命分子”,戴着“四类分子”的帽子,受着“无产阶级专政”管制。我也就只好老老实实当个“四类分子”子女,老老实实在生产队做农民。直到1977年春村里小学办附属初中班,那时下放知识青年大部分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上调”回城,剩下没回城的也早没心思在农村待着而跑回城里“待调”去了,实在找不到人来教,于是我才被勉强当作“可教育子女”,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你想啊,初一学力、当上民办教师也才几个月,放到今天几乎可算“半文盲”的一个人,敢参加高考?哪来惊喜?

我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没有奢望考取,只是为了逃婚。

1977年,我已经26虚岁,尚未结婚。在当时的农村,那可是“高龄”剩男了。父母很着急,我却因为自己是读过书的“知识青年”(别看只读了个初一,在当时的农村那也是凤毛麟角),不甘心在农村待一辈子而不愿谈婚论嫁。尽管作为“四类分子”子女的我当时并没有看到丝毫希望,还是莫名固执盲目地“等”。

妹妹上年出嫁,做裁缝的母亲一下子少了帮手,话计忙不过来,更是迫切为我张罗婚事,托人给我介绍了个也学裁缝手艺的姑娘,同时火力全开软硬兼施逼我结婚。看着辛劳的母亲,想着自己的处境,万般无奈之下我只有答应了。正巧高考消息恰逢其时地来了,我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向父母要求让我考一下,考上了去上学,考不上就结婚。父母同意了。我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自己考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只有捱一时算一时了。

到底不敢报考大学,就报了个中专。既然去参考,总得准备一番,考中专要考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六门,于是去找来了全部的初中课本。读书时候,我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错,当时又正在教初一语文、政治,自信语文、政治可以应付;数学嘛,居然不太费力地在很短时间内自学完了初二初三的全部课程;可是物理是初二开始学、化学是初三开始学,我根本没有接触到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物理算是学了点皮毛、化学是一头雾水;英语嘛,只好考多少算多少啦。考试完后,就将此事丟到一边,“黔驴技穷”地做着结婚准备。

没想到的是,考后过了好多天,村里的高音喇叭里忽然响起初选上的考生去公社开会的通知,一遍一遍播了好几次,我分明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当时简直不敢相信。很多村人也听到了,跑来告诉我,应该是真的了!

那一年,我们公社一共初选上了28个人,14个大学的,14个中专的。接着是到县城体检,体检地点设在当时的县委党校(与县城隔青弋江相望的水西山上),时令正值隆冬,体检出来已是下午,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没有车子,步行回家,我们村就我一个初选生,我也不认识别村的。

一个人撑个油布伞踽踽独行,雪越下越大,油布伞一会儿就堆满了雪,得不断地抖落去,否则会沉重不支。走到公社所在地丁桥村对面青弋江边,只见灰濛濛天地一色,迷了方向,找不着渡船位置了,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无助,那么地微不足道!正忐忑呢,见远远地两把伞向河边移动,我已顾不上认不认识,站着等近来搭讪,原来是丁桥的两个初选女生,也和我一样参加体检回来,她们熟悉地形,我得以与她们同行,总算是没有被大雪所“吞噬”。

又接着是政审,首先得生产大队填写意见,大队“两委”开会,经过研究后在我的政审表上“慎重”地填上了两句话:“父亲是反革命分子,本人劳动表现一般。”然后盖上公章。十分的客观真实,我无法否认,只能递交,结果可想而知。

学虽然没上成,但我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潜力。那一年考试成绩没有公布,也许不仅仅是政审问题,可能分数不够呢,而且我们公社初选上的28个人,只有三分之一被录取,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落选。希望,已在前面出现。我决定投入复习,明年再考!父母没有反对,结婚问题被搁置。

时隔半年,1978年的高考改为夏季,吸取理化未学过的教训,我改报了大学文科。考后成绩公布,我考了306分,初选分数线300分,我又初选上了!这次我们公社初选上14人,正好是上年的一半。

