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与“证”的客观分析和文化关系

西医的治疗目标称之为“病”(西医的诊断结论,后同),中医的治疗目标称之为“证”(证候病机简称,后同)。“病”“证”是不同医学理论关于疾病的本质化结论,客观基础不同,基本观念、逻辑规则、临床模式等客观性认同存在不相容特性。学科理论是自在的,有自身的文化规律,是由在相同客观基础之上,以相同的基本观念为指导,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体系构成,有着与自身理论相一致的实践模式。当西医要遵循西医理论,像个西医的样,当中医要遵循中医理论,像个中医的样。

学科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层面,不同学科理论有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的本质内涵。二是实践层面,不同学科有不同技术方法,不同的临床模式。实践层面的技术可以综合运用,使之达成某个文化目的,但技术的综合运用不等于新的学科理论就能形成,相反,要综合运用不同技术,只有在遵循学科理论,才可能实现主观愿望。如制造汽车、飞机,需要不同学科的理论,需要多种技术的运用,机械技术要按照机械理论去操作,电路连接要按照电路规律去连接。医学的目的与之不同,不是为了制造什么、发明什么,而是为人们的健康长寿保驾护航。世界医学多种多样,有西医、中医的不同,不同医学的临床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活生生的人。

一,客观基础的区别

表面上看,似乎中西医的客观基础都是一样的-人,其实没有这样简单。作为医学的客观基础和医疗技术的作用对象,存在于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客观很复杂,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生生的人本身的客观,有外在形态之客观,如男女老幼之态、高矮胖瘦之形,如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有内在生命之客观,如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如“神气”主导下的生命之应。另外一类就是活生生的人相因相应的客观,即独立于活生生的人的外部客观,有自然气候之风寒暑湿燥火,有社会人事之功名利禄等等。人的生命客观和人的生存环境的客观,是不可分离的客观,通过生命之应,统一于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就有呼吸、有饮食、有二便、有情感、有观念价值等客观。

活生生的人的客观,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如肌肉组织,如脏腑形态,如细胞体液;更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如气候寒热、情感苦乐,生命之神的因应调节,生命之气的因应变化。生物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形,但维持形的生命存在,是形之内的生命之应,是“神气”因应自然、因应人事的气化活动。就形而论,形的生命意义,不仅在形本身的结构,更在于形在生命体内的位置,在和其它形的因应联系的秩序,位序改变就不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客观了。

人的客观是多样的,体质禀赋是客观,饮食起居是客观,人生观念是客观,德行修养同样是客观。这许多的客观,都是自然存在的客观,在活生生的人产生生命作用。医学是生命实用性的文化,要作用于活生生的人才有价值,但西医作用的是形,中医作用的是生命之神、生命之气,客观基础和实际对象都完全不同。

从自然客观看,中医之“证”西医之“病”,客观基础大不相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基础的区别。“病”的客观基础在形态,以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神经体液等为客观,是将内在的形外在化了的东西,依赖医疗仪器,看得见、摸得着;“证”的客观基础在生命之应,以多维联系的自然完整性的活生生的人为客观,既有外在客观如神、色、形、态、脉、舌等,又有生命感应和反应的客观,如不适感、痛苦、情绪变化、气候感应等等。

长期以来,人们把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归结于形态的宏观与微观,认为中医是宏观的,西医是微观的。其实,中西医的区别不在形态上,而在生命存在与物质存在的区别,在多维联系和实验分析的区别,在自然完整性和组织结构的区别,归结起来,就是死人与活人的区别。形态既存在于活生生的人,也存在于死去的尸,血糖、血脂活人有,死人也有,物质元素死人和活人没有多大差异,但一活,一死,相去千万里。

二是“一以贯之”的一致性的区别。“一以贯之”的一致性,指理论的客观基础和临床医疗的实际对象的同一性。中医之“证”,理论基础建立在活生生的人,临床对象同样是活生生的人,理论和临床是“一以贯之”的,其客观是一致性的客观。西医的“病”就不一样了。理论的客观基础是局部形态的客观,是显微镜下的客观,临床之“病”的实际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客观存在极大的偏差。为了克服理论基础与临床实际的客观偏差,西医的“病”都落实到局部的形,通过实验方法加以确认,才能保持一致性。

