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头产能和4-5元猪价之辩
作者丨布瑞克农业数据 徐洪志
采编 | 花生
图片来源 | KARTHAO
20亿头产能纯属无稽之谈:从投资概算和饲料消费角度分析,所谓生猪在建和将建项目产能合计20亿头的说法完全没有可行性。近两年来实际新建和将建产能合计约为3亿头。
4-5元/斤超低价刚过去不久:2018-2019年春季都出现了4-5元/斤的超低价格,此时生猪行业正处于持续的去产能阶段。所以根本不需要多养几亿头猪才能把价格打崩盘,阶段性或者区域性的供需错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恐慌性出栏,就足以让猪价和肉价砸穿地板。
非瘟疫情影响逐渐凸显:非瘟疫情始终是影响生猪市场走势的重大变量。如果非瘟疫情出现较大规模复发,必将引发新一轮抛售狂潮,令猪价雪上加霜,跌至15元/斤乃至12元/斤以下是大概率事件。至于4-5元/斤的价位是否真的会出现,确实要看2022年的供需状况和疫情防控形势了。只是从历史上历次猪价暴跌来看,一旦出现跌破成本的超低价,都是不能持久,很快就将开启上涨通道。所以对于成本控制有力,现金流管理良好的优质企业来说,超低价正是行业抄底的又一次良机。
面对生猪行业史无前例的超级行情和产能扩张,各方暴论迭出。近期最夺人眼球的言论,是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表示,“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5元都是完全可能的。”
上述言论引发了猪企股价大跳水,各方争议也随之而起。就事论事,猪肉价格拐点在明年初的判断并不离谱,甚至还略有乐观;基于现有供需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今年底之前市场价格就会出现拐点了。但所谓20亿头养殖项目的估计则实在惊世骇俗,业内人士多不从此说。道理很简单,按当前投资水平概算,规模猪场的投资额大体上是1000元/头的水平,也即20亿头的生猪养殖项目投资额合计不少于2万亿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年整个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不过1.26万亿元,生猪产业何德何能,可以做到部分大于整体?即便考虑到上述的投资额是在几年内分阶段完成的,其数据也实在大到离谱。从饲料消费角度,也可以看出20亿头产能论的荒谬之处。按每头猪体重120公斤,料肉比为3推算,20亿头生猪需要消耗的饲料高达7亿吨,而2019年国内粮食产量6.6亿吨,进口1亿吨,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养20亿头猪,那么现有的粮食拿去喂猪后,剩下的供全国人民每天喝稀饭都不够了。实际上,根据USDA或国际粮农组织等机构的数据,在非瘟疫情在中国爆发之前,全球生猪出栏量也不过12-13亿头左右,中国独占半壁。中国要真搞出20亿头产能来,全球猪价乃至肉价都要跟着崩溃了,相比之下国内价格4-5元/斤倒不算什么事了。
就在8月底,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半年全国约有2.28万个生猪项目完成环评手续,涉及产能约1.57亿头。这可以看做是对生猪产能扩张速度的一个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评估,因为参与环评的项目不仅是规模企业,也包括了大量的养殖散户。另一个数据是今年1-7月份,以生猪为主的牲畜饲养投资增长69.1%。这与同时期新增生猪养殖企业数量的变化也是相符的。以此推算,自2019年以来至今,已经进入环评阶段的在建和将建生猪养殖项目涉及产能最多不超过3亿头,与非瘟疫情造成的产能缺口基本吻合。而这3亿头产能规划是否能够全部转化为现实的养殖出栏量,显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20亿头新增产能一说虽属暴论,但4-5元的价格预期却并非完全的无稽之谈,因为这样的价位在两年前就出现过,而且出现了两次。2018年春季,由于南猪北养+需求疲软,生猪全国均价曾创出5元/斤的超低价;时隔不到一年, 2019年初,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的集中提前出栏和全国范围跨地区禁运,生猪均价再次跌到5.5元/斤,其中东北地区甚至跌到了4元/斤以下。而2018-2019年中国生猪正处于持续的去产能阶段。所以根本不需要多养几亿头猪才能把价格打崩盘,阶段性或者区域性的供需错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恐慌性出栏,就足以让猪价和肉价砸穿地板。
随着生猪产能的不断释放,非洲猪瘟对行业发展的威胁将再次凸显。近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考察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展情况,强调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工作,坚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严格按照程序开展研发工作,确保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确保经得起科学和实践检验,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这里的重点是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也就意味着非洲猪瘟疫苗短期内肯定无法上市。当前的最新研发进展是: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即使按最理想进度估算,距离疫苗商业化生产也至少还有一年时间,推广所需时间还不算在内。因此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中国生猪养殖都将是无疫苗带毒生产。