体检正值盛夏,地点仍设在水西县委党校,体检中别的一切正常,唯量血压,居然高了!激动?高温?不得而知,恐慌油然而生。体检医生很同情,说暂不记录,让我过一会重量,并告诉我不要慌,要心静。怎么“心静”?能静得了吗?半小时后再量,还是高!我真的慌了。体检医生连连安慰我,说还不记录,再过一会重量。这时外面忽然下起雨来,同时来了风,我跑到屋外,张开手臂,将自己淋了个半湿,燥热暂休,身上顿时凉快下来,进去又量,血压终于退到了正常值,我和医生都松了一口气。

接在后面的政审比较顺利,大队没有再为难我。现在就是等了,我满怀希望等来的结果是,录取分数线310分,我差4分。紧接着又传来消息,说要补招,300分以上全部录取,希望重新燃起。但这个不是全国统一行动,而是由各省根据省情自定,结果好多省份都执行了而安徽省偏偏没有,我被拒之大学门外,希望落空。我不甘心,斗志不减反增,决心再战明年!

1979年高考,经过了一年的艰苦复习,我对自己颇有了一点信心。没想到考题比上年难了许多,考得很是辛苦,特别是地理一道大题,其中一个时区题,本有计算公式己经套算完成,我却鬼使神差地不放心,于是在稿纸上用原始办法画岀时区来“扳指头”数,考出来查书才发现画漏了中间一个0时区,本来答对的,满盘改错了。

成绩出来,我297.5分,与上年比,成绩下降了8.5分,完了,没指望了。可是结果公布,我还是初选上了,这次初选分数线290分,我的成绩超分数线7.5分,这样计算,就比去年提高了1.5分,希望也上升了1.5分。可是毕竟只有1.5分,要是那道地理题不改就好了!可是没有后悔药吃。忐忑中等来的结果是,录取分数线300分,我以2.5分之差又一次与“大学梦”失之交臂。

几次三番名落孙山,失望、沮丧,自信心严重受挫。如果继续再考,应届毕业生已经接上茬,我们这些学历残缺的“老三届”劣势凸显。可是放弃吧,三年的辛苦白费了;而且,自己也已年近“而立”,还有没有再“跳农门”的机会和途径呢?

犹豫中,同年迎来了我县第一批民办教师转正招考。因为我的连续三年高考经历,加上在民师的岗位上也做出了一点成绩,得到了学校和公社领导的赏识和关怀,领导主动关照和热心鼓励我报了名。我当时的思想是,不好意思拂了领导的好意,但对考取并没有抱多少希望,因为全县有几千民师报考却只招录几十人,可谓“百里挑一”,其难度较之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想到却考取了!而且是我们公社唯一考取的。我终于跳出了“农门”,成了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

教师转正后,我立即被派往外村一所小学任负责人,三年后被调到乡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随后担任中心小学校长。期间,我因为没有正规学历,又参加了安徽大学“文革”后第一批中文专业函授考试,成为全县数以千计的参考者中仅录取4人中的一员(另有法律专业亦录取4人),虽曰函授,教学却相当正规,于我更算是接受了一次“正统”的大学教育,文化知识汲取收益颇丰。后来,我转任镇中学校长,任上又被提拔为镇党委副书记,从教师出口到了行政上。

回首高考,我算是尝够了艰辛,历经了希望、失望、兴奋、沮丧,三年考试,三年初选,三年未录取。看似白费劲一场,却意外地让我在高考之外取得了至少三大收获:其一,“逃婚”成功,父母再也没有逼我结婚,那门亲事也“黄”了,我一直到教师转正两年后才结婚;其二,高考复习的“知识储备”无意中帮助了我民师考试转正,因为是第一批转正又是全公社唯一,为我后来任职校长积淀了重要的“资本”和“威望”;其三,高考“余热”又帮助我比较轻松地考上了安徽大学中文专业函授,这一段“大学学历”不仅对我在职时的工作助力明显,而且对我在退休后成为一个“附庸风雅”的“文人”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

恢复高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改变了莘莘学子的人生命运,从它身上能够透视到 那个时代的烙印,也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与高考“纠缠”三年,虽然最终被拒之门外,我还是要对它真心地道一声:谢谢!