这样的一致性,是抛弃了活生生的人的自然完整性的一致性,是割裂了活生生的人的多维联系的一致性,与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距离,会因为形态认识的深入和精细越来越远。形态客观不是多维联系的客观,也就是不是活生生的人的客观,而是物质化的客观,不彼此分别开,难以加以界定,无法获得认识。但是,将一个个地形态分别开,则破坏生命的自然完整性,失去活生生的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事相因相应的生命客观。

“证”和“病”,都是主观认识疾病之后,形成的具有本质化特征的临床判断,客观基础是不同的。了解“证”和“病”的客观基础,避免张冠李戴,临床诊断才可靠。中医的“证”,要有活生生的人极其环境关联性的客观,单一的形态指标不行;西医的“病”则必须实验证实,唯有形态指标等才可靠。“证”和“病”都需要主观思维,经过从临床客观到主观结论的逻辑过程,既不能用客观取代主观,也不能脱离客观而臆断,只有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才能形成合逻辑的“证”和“病”的临床诊断。

“证”有“证”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本质,“病”有“病”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本质,用“证”取代“病”,或者用“病”取代“证”,不仅客观基础错了,主观逻辑也错了。不遵循中医理论,没有“证”;没有四诊合参,没有“证”;没有“辨症求机”思维,也没有“证”,而这一切都以活生生的人为客观,离开活生生的人,中医是虚幻的,“证”是不真实的。那种试图用形态客观取代活生生的人,用形态本质取代证候病机的文化企图,对振兴中医毫无意义,只能起到消灭中医的作用。

二、主观认同的客观性的区别

客观有自然客观和文化客观。自然客观是学科理论的立学基础,文化客观是学科实践的理论工具。客观基础是自然客观的事物,外在于文化理论,不因为主观而变化,不随意识而转移,适用于所有的文化形式。文化客观是理论自在的客观,由主观文化所决定,通过基本观念、逻辑规则、概念体系等体现出来,实质上是主观的文字化存在。文化客观除了理论体系的自在特性外,还有基本观念、理论逻辑所确定的客观性认同。客观性认同属于文化概念,即在特定理论规定下,对外在于理论的客观事物的认可,理论认可的就客观的,理论不认可的就不客观。

客观基础不管理论是否认可都在那里,都保持着自我的存在状况。客观性是内化于文化的东西,不同学科理论有不同的客观性认同。自然客观的事物有多样的客观内容,如质地、形状、动静、转化等,不同理论关注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客观性认同。基本观念决定客观性认同的具体内容,逻辑规则决定客观性认同的基本方法,在基本观念和逻辑规则的作用下,获得与固有理论相一致的知识,就完成了客观性认同。客观性认同是一种文化偏见,是由文化理论决定的,本质上是主观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

客观性是学科理论的文化性质决定的,不是外在于理论的客观基础决定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偏见,体现出独特的理论体系。文化偏见不等于狭隘,不等于没有和自然客观相一致的客观性认同。医学文化若是生命观念统帅的文化,把人当人,就从天地自然、生命自然的立场上去认识人,认识疾病,理论的客观性认同就和自然生命的客观基础相一致,这样的理论就是生命理论;相反,若是形态观念的主导,就不能把人当成活生生的人,用肉体组织的形态取代与自然社会多维联系的生命,理论的客观性认同和客观基础就不一致,客观基础是活生生的人,客观性认同是局部形态,因此只能称之为形态理论。形态理论认同的客观是可以分解孤立的细胞组织客观,可以标准统一,生命理论认同的客观是多维联系的客观,包容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动态差异性。

