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河南有两个县为何经常让皇帝牵肠挂肚,现为何又合为一县
清朝、民国修撰的《河南通志》水系篇里,对于黄河的记载中十多次提到两个县名:原武、阳武,而清朝光绪版的山东省《寿张县志》的记载里也有6个以上的地方提到这两个县名。为何作为河南省总志的《河南通志》和另外一省的县级地方志都频频涉及到这两个县呢?
《河南通志》里水系篇提到原武、阳武之处
清朝同治九年的河南省原武县、阳武县
据《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第154卷记载:“康熙三十一年二月,上(康熙)谕大学士等曰: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意思是康熙听政之后,认为清朝最主要的三件大事就是三藩、河务、漕运,还把这三件事情书写下来悬挂于宫内的柱子上。
清朝《原武县志》上的原武县舆图和县治图
三藩就是以平西王为首的三个异姓王爷,河务则是黄河水患,漕运是承担京城粮食的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南8个省能否及时将漕粮运输到京师,这三件事都是影响国家稳定的大事,因此才会时刻让康熙记挂在心上。
清朝《阳武县志》里的阳武县域图和县治图
河南省的原武、阳武两县就涉及到其中的两件:河务和漕运。也许有人会说这两个县离用于运输漕粮的京杭大运河足有200公里之遥,怎么也会涉及到漕运的事情呢?这是和原武、阳武之旁的黄河有紧密关系的。
《河南通志》是这么形容黄河在河南省内的情形的:
黄河自发源以至省境孟津以上两岸为山峡所束、岗陵包络,有自然之固,孟县以下北岸出山,广武以下南岸出山,陡落平原,奔腾千里,其势乃不可遏,故自武陟以下河患史不绝书。
黄河在河南境内武陟县以上有山脉丘陵的束缚,黄河是驯服的。而过了武陟县之后就忽然成为了大平原,所以“其势乃不可遏”,造成的黄河泛滥、改道数不胜数,“史不绝书”。
黄河的泛滥、改道除了对本省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之外,还会给位于下游的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带来巨大影响:一是洪灾造成漕运的船毁人亡;二是冲毁运河船闸等设施;三是由于黄河含沙量巨大,水退之后淤塞运河河道。
受黄河水灾影响冲断了运河漕运
运河流经的山东省曹州府、东昌府、兖州府一带,虽然距离黄河向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顶点”——原武、阳武两县有数百里的距离,但因为原武、阳武往下到山东西南就是春秋及两汉时的黄河故道,所以一旦黄河发生决口改道则成为冲击的“必然选项”。
红圈处为原武、阳武两县,位于黄河改道扇形结构的顶点位置
就像前面所说的位于黄河故道上的寿张县,在县志里直接“点名”因为这两县决口的就有数次:
1、金大定六年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入梁山。二十九年河决阳武故道,东流至寿张注梁山泺。
2、万历二十一年五月,黑羊山大水,泛涨土河一带,田禾尽淹。三十五年闰六月黑羊山大水泛涨绕城。
3、乾隆三十一年,河决阳武十三堡大堤,历濮范趋张秋穿运道入大清河。
4、在山川条里记载的“土河”则是因为阳武河决而直接形成的:土河又呼决河,在县南十二里,明洪武二十四年河决阳武之黑洋山,经长垣、开、濮、范过县东影唐北,折入张秋漕河。
而没有记载出处的洪水,出自两县的决口也应该不在少数,限于当时信息的缺乏,没有直接指明罢了。
正是因为黄河的决口和改道,会直接影响到了大运河的漕运,所以这两个县也就涉及到了康熙所挂念的三件大事中的两个。除此之外,两县在加强河务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给京师供应漕粮的任务,因此为便于统筹力量加强河务以及漕粮征缴,两个县还由明朝、清初的属于黄河以南的开封府管辖,调整为属于黄河以北的怀庆府管辖,时间分别是原武县于雍正二年八月,阳武县于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
明清分别属于开封府和怀庆府
1938年的原武县、阳武县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需要进一步统筹治黄工作的需要,将两县于1950年3月合并为原阳县,县名的来历则是取原武县、阳武县的首字。至此,令明清皇帝“牵肠挂肚”的原武县、阳武县消失于历史长河里,取之替代的是一个崭新的原阳县展现在世人面前。
两县合并之后的原阳县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