(作者系泾县文旅局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0)

相关推荐

  • 「知青往事」我的录取通知书掉招办桌缝里了

    我的高考 作者:陶世明 1977年10月,我从农村招工回城不满1年,在安徽新华印刷厂机修车间当学徒工.这时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本来以为要在钳工台前干一辈子了,没想到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小时就确立的上大 ...

  • 【灵璧故事】议“高考”

    忆"高考" 文/同龄人        标题中的高考二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我回忆的高考,既不是1965年以前的高考,也不是1977年以后恢复的高考,而是其中十二年间唯一的.特殊 ...

  • 1977年,他们走进考场 从此,一生情定气象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日期:2019年06月26日08:48 1977年,教育部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1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当年12月,全国570多万考生走进 ...

  • 这是真实记录,唐山大地震时的一个小村庄出现的怪异事情

    文/艾立起 1976年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44年了.44年前的唐山抗震是一首立体诗篇.一幅全景画卷.一个多维展台.家乡小村的抗震故事同样值得追忆,这里的故事看似杂乱无章.平淡无奇,然而其中的人性光辉同样 ...

  • 早年中考、高考记忆

    〓第 1572 期 〓 作者|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中考,至今已有四十四个年头了,历届莘莘学子们也已经考过了四十四次了.加上今年的高考中考,就已经四十五个寒暑了. 往事如烟,不堪 ...

  • 我的两次高考

    我的两次高考 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44周年,高考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都会留下深深的印象,对我而言,更是难忘. 1974年我初中毕业回村务农.我是农业户口,只能回家种地.身份如我者,属于读了几年书回家的人 ...

  • 张新明:点点滴滴话高考

    点点滴滴话高考   张新明         "文革"结束后,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欢欣鼓舞.全国很快掀起一股强大的学知识.考大学热潮."千军万马过 ...

  • 考前话高考

    --康杰中学副校长 常虎温 同学们: 大家好!临近高考,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想法也一定很多.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年在高考前,我都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方式给同学们谈谈如何应对高考或怎样高考.每次谈 ...

  • 苏州话“高考版”!你能得几分?

    又到一年高考季,虽说我们已经远离"高考"很久了,但每年的这个时候还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紧张氛围所感染. 既然我们无法再踏进高考考场,与现在的学子一同感受这"人生最重要的考试& ...

  • 刘彦茹:年年话高考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中医角度话高考

    云水禅心 华语群星 - 听筝     我女儿今年参加高考,然高考已不足百日!莘莘学子,十年磨一剑!我作为考生家长其中一员,不禁思考:临近高考,如何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得中理想的大学呢?估计大多数家长认为 ...

  • 《新京都文艺》作者:谢意发《高考之时话高考》总810期②2021年160期②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常来看看!这里有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高考之时话高考 作者:谢意发 寒窗励志十年长,满腹经纶翰墨香. 刺股悬梁勤读苦,囊萤映雪解题忙. 书山跋 ...

  • 一年一度话高考

    又是一年高考,今天是第一天. 每年这个时间,家中有高考生的父母的情绪各有千秋,似乎安慰家长的焦虑要胜过安抚孩子. 前段时间,外出办事,老远看到一个朋友,很久没见甚喜,走到跟前,那朋友像是在沉思,一脸懵 ...

  • 我发现陕西近三年60%一本高考理工考生选择不出省!为什么?

    城市和大学是相辅相成的.事实证明,城市强,高校就强:相对应的,高校强会带动城市发展. 1.全国高考人数在上升,而陕西省高考人数在下降 2.随之,理工科一本录取人数下降 3.理工科一本录取率下降 4.文 ...

  • 努力学了三年,高考谁不想赢?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现实话题--对我们来说,好学校到底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对于底层出身的孩子来说,上一个好大学,就意味着好的人脉.资源.甚至是好的工作,好学校是改变普通家庭命运轨迹的决定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