形态理论认同的客观具有感知性特征,显微镜的感知,B超CT的感知,都建立在可重复性感知的基础之上,“病”就是经过了可重复性感知之后形成的客观性认同。形态的可重复性感知,无法认识生命之应的规律,不可能形成与活生生的人相一致的客观性认同。活生生的人是自然客观的生命形式,是多维联系的客观存在,日月运行、山川气候、人事往来等息息相关,今天的人不同于昨天的人,今天的病不同于昨天的病。天有异时,地有异方,人有多样之别,“证”在临床的客观性认同,只有以就诊病人现实的生命为实际对象,才能保证具有中医的真实性。

用西医理论看客观,实验室是客观,解剖结构是客观,基因是客观,细菌病毒是客观。用中医理论看客观,春夏秋冬的寒热感应是客观,昼夜更替的明暗感应是客观,喜怒哀乐的情志感应是客观,贫富贵贱的生活变化是客观,男女老幼的生命区别是客观,有内外之气的升降出入,有五藏之间的生克制化。中医的客观性在自然客观,凡是外在于理论、能够为生命感知感应的所有事物都是客观,故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凡是与活生生的人相关的客观,都能够成为病机分析的对象;西医的客观性在直观实在,直观性等于客观性,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出才是客观,故外在于理论的任何客观,没有实验室认可的都不是客观。

活生生的人有生长壮老已的客观,有物质生活的客观,精神生活的客观,情感生活的客观,还有本能需求的客观,外在的东西有的要进入生命体内,内在的东西有的要排出生命体外,这也都是客观。这样的客观,可重复性感知的方法无法了解,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排出,哪些东西进入,哪些东西排出,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之应决定,因时因需而不同。生命有许多不能可重复性感知的客观,如饥饿、困乏、兴奋愉悦、郁闷忧愁,再如辛苦操劳对生命之气消耗,睡眠休息对生命之气的涵养等,不同人有所不同,不同环境有所不同,张三的感知不一定就是李四的感知。用西医的客观性认同否定中医理论,或者以科技文化的标准否认中医学的客观性认同,既违背客观性认同的文化规律,也不合符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客观。

中医学的客观性认同以自然生命为实在,只要是自然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客观,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客观,直观感知的神态脉舌、细胞分子是客观,不能直观的自我感应的痛苦和不适感是客观,可重复性感知的是客观,不可重复的感知也是客观。生命及其多维联系的自然客观十分复杂,理论的客观性认同要和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客观相一致,就不能陷在形态之中,既要结合天地气交气化、社会人事的客观,还要考虑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形态只是生命客观中的一部分,将其放入天地自然、社会人事的多维联系的客观之中,放到漫长的生命进化历史的自然完整性的客观之中,就能发现形态是那样的被动和微不足道。不管什么生物,都因应自然而生存,顺应自然而进化,没有生命之应-不“应天之动,应地之静”,生物形态不会存在。健康在于生命之应,疾病也在于生命之应,生命之应的客观性认同,才吻合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客观。

中医学的客观性认同是与生命相关的全方位的认同,日月宇宙的运行,山川气候的变化,社会状况的影响,个体生命的差异等等,只要是与活生生的人相关的,在中医理论中都是客观的。西医学的客观性认同就在形态物质,“病”的诊断在实验室、在仪器检查,有了指标、影像、病理等形态的认同,才有“病”的诊断结论,不需要春夏秋冬的自然联系,不考虑寒热虚实的动态变化,不能有个体差异,可重复性感知可靠,诊断就可靠。

客观性认同,中医和西医截然不同。有不少人把形态当成唯一客观,以西医病理为唯一的疾病本质,不知中医学的客观性认同是什么,将“随证治之”的“证”歪曲为头痛、发热恶寒的症,甚至有人提出,中医的治疗目标已经转移为西医的“病”而不再是头痛等症,并据此推论中医理论面临着临床挑战。 (尹常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9月28日第三版。)不同的医学文化,有不同的治疗目标,有不同的客观性认同,把病理生理的“病”当成中医的治疗目标,是文化立场的错误,也是客观性认同的错误。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病”是西医诊断,本质在形,是把人当成细胞分子、排除自然春夏秋冬、排除个体差异的结果;“证”是中医判断,本质在病机,是把人当人、尊重自然生命、尊重个体真实的结果。在人们习惯用“病”统“证”的情况下,“病”、“证”的文化关系,一直比较含糊,以至于证候的学术研究,分不清疾病现象之症和疾病本质之“证”,不明白症和“证”在辨证论治中的逻辑关系,用病理取代病机,用标准规范证候,思维僵化,逻辑混乱(黄开泰。“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分析[J].河南中医,2008,28(12)增刊:1~4.)。中医复兴,首先要认识中医学的人文价值,厘清中医和西医的文化区别,分辨病理和病机的本质差异,让《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理论的客观性认同,回到中医人的思维中去。

