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想给我老公做咨询,但我的督导不同意……

参照心理咨询师伦理,熟人咨询是大忌。

当年,他给自己亲闺女做了心理分析,据说在学术报告现场,当众阐述自己闺女的性幻想,那场面酸爽无比。
当年,她给自己家孩子们做分析,导致孩子们没有一个尽了孝心。甚至其中一个闺女还去了敌对阵营,跟自己亲妈做对。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他,亲自睡了来访者。
(你知道上文中的他她和他都是谁吗?欢迎留言~)
……
无数先贤的伦理车祸告诉我们——
熟人之间不要做咨询,更不能在咨询期间在建立熟(pao)人(you)关系。
但是,熟人关系究竟是如何影响咨询的呢?
今天,我们从“幻想”的纬度来理解这个现象。

不给熟人做咨询,因为要保护幻想!

1
在动力学的咨询框架下,这些是非常关注来访者的幻想。比如来访者说了一件自己特别羞耻的事情,这时候之前是没有给直接的回应,而是保持一种沉默的态度,这时候来访者心里面就会产生一些幻想,比如说这个咨询师是不是会瞧不起我,或者这个咨询师会不会很生气。
面对一个沉默你产生的幻想大概率,是来自于你自己人际交往的习惯,当然也有可能折射出你早年的养育环境。
因此,通过这个幻想,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就可以帮助来访者探索自己更多的心理活动。
2
但是你会发现想要探索幻想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关系是足够空白的
假如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大学同学,彼此之间有十几年的交情,那么我说一句话,你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我是很容易预测到的。于是我就没有足够多的幻想空间了。
这时候你我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就不是来自于我的投射,而是来自于我们十几年的交情和默契。
这时候的幻想当中就会有大量的杂质,也就没有办法通过幻想的层面来分析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了。
3
如果咨访之间不是同学关系,要是亲子关系的话,这种幻想会更复杂。
来访者大的幻想往往来自于早年的经历,比如我过去做什么事情,我的父母都会批评我。那么当我在咨询当中的时候也容易幻想,这些事像我父母批评我一样批评我。
因此,当我接受自己亲爹亲妈分析的时候幻想与现实会融为一体,我不需要幻想咨询师会批评,我,因为这个咨询师过去,的确批评过我。因此这个咨询肯定是没法做下去了。
(当然,作为养育者,也可以学习心理学通过心理学的知识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教养方式,他也能够帮助你和你的孩子,只不过这个过程叫做科普不叫咨询。)
4
再说一个现象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包装
这其实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位咨询师,都面临的问题,因为当你包装自己或者做自己的微博公众号知乎的时候(比如我这样的),你其实就已经给来访者创造一种幻想了
比如我是一个特别温柔的咨询师,或我是一个特别机智的咨询师,我是一个特别锐利的咨询师,我是一个特别博学的咨询师……
既然要做推广,当然要把你好的一面拿出来,于是你就在来访者真的接触你之前先把自己的分裂了,然后把好的、理想化的那一部分拿出来,在宣传材料上否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其实很正常,现实社会就是这样运转的。)
这时候当来访者找到你的时候就已经带有这一种对你的幻想而来,而这种幻想并不是来访者投射出来的,而是被咨询师的宣传推广诱惑出来的
因此,咨询师更需要谨慎的去探索,来访者在咨询当中产生的移情和幻想究竟来自于哪里?
总结
不要找熟人!
不要找熟人!
不要找熟人!
p.s. 关于荣格的故事,似乎大陆地区更在意他自己“喜提”精神分裂的问题,他睡女来访的问题;而西方更关注他协助纳粹的问题。这似乎意味着,我们具有更强的“病耻感”和“道德焦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