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ofo退押金难就否认共享经济创新
【原创】
不能因为ofo退押金难就否认共享经济创新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小黄车退押金难”是ofo身上一个深深的烙印。“APP里退款按钮被设置成灰色、客服电话无人接听、用户冒充老外后就迅速退款。”正当这一系列问题让本就风雨飘摇的ofo焦头烂额的时候,近日,北京ofo公司门口数百人寒风中排队退款的消息,再一次把ofo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悉,小黄车线上退押金排号已过千万单日前进仅八千,按此推算,用户要把退款拿到手,最长的要等三年。显然,这只是一种推算,实际应当不会如此残酷。但是,ofo资金缺口巨大,至少要10多亿元,也是不争的事实。
曾几何时,共享单车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闪耀在全国各大城市,给广大居民带来了出行和生活上的极大便利。由此,共享单车企业也站在了舆论最高峰,享受着各种赞誉,也享受着资本纷纷进入的狂欢。一时间,不仅共享单车企业火了,生产共享单车的企业也火了。很显然,在准备工作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诞生大量共享单车企业、涌入大量资本,不可避免会出现混乱状态。事实也证明,共享单车确实“骑”得太快了点,以至于各方面的功能都难以满足这种速度的需要。从悟空单车开始,共享单车领域的多米诺骨效应产生了,直至两大单车企业之一的ofo也陷入了困境。
作为引领共享经济创新的共享单车,出现目前这样的困境,是否意味着共享经济发展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会产生类似现象呢?我们说,创新之路肯定不会太平坦,太平坦了,就不是创新了。共享单车发展遇到的困难,既是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但也决不是共享经济发展一定要经历共享单车这样的过程。更重要的,即便ofo遇到了这样的困难,也不代表所有共享单车企业都要面临这样的困难。摩拜、哈罗、滴滴等,就正在吸取ofo的教训,探索更加安全、平稳、有序的发展之路。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摩拜不是被美团收购,且有腾讯做后盾,哈罗单车不是隶属于阿里巴巴,可能也都会陷入ofo这样的绝境。这话没错,如果没有美团和阿里,摩拜和哈罗都会步ofo后盾,甚至不如ofo。关键就在于,他们在看到了风险后,就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做出了调整,归顺到美团和阿里门下了。
事实也是,作为投入量极大、维护要求极高的共享单车,如果就单车论单车,可能没有一家能够赚钱、能够生存下去。即便有资本进入,如果不改变运行模式,不主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早晚会消亡。原因就在于,既然是共享,就不可能形成很高的效益,就只能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社会效应结合起来,形成以综合效益为主的经营模式。譬如美团收购摩拜,就不可能是看中摩拜的经营效益,而是摩拜已经掌握的市场流量。因为,无论是美团还是背后的腾讯,都需要流量。而摩拜已经积累的客户资源,能够给美团和腾讯都带来一定水平的流量。
而美团和腾讯在乎摩拜的流量资源,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与阿里展开竞争。而阿里不断地加大对哈罗单车的投入,目标也是流量,也是为了抢占流量市场。正是因为有流量做支撑,尽管摩拜和哈罗都是烧钱的主,都面临极大的亏损困境。但是,有流量做补充,其实际亏损要远低于账面亏损。如果不能对账面亏损有忍耐力,就有可能失去市场流量,失去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把共享单车的困难与形成的流量结合起来,可能就不会产生共享单车没有前景的想法了。恰恰是,ofo没有这样的好后台、好条件。就算阿里、滴滴、蚂蚁金服等对其有过数十亿的投入,与每天数百万、上千万的亏损相比,硬投入显然是无力应对的,只能陷入困境。
所以,在如何看待ofo困境问题上,切不可以点盖面,否认共享单车的作用,甚至对共享经济创新产生质疑。对共享经济来说,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摩拜、哈罗单车融入美团和阿里的流量需求中,通过其他方面产生的效益,化解单车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亏损,就是一种有益尝试。
既然是共享经济,就必然存在盈利模式的问题。对共享单车来说,独立的运行方式,肯定是无法破解亏损难题的,必须综合考虑,形成相对完整的运行模式,消化单车运营过程中的亏损。那么,共享单车就会运行得越来越好,共享经济的作用也会发挥得越来越好。为什么外卖的亏损压力要远小于共享单车,原因就在于,外卖企业把外卖与餐饮企业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不然,也是无法运行的。所以,ofo 更多的还是单个企业的问题,而非整个共享单车、尤其是共享经济的问题。共享经济创新的目标不会变,也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