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正确理解“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随证治之”的可靠性保证。要保证临床立法、处方是中医的,首要明白“病”、“证”的文化关系,其次,要明白“病”在中医学中的理论地位,是疾病现象还是疾病本质,有了现象和本质的理论定位,才能合逻辑地理解“同”和“异”的实质。

病作为医学理论内容,和“证”的文化关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跨文化的病、“证”关系,即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关系;一种是中医文化内的关系,即中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关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原本是中医文化内的病、“证”的关系,和西医扯不上关系,由于中西医结合,出现了西医“病”和中医“证”的跨文化的“病”和“证”关系,中医文化内的病和“证”关系基本被否定了。只承认“病”,只知道“证”,否定中医对于病的客观性认同,形成了病种之辨的学术盲区。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必须以病机为逻辑规范,使证候、症状和西医的“病”在中医理论中有准确定位,才能正确理解。作为文字的病、证,在中医文献中是多义词,十多年前我先后发表了两篇论文,讨论《伤寒论》中的病字、证字的含义,有疾病现象的症状,疾病本质的证候、证据和病种等多种不同。上世纪中叶,中医界开展的辨证论治大讨论,就把症状确定为疾病现象,把通过现象深入本质之后的病机判断称之为“证”,并明确了症状和证候的逻辑联系-运用中医理论对症状进行病机分析,通过具体病机性质的判断,得出证候结论。

根据病机的逻辑规范,理解中医的客观性认同,我们应该明白,证候病机是中医治疗目标,治疗的异同取决于证候病机的异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有两种情况:

一是就疾病现象而言的,同样的疾病现象,可以有不同的治疗叫“同病异治”;不同的疾病现象,可以有相同的治疗叫“异病同治”。清·周学海《读医随笔》:“伤寒有证异而治同,如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而渴属少阴,皆用四逆温之;有证同而治异,如阳明自利、腹痛者,此内实也,宜下之;太阴为病,下之则胸下结硬也。”这里证字的语义,是症状,不是证候,如自利不渴、腹痛、胸下结硬等。“现代化”的中医们,混淆了疾病现象之症与疾病本质之“证”,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逻辑关系比较混乱,弄不清楚同同在何处,异异在哪里。我提出的“辨症求机”,在过去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大都被改成了“辨证求机”,一字之改,意义大相径庭,辨的对象和辨的结论就混淆了,同和异的客观性认同模糊了。

二是就病机关系而言的,有两种情况。中医的同一种病,可运用不同的治法方药,如太阳病中风,可以用桂枝汤,也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汤,叫“同病异治”;不同的病,可用相同的治法方药,如太阳病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病用桂枝汤,太阴病用桂枝汤,叫“异病同治”。其次,因为病机要素关系有同有异,治疗相互交错,彼此区别,体现出“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的区别。《医学南针》:“同一感风,有风寒、风热之不同;有同一湿病,有湿热、寒湿之各异。痰证有寒痰、热痰之分,伤食有肉食、谷食之别,一症偶异,用药迥殊。”有风当疏风,但有寒热之异;有食当消食,但有谷肉之别,如此的“同”和“异”,又在相兼的病机要素和标本缓急的异同。

辨证论治的“同”和“异”,是由证候病机决定的。症状是客观的东西,证候是主观的东西,主观的证候病机,内涵病性、病位、病邪和病种、病势、病形等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在临床的客观性认同,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往往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病机要素的量有多少,病机要素的质有轻重,究竟该“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不能先入为主,只有在活生生的人求是、求实,才符合中医的文化原则。

从症状到病病机再到证候病机的“辨症求机”思维过程,是中医理论的客观性认同的过程,既反映了病和“证”的中医文化联系,也反映了“病”和“证”的跨文化的文化联系。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有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其“病”和“证”的关系,是一种跨文化的关系,和中医自己的病和“证”关系完全不同。要明确西医“病”和中医“证”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病”在中医学中的理论定位,理论定位明确了,才能理顺“病”和“证”的逻辑关系,才有临床指导意义。中医该如何对其做出理论定位呢?

