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多动症?两者区别很大,宝妈们别轻易说孩子有多动症!
经常会听到不少宝妈说:“我家娃怕不是有多动症,一天到晚不停捣乱、还大喊大叫的?”“不能安静地坐上一分钟,手总是不停抠来抠去?……”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以上的同感,感到心累的同时可能会默默的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我们误会孩子了,好动、多动不等于多动症,他们注意力没法一直集中只是因为年纪还小的缘故。
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讲讲多动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多动症的普通好动的孩子有哪些区别?多动症又有哪些表现!
多动症和普通好动的区别
1、多动症的孩子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调皮起来的,比如在上课、考试的时候。而普通好动的孩子在上课这种比较严肃的环境中,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
2、多动症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心不在焉,虎头蛇尾的,没有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普通好动的孩子一定是会有兴趣爱好的,比如一个好动的孩子,你让他认字他可能不愿意,但他可以搭一个下午的积木。
3、多动症的孩子一般是很难融入集体的,他们没有办法跟小朋友们好好相处。而普通好动的孩子在幼儿园、学校一定是有好朋友的。
4、多动症的孩子在任何环境下的冲动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不受控制的。而普通好动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在某些场合跟小朋友闹不愉快了而发脾气,但是在大人的安抚下或离开那个场合很快就会平复情绪的。
由于多动症是一种心理行为疾病,所以它的诊断过程需要患儿、患儿的照顾者和医生的共同参与才可以确诊。
多动症诊断的必须标准
1、必须在7岁以前就观察到相关症状,且没有其它的心理因素导致。
2、每个症状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环境中发生,比如家里、学校、商场等公众场合。
3、症状严重影响了学业、社交或职业活动的功能。
4、需排除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
在满足这几个必须标准后,再进行分型,分别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障碍型、注意力缺陷合并多动冲动型。必须满足以下8种症状中的其中5种或5种以上,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可初步诊断:
看了这张表格大家也不要惊慌,不要立刻对号入座,孩子偶尔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现的以上症状比较多且持续时间很长那么还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假如孩子是注意力缺陷型,那么他可能平时看起来并不好动,但仍然是多动症,所以并不是好动的孩子就是多动症,不好动的孩子就肯定不是。
真正的确诊要结合一开始说到的必须标准,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问卷调查才能最终确诊的。
多动 ≠ 多动症
宝宝只是好动怎么解决?
1.让宝宝多做消耗精力的户外活动首先要明确,儿童活泼好动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宝宝精力太旺盛,就让他多做些消耗精力的户外活动,比如爬山、骑车、踢球等运动。
2、弄清宝宝真正的喜好如果宝宝在做某件事时注意力不集中,要先弄清楚他到底是注意力缺陷,还是只是对现在正在做的事不感兴趣,多找找宝宝的喜好。比如你给宝宝读诗词时他没啥兴趣、不想听,但也许你陪他玩积木他就能玩一下午呢!
3.放下手机,高质量的陪伴我们之前讲过,在陪娃的时候,爸妈的注意力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所以在陪娃时,父母自己也要放下手机,专注陪娃别走神哦。在宝宝自己玩的时候,也不要一会儿喂水、一会儿问问题去打断他,这样反而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另外,陪娃一起做安静活动时,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安静的音乐,帮宝宝放松下来哦。
最后,还是要再跟大家强调,多动≠多动症,我们不能用要求大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请对宝宝宽容一点,给宝宝一点时间,给宝宝一点耐心,等他慢慢长大。
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推拿手法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常用穴位:清补脾经、清板门、清大肠、补肾经、揉二马、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揉小天心
穴位手法:
01
清补脾
使孩子拇指微屈,术者以右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孩子拇指桡侧自指尖推至指根,来回推100~500次。
02
清板门
术者拇指揉孩子大鱼际平面中点,100~300次。
03
清大肠
术者右手拇指桡侧面,自孩子虎口直推至食指指尖,推100~500次。
04
补肾经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小指掌面偏指根尺侧推至指尖,推100~500次。
05
揉二人上马
术者拇指揉孩子手背第4、第5掌骨小头后陷处,揉100~500次。
06
清肝经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食指掌面末节横纹起向指尖推,推100~500次。
07
清心经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中指掌面末节横纹起向指尖推,推100~500次。
08
清天河水
术者食、中二指指腹沿孩子前臂正中线,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推100~500次。
09
揉小天心
术者拇指指腹揉孩子大小鱼际交接凹陷处,揉300次。
10
揉涌泉
术者右手拇指指腹按揉足掌心前1/3处,揉30次。
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治疗本症有疗效,能明显改善,甚至彻底治愈,但需长时间治疗,因此建议家长学习一部分推拿知识,再配合专业推拿。
(2)本症有诸多因素引起,因此需要从心理、行为等多方面治疗,家长需要对患儿行为、情绪等方面加以控制。例如: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习惯、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参加室外活动、合理饮食等。
温馨提示:
多动症虽然是孩子常见的疾病,但是家长们也不能小看,孩子的健康是家长们最重要的事情。
对此,家长们要注意小儿的身体,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