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秋,一定要带孩子做做这四件事,才不算辜负了诗和月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古人的中秋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是游子归乡、全家团圆的仪式,它是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浪漫,它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意。人们赏月、拜月、吃月饼、开歌会、吟诗作对……风雅至极,通宵达旦。
如今,中秋节依然热闹,孩子们被琳琅满目的礼品和月饼围绕,可是他们留下的记忆却很少。今年中秋,不如换一种方式,为孩子增添一些小小的“仪式感”,唤醒他们内心的诗意与美好。
为此,小古文君特意为孩子们“请来”四位古代的大诗人,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诗,和孩子一起用行动体验中秋文化之美,了解佳节背后丰富的文化含义。
文末有资料赠送,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01-
从中秋节的由来,感悟时序变换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每一个节日,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都在提醒着我们,时序更迭,岁月流转。
就如诗里所说:“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此时,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人间多变,而这样的时节和天上的明月是永恒的。
中秋节也由此而来:中国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又分“孟”、“仲”、“季”三个部分。中秋恰好在中间,所以又被称为“仲秋”。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后来就演变为“中秋”。
早在《周礼》中,就记录了“中秋”这个词,有了“饮酒祭拜,遥寄相思”的祭月风俗。到了唐代,中秋成为固定节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就是这时候兴起的。到了宋朝,中秋节盛行,民间要游戏笙歌,搞到通宵呢!
活动建议:“祝福,我传递”
所谓“年到中秋已过半”。
如何引导孩子感受季候之美,提醒孩子珍惜当下,学会感恩呢?不妨让孩子用电话给亲友送去节日祝福吧!这既是亲情的滋润,也能锻炼孩子的交际和表达。
小建议:
✿ 引导孩子先从身边熟悉、亲近的人开始,更容易开口。
✿ 问候的话语不用太多,简短几句即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做个示范;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让他自由发挥。
✿ 即使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孩子的表述不够礼貌或不够得体,也不要因此责备他们,请耐心地教孩子基本的节日祝福用语,让孩子明白怎样真诚地表达问候。
-02-
赏月光皎洁,感受团圆情结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为什么是月亮承载了思乡之情,而不是其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因为,无论身在何处,月亮总是照耀着我们,不曾偏颇。当我看着世上唯一的明月时,想必你也看着它吧,于是你我之间,似乎也有了沟通和交流。于是,漂泊的游子也似乎得到了一种安慰。
而且,月亮的圆满也意味着人间的圆满。八月十五夜,有着一年中最明澈的月光,最浑圆低垂的月亮,这更赋予了中秋团圆的美好期盼。
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现在,很多地方还遗留着“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这样的古迹。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无锡的十里明珠堤,都是赏月的好去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看明月如玉盘,皎皎似水间,就是人间至乐。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明白的幸福。
活动建议:“带孩子赏月吧!”
我们每天的生活,实在是太赶了。席卷于时间的洪流中,赶着陪孩子上课、赶着去兴趣班,孩子匆忙地在电动车后座上啃包子。
而这种匆忙急躁的生活,让孩子与我们双方都耗尽了耐心。“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说的就是这样一种伤耗到极致之后的爆发。
带孩子去赏月吧!在江边,在湖畔,在山顶,一面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一面吟咏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感受诗人或忧伤或感奋的情怀,感受与远方的亲人共享一轮明月的心灵相通之感。
此时此刻,时间不再成为消耗品,而成为滋补品。它将在无意中修补母子、父女之间因为平时的匆忙生活而伤损的感情,它将为孩子的童年留下非常难忘的一幕。
-03-
童年的味道是幸福之源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是最有趣的一首中秋诗。
这个中秋节,诗人高中进士,开心游乐,意气风发,又恰逢中秋佳节,诗人的喜悦溢于言表。诗中描写了这个月夜怡人的风景,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仿佛是月中嫦娥撒下来的。
中秋时节正逢桂花盛放,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流行在中秋时赏桂,并用糖渍桂花制作桂花糖糕、桂花糯米藕等点心。还会将桂花蜜添加到温好的黄酒中,成为中秋家宴的主角,象征合家欢乐,甜蜜沉醉。
李清照当年有诗赞颂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活动创意:赏桂花,尝月饼
没有浸润过桂花香气的童年,是有欠缺的。
带着孩子一同去赏花吧!大部分桂花王都种植在中国的名寺古刹中,我们带着孩子一同去感受清幽的钟磬,感受月下浓郁的桂花香气,就可以让平时忙乱浮躁的心变得澄澈安定。
而月饼,更是这一天无法缺失的记忆。苏轼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月饼的美味。从最初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到现在团圆的象征,这些共同的记忆是我们的“风筝线”,无论走得多远,只要有它在,我们的心就是有归处的。
节庆带来的童年美味,可以让孩子获得绵延一生的心理能量。在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当他进入生活中的飓风时刻,闻到这种“童年的味道”“家乡的气息”,就会结束心灵的痛苦迷茫,回忆起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回归故园的踏实感。
-04-
听月亮的传说, 享受童年的梦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知道吗?月亮有很多“小名”:银钩、玉弓、珠轮、玉盘、天镜、宝鉴、冰兔、桂蟾、素娥、望舒、太阴……有的表示弯月,有的表示圆月,相同的是,每一个都美得让人窒息。
其中,最美的或许就是苏轼诗中的“婵娟”。婵娟在这里代指“月亮”,但它本义是指谁?历来众说纷纭,引出不少动人的传说。
有人说,月宫里住着的女子,应该只有“嫦娥”呀!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仙药,瞬间就飘飘欲仙,向月亮飞去!从此,后羿经常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
还有一种说法,说婵娟是屈原的侍女。她纯洁可爱、天真稚气,而又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她敬仰屈原的品德,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始终和屈原站在一起,最后不幸误服了南后阴谋杀害屈原的毒酒,代屈原而死。但是,她却感到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把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为祖国献出生命。
不论怎样,这两个传说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伟大的人格。而中华民族,永远崇敬这样的英雄。
活动创意:“嫦娥飞天啦!”
最后一个活动,小古文君必须让各位的宝贝惊艳朋友圈:教你在家0元拍出中秋大片!
方法很简单,找一面白墙,一个纸杯。如图,把纸杯按下图剪开,透出手机的电灯,用胶带固定在手机背面。然后关上灯,用电筒打光,“放”上萌娃,用另一只手机就可以开始拍照啦!
拍完后需要修一下图:
打开美图秀秀,在贴纸里面找一个月亮图片,把它覆盖在拍照的圆圈上,调整透明度,然后用橡皮擦把月亮里的人像擦出来,亮度和暗度各-10,然后找自己喜欢的贴纸,比如兔子、嫦娥等贴在想要的位置就行,注意要降低一点透明度哦。
图片来源:小红书for Y
哈哈,原来拍照也可以这么有趣,小朋友一定高兴坏啦!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
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
也会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在此,小古文君送给大家一份礼物!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并关注下方“跟我学小古文”公众号,回复【中秋】,即可获得《10首最美的中秋诗词&怎样跟孩子一起读古诗词》打印版资料一份!
“跟我学小古文”综合编写自:
布谷学习:《中秋反思:为什么我们只配拥有低配人生?只因从来不理解这个常识》
我是魏无忌:《十首中秋诗词:今夜望月,你在思念谁?》
古典文学与诗词:《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网易哒哒:《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过中秋?》
亿童学园:《今年中秋,就陪孩子这样玩!(收藏)》
知子花教育:《3个小故事,带孩子认识“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