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确立“治病必求于本”的临床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确立病机的疾病本质地位之后,疾病现象就不再是中医的治疗目标,只有经过“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地“辨症求机”-从疾病现象到病机本质,形成证候结论之后,中医治疗目标才能明确。西医的“病”进入中医理论,属于疾病现象(见上一篇博文“西医的病进入中医算什么”),根本就不是治疗目标,只有对“病”进行了“辨症求机”的思维加工,把握了“病”的病机性质之后才能成为中医的治疗目标。

在病机的临床规范之中,“病”和“证”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内容。“病”属临床症状,要求直观感知可靠;“证”属疾病本质,要求病机思维可靠。由此可见,西医“病”中医“证” 的“同病异治”的“同”,是疾病现象的同,不是病机本质的同;“异病同治”的“异”是疾病现象的异,不是病机本质的异。

摆正“病”在中医学的位置,明白“病”在中医学的基本属性,是正确把握“病”“证”关系,保证理、法、方、药、护逻辑条理性的基本前提。把“病”当成中医的疾病本质,直接作为治疗目标,实质上是中医文化的大倒退,倒退到了《黄帝内经》之前,没有理论指导的对症治疗。

(0)

相关推荐

  • 不可标准·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辨证论治,不用理论标准临床,规范临床,尊重病人的生命体验.病与不病的客观根据在病人之苦,什么病的判断则在"观其脉证",求实求是地"知犯何逆"后的病机结论.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2

    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及其生存关系,有许多内容是不确定的.体质性格不确定,文化教育不确定,自然寒热燥湿的早晚微盛不确定,人生观念.生活状况和情感经历不确定,--.面对充满不确定的活生生的人,面对受自然环境. ...

  • 桂枝汤的方症关系与方证关系2

    桂枝汤的方症关系与方证关系2 症状作为疾病现象,具有可感知的客观性,证候病机的疾病本质,隐藏在疾病现象的症状之中,需要思维去把握,其客观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医生的中医理论修养和辨症求机思维的逻辑可靠性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5

    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有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其"病"和"证"的关系,是人为地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逻辑,表达同一就诊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4

    人类文化是多样化的文化,自然客观是衡量文化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外医学界,不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人文精神的回归,倡导用人文拯救医学.中医学的人文价值极高,理论构建到临床实践,无不充满了人文关怀,闪耀着人文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3

    常识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活生生的人的疾病,与自然有着密切联系,无不因应于日月之运行.地域之物产.人文之情感.不少学者意识到,"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与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 ...

  •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1

    "病"与"证"相关问题的文化分析1 西医临床的治疗目标称之为"病"(西医的诊断结论,后同),中医临床的治疗目标称之为"证" ...

  • 「中医基础理论1」辨证论治:病、证、整之间的关系

    辨证论治 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1 . 1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1 ...

  • 第三届国医大师医道传承——伍炳彩治疗湿病临证经验

    提要:伍炳彩对湿伤部位的鉴别较为重视,他认为湿伤部位不同,即使寒热虚实属性相同,选方用药也往往不同,故必须辨明. 伍炳彩认为在临床准确诊断湿病,除了要熟练掌握湿病致病的一般特点外,还要重点辨小便浑浊. ...

  • 治疗男科病临证三十三对药

    治疗男科病临证三十三对药

  • 【标准・方案・指南】生酮饮食治疗儿童癫痫性脑病循证指南

    作       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儿童神经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通信作者:姜玉武,Email:jiangyuwu@bjmu.edu.cn 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