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行为都是在对话自己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又到了探索人类到底是什么的环节了,我认为宏观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过于复杂和牵扯太多的社会大主题充满陷阱,因此导向更抽象的概念反而更符合一种普通生活。人类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来表达,本篇的主题就是:人类是意识的集合。
意识同样也是集合,由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交圈和意外等因素构成,以本能、习惯和行为作为反映载体。所以才有心理学和社科能够相对准确地判断出个体趋势,而星座生肖等伪科学就有特别丰富的市场。但这样的自我参考并不违规所以无关对错,也同样是意识的一部分。
意识会绑定行为,统治个体一辈子。我们的行为有时并不服从意识,除本能外,还有即时随机反应在作祟。而这些由于全部意识解锁的一切行为,就构成人类生活的某些层面上的解读。行为们的价值太多样化,有时无关唯一的联系就是都发生在我们身上,其中有作用是:对话自己。
像我这样经常撰文,就是在活跃脑细胞地跟自己交流,从而自定义进阶生活。这是写作最本质的态度,即跟自己做朋友。无论多亲密和关系熟的其他任何人,都有基于隐私和个性产生的认知差异,永远完全理解。更何况在人生注定会出现的不同走势发展中,不同个体间无法避免会出现认知差距,并无高低贵贱,但确实等于没有翻译的语言体系。加上不可能随时都联系和来往,因此最熟悉自己的永远是自己,跟自己成为朋友便是关键。
但以上案例只是局部情况,毕竟并非谁都有兴趣随时撰稿,但跟自己最熟悉的规律是全世界和整个历史都通用的。整个过程最大的作用就是对话自己,而对话自己的形式远不止这些,包括所有行为。所有行为都是在对话自己,只是目的不全是在解决问题和倾诉等,为更全面和深入了解自己或者反过来将自己代入行为表现出来。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这是成功最大或者唯一的依赖。人脉和资源是重要的,可想要激活这些因素同样需要打好基础,缺乏底蕴是不可能有所接触的。所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看起来就准备一个条件,但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内容了。机会大部分都不是塞到手里的,需要靠资本、找灵感和有胆魄,甚至是创造出来的,说不定还会经过好多失败后才觉悟。
通过行为来对话自己没必要随时都刻意去探索,那样不现实也效率太低。在犯错的时候及时修改,尽量不要重蹈覆辙。《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原文指的是具体某三个领域,但基本都是概括全部生活的。也不用天天面壁思过,主要是在一些容易带偏生活节奏的事故上进行修改即可。
最后是基本的体验生活,当我们发现所有行为都是在对话自己以后,专注去体验就会有一种还算神奇的感觉。注重隐私的人不会公开人物肖像,成为家长一般都喜欢晒孩子,像我这样沉迷梦想无法自拔的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是沉迷梦想无法自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