此前因大量去产能,养殖密度近乎腰斩,在很大程度上被动改善了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环境。但在生猪存栏迅速回升的情况下,养殖场户能否避免重蹈覆辙,要打个问号。
以四川为例,散养户的复产积极性和实际复产速度远低于规模场户。上半年,散养户的生猪出栏量已由占全省总出栏量的60%下降至46.2%。这也是四川历史上,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出栏占比首次超过散养户。散户的主要顾虑是:一是担忧尚未有疫苗的非洲猪瘟疫情卷土重来,一旦中招就是灭顶之灾;二是养猪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的未来走向不明。
对于规模场户而言,非瘟的威胁似乎略小,但从亚欧农牧和江苏加华的案例来看,如果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不足,即便是规模种猪场也同样难逃疫情侵袭。2020年以来疫情虽得到遏制,但始终未能彻底根除,各地时有发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猪场能力不足,一方面,防控非瘟的设备采购和相应整改措施所需成本费用较高,即便目前养殖利润高企,但限于资金周转瓶颈,仍有很大一部分猪场无力负担;另一方面,猪场管理水平低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产能迅速扩产,新建项目遍地开花的情况下,企业能否提供足够数量的合格管理团队和防疫技术团队令人疑虑。此外为尽快恢复猪肉供给,生猪产业政策环境已极度宽松,对养殖和屠宰企业的防疫监管力度也开始减弱,间接助推了疫情的复发和扩散。
非瘟疫情本身将导致区域市场出现感染死亡——低价抛售——猪源紧缺——价格报复性上涨的恶性循环。非瘟疫情已经造成小范围抛售,成为近期猪价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过由于养殖密度远低于正常年份,抛售周期也明显短于去年。以广西为例,2019年春季非洲猪瘟发生后,发生大面积抛售,持续时间长达2个月以上,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甚至持续3-4个月;今年养殖密度降低一半以上,非洲猪瘟发生烈度也远低于上年,抛售周期相应缩短到10-15天左右。其他地区的情况类似。随着养殖密度和存栏量的同步回升,疫情可能多发,抛售周期相应拉长,对市场的冲击强度也随之增强,短期内将造成价格明显下挫。
由此可以看出,非瘟疫情始终是影响生猪市场走势的重大变量。按目前产能释放速度,到2021年下半年,生猪存栏将恢复到3亿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3300万头以上,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届时猪价下行趋势也已经完全确定,如果非瘟疫情出现较大规模复发,必将引发新一轮抛售狂潮,令猪价雪上加霜,跌至15元/斤乃至12元/斤以下是大概率事件。至于4-5元/斤的价位是否真的会出现,确实要看2022年的供需状况和疫情防控形势了。只是从历史上历次猪价暴跌来看,一旦出现跌破成本的超低价,都是不能持久,很快就将开启上涨通道。所以对于成本控制有力,现金流管理良好的优质企业来说,超低价正是行业抄底的又一次良机。市场到底如何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推 荐 阅 读
Q: 你理解的农业大数据是什么?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如果您对布瑞克农业大数据有需求/兴趣
请联系:400-16988-02
微信:bric16988bric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是一家通过农业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服务于政府、涉农企业、科研机构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公司。历时10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农业咨询、信息技术、土地流转、电子商务、供应链风控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截止2019年底,布瑞克已与400多县达成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慧农业合作框架,超过20个县正式开展农业大数据业务。2017年布瑞克县级农业大数据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2018年布瑞克苏州公司入选苏州市独角兽培育库企业。2019年布瑞克“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全国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第二名、江苏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