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中国古代人物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中国古代人物故事大全,供大家参考。
古代人物故事1
白居易以诗拒客
白居易到杭州做太守时,已经五十多岁。一些富豪乡绅、仕宦名流,纷纷递帖子、送财礼,庆贺新任太守上任。白居易正心里烦闷,还
有什么心情招呼他们呢?后来求见的人越来越多,白居易觉得老躲起来也不是办法。他想了想,便告诉门上人说:“你快传出话去,让来送贺礼的后天一起来吧!”
消息传开,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的富豪乡绅、仕宦名流们,以为有了机会来逢迎新太守,便一个个暗地备足了贺礼、贺联。
这一天太守住宅正门大开,门前车轿人马黑压压一片,各种贺礼五颜六色,珠光宝气。但来的人越聚越多,却不见人往里进。原来门人已经传达了太守的吩咐,要等客人到齐了,一块儿进去。
眼看将近中午,大门口的客人来了一大片,都站在大太陽下,热得汗流满面。但没有一个人敢有怨言,他们都明白太守可是得罪不得。终于等到门人一声传唤:“太守有请!”等急了的诸位客人拥了进去。众客人挤到堂上,朝上一望,只见新太守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正站着等待见客呢!众人忙诚惶诚恐地打躬作揖、磕头,并乱哄哄不停地说着恭维的话。可闹了半天,却听不见上面太守的动静。众人慢慢抬头细看,哪里有什么新太守,原来是个衣架撑的纱帽官服,众人一肚子疑惑,正不知怎么回事。一个家人手捧素笺,走出来说:“我家大人说,你们要见的是新太守,不是白居易。他这里写了一首诗回赠,你们拿去看吧!”
众人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
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
诗的意思是:身体与纱帽官服,把它们联系起来相提并论就是一件可笑的事。荣华富贵是不长久的过眼烟云,苦苦追求到又有什么用呢?众位宾客看了,面面相觑,一个个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想一想:众宾客看了诗为什么一个个灰溜溜地走了?你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吗?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呢?
古代人物故事2
玄览和尚倡导张扬个性
《全唐诗外编》中讲了唐代玄览和尚的故事。玄览的外甥很调皮,他常常爬到屋顶上去,揭开瓦片掏鸟窝,别人看了急得不得了,有的骂他的外甥太调皮,有的怕他的外甥不小心会摔坏,而玄览却只是笑笑不语。他的外甥还
用火在墙洞里烧,甚至毁坏了墙面,别人急得向玄览告状,他也只是微笑着,一点也不生气,更不去责备外甥。玄览一个徒弟很节俭,不光是穿白衣,而且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对此他也不去管,不去评论他的做法。有人对玄览和尚的做法感到奇怪,问他到底是为什么?玄览和尚便在竹上题一首《题竹》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欲知我道廓,不与物情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原意是在提倡率性而行,不违物情。至于一天只吃一顿饭不去管他,是否会有损健康,揭瓦、毁墙也不去正确引导是否有放纵之嫌,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并辨其是非,但这两句诗已成为千古名句,给予我们更为丰富的想像空间和极其宽广的内涵。
想一想:张扬个性是件好事,现在不是都注重个性的培养吗?小朋友,你最大的个性是什么?你身边的人最大个性又是什么?
古代人物故事3
司马光的即景诗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著名史学家,他为编撰《资治通鉴》几乎耗尽一生心血。司马光在空闲的时候,喜欢独自到郊外浏览。有一天,他身穿便服,拿着拐杖,来到一座山下。他仰望山岭,决心登上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风光。山间的怪松奇石,飞瀑清泉,使他心旷神怡,似乎忘记了登山的疲劳,不知不觉之中便爬上了山顶。
山顶上坐着两个年轻人,正在兴致勃勃地交谈。这儿是极目远眺的好地方,司马光也攀上巨石,坐在两个年轻人的旁边。两个年轻人没理会他,继续兴奋地谈论着。司马光侧耳细听,原来他们在即景做诗,但诗并不高明,有些滑稽的句子引得司马光禁不住独自笑出声来。
一个年轻人觉得笑声里带着嘲讽,就转过身来,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笑什么?难道你会做诗?”
司马光没有马上回答,和蔼地笑笑。他不紧不慢地吟诵着:“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话音刚落地,两个年轻人哈哈大笑。“这也算诗吗?”他们用鄙视的目光望着司马光说,“这样的诗句,连三岁小孩子也会作呀!”司马光并不生气,仍然面带微笑,接着又抑扬顿挫地吟道:“乾坤只在掌拿中,四海五湖归一望。”这两句诗一出口,两个年轻人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位老人竟能胸藏天地、放眼四海,不禁肃然起敬,也为自己刚才的无礼感到羞愧。
想一想:小朋友,你登过高山吗?你看过大海吗?如果是,那你一定能了解司马光的诗,如果没有,那一定要问问妈妈他这首诗的意思呀!从故事中你还
体会到什么?告诉妈妈好吗?
古代人物故事4
西湖六月风光诗
宋朝诗人杨万里和友人林子方是好朋友。这天,他俩来到杭州,住在西湖南面的净慈寺。第二天一早林子方就要离开杭州,所以晚上两人在院中热烈地交谈着,畅叙友情,谈论时势,直到深夜
方才歇息。
清晨,杨万里早早就起来了,细心的他让寺庙的人给林子方准备好斋饭,帮林子方整理好行装。太陽升起来了,他才把林子方叫醒。林子方见杨万里如此细心照顾他,心里十分感激。杨万里催他道:“快快用斋饭吧,趁着早晨凉
快赶紧上路吧!”
杨万里送别林子方路过西湖。西湖的莲叶无边无际,绿得叫人心醉。荷花在里风中摇曳,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满湖的莲叶、荷花,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他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朗声吟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中描写六月里的西湖景色,陽光映照着无边无际的莲叶、带着露珠的荷花,在陽光下,莲叶愈发碧绿,荷花更加红艳,写出了西湖独特的魅力之所在。这首诗成为描写西湖的著名诗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想一想:听完这个小故事,小朋友你有什么感想?对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是不是有一种向往呢?
古代人物故事5
朱仪和他的咏梅词
朱仪,南宋初年曾任秘书少监,中书舍人,著有三部著作,爱好诗词,但流传至今的词只有三首。
相传朱仪十八岁时,正是当时北宋末年歌舞升平的时代,一次他与朋友聚会时,写了一首小词: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桠。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后来,这首词被名词人朱敦儒看到了,惊奇、赞赏不已,就抄在扇子上,带在身边。有一次,名僧惠洪看到朱敦儒扇子上抄写的这首词,询问从何而来,朱敦儒便实情相告,是十八岁朱仪作的。于是,他们就同去拜会朱仪的父亲朱载。朱载吟完词,一幅梅景跃于眼前:一株株梅花生长在清流淙淙的溪水边,断桥旁。花瓣像雪片似的飘飞,恰如一幅江南春景图画。游春赏梅人归来,梅风吹平野,一缕缕梅花清香随马而行。真可谓余香袅袅,其味无穷。词的境界清雅,赏梅人心胸高洁,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朱载马上把朱仪叫到跟前,批评道:“年轻人读书,应当多留意经史,为何写这样的小词呢?”表面上,朱载是责备儿子,但内心,也不得不为儿子的才华所折服。
想一想:这首咏梅词所描写的景色多么美好!小朋友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妈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