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概论

中国武术有几千年的历史,陈式太极拳也流传了几百年,久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国家体委召开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号召对祖国武术这一瑰宝进行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广大武术界人士深受鼓舞。各种武术项目百花齐放,形势喜人。陈式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从一九八二年以来,石家庄、北京、上海先后成立了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济南东郊体育馆、济南市武术馆、山东大学武协都开设了陈式太极拳训练班,报名者极为踊跃。一九八一年八月,日本太极拳协会委员长中野春美及高谷宽、扳本孝纪、古贺荣子先后来济南学习陈式拳。日本山口县两次邀请济南陈式拳教练前往授拳。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同志访问日本,也带去了陈式拳教练在日本表演和授拳。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陈式太极拳既然在全国甚至国外受人重视,我们习陈式拳者更加感到继承、发展这一瑰宝的责任之重大。仅就管见所及,对陈式太极拳如何普及与提高这一问题,阐述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陈式太极拳的来源和发展

一切文化来源于社会生活。我从学拳教拳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陈式太极拳的主要规律缠法,亦即螺旋形式的动作,正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本能动作。它通过历代武术家根据技击的需要,并吸收各种武术流派的精华进行有机的加工,才形成当今的套路。据历史记载陈式始祖陈卜于明洪武七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河南温县陈家沟,至今十九代。这套拳创自何人,我曾向陈发科师请教。陈师只答:“从老祖宗就会,不知创自何人。”陈鑫诗话:“太极理法全,相传不计年。”《太极拳图说。自序》云:“始祖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顾留声根据唐豪调查资料,肯定为陈式九代陈王庭所创,批驳了张三丰创拳之说,是较进步的。但肯定陈王庭造拳,与陈鑫所说言有悖。我也认为,如果道家创太极拳,绝不会用佛家“金刚”作为陈式太极拳第一式名-----金刚捣碓。我认为如此高级武术运动形式绝非创自一人之手,而是历代陈式武术家劳动的结晶。事关武术史研究,兹不多论。

陈式太极拳的发展与变化

一切事物总是因时、因人有意或无意而变化的,不离法则而变化,是为发展;离开法则而变化,必定倒退。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理”即法则。太极拳有太极拳的“理”,在“理”指导下的运动方法便是技法。技法虽因敌而变,而它的法则却不能变。陈式拳法的法则就是缠法的螺旋运动。据《陈式太极拳》介绍,陈家原有套路七种和太极长拳(亦名太极通背),后来精简为现在的一路、二路(亦名炮捶)。这第一个变化,据我推测可能是陈王庭根据他的武学实践经验而修改整理的。据陈鑫介绍,原来旋风脚一式下边的动作为:双手随身之后转而按于地上,头向下而双足悬空上蹬;后又变为身右转时,双手向右平伸,右足踏地,左足向左平蹬(如其它拳种的夜叉探海式)。当右转捣碓后的庇身捶前边,左足踏稳,右足向右,腿肚贴地进步,腰向右下转,右肩只离地七寸,名为七寸靠,难度较大,今已无人能练,这些变化系自何人,陈鑫亦未介绍。陈发科教我们之初,庇身捶下面无背折靠,双推手后无三换掌,倒卷肱后只接白鹤亮翅。而无如今所练的转身六合、退步压肘(此名可能是陈照奎起的)。又二路拳的庇身捶右足原向内勾,今则不勾;倒骑驴后原为闪通背,今为海底翻花,劈架子的左手原为逆缠的拳,今为顺缠的掌,这是第三次变化。但都变提合理,在技击方面有实用价值,应当是发展了的动作。

现在由于陈式太极拳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全国各地均有教者和学者动作的配合又大有变化。我现在所练和所教的套路,虽然以陈师原教的套路为据,但从一九五六年春我从北京回来,又把陈师所讲解、试验的着法融合到一起,所以又和各地所练的大有不同。照奎在南京、上海所传套路、和陈师原传的眼、身、步、手的配合也不一样。总之,应当用陈发科师所说:“这套拳没有一个动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话,作为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准。衡量的方法,最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亲手试验。下面我先把传自陈师的有关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规律-----缠法作一具体介绍。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规律缠法

“缠法”这个词是陈氏十六代陈鑫(字品三)在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来的。他说:“太极拳,缠法也。”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肯定了缠法在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重要地位。他又具体说明:“此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根据我体会,应当是顺、逆二法是它的自转基本变化,而且自转的顺、逆,也都自然有进退、左右、上下、里外的区别。至于大小则属于公转的范畴。但根据什么来定顺、逆,陈鑫却未说明,也没把手部公转的正旋、反旋和双手运转中的配合方式说明,更没有谈到手部的缠法规律,不免使学者茫然莫知要领。今就我从陈师所传,并参考陈鑫菱在眼、身、步、手方面的缠法,加以介绍。

沈家桢、顾留声所著《陈式太极拳》将缠法的顺、逆定为基本缠丝,其它五对为方位缠丝,这比陈鑫将六对缠法并列,较为明确,是进步的。但沈说:“顺着时针旋转方向为顺,反之为逆。”我认为这还不能说明手足缠法的顺逆。因为手足是左右各二,右手顺时针旋转为顺,左手的顺时针旋转反为逆了。所以我把他这个说法仅用于躯干的旋转,即身向左转为顺,右转为逆。

腿部缠法的顺逆,则应以身体旋转的方向而变。凡身向左转,则左顺而右逆;右转则右顺而左逆。顺缠应膝向上提,逆缠应膝向下垂。但只许一提一垂,没有双顺,双逆的变化,而且绝对不许向左右摇摆。

手部自转比较容易区别顺逆。凡大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到向上,则为顺缠;小指向外翻转掌心转到向下,则为逆缠。

手与臂部配合着向左右、前后、上下旋转,则为公转。公转的方向有左、右、前、后、上、下、的区别。左右及上下公转中的自转,只有一顺、一逆。即:凡右(左)手向右(左)转,逆缠上开顺缠下收的为正旋。开时逆缠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从心口前下颏旁斜向右(左)上转,转到手高齐眼为度,这是上半圈。接着松肩、沉肘、塌腕、手指上扬,将肘收到肋旁,肘贴肋部,只用小臂带转以肚脐上转到心口前为度。陈鑫说:一只手只管半个身躯(在技击方面,手同岗哨,以防卫躯干为主)但他原说:“以鼻为中界。”我恐学者误会为“必须将手收到鼻前”,所以改正为心口前。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说“无过不及”,当然应该有个界限作为过与不及的标准。陈式手法与躯干的配合便是:高不过眼。低不过脐,中不过心口(要求掌心斜对心口)。过则劲丢,不及则顶。一般说来从心口到眼的旋转约以90° 为限。以上是正旋的规律。如云手的左右手或拦擦衣的右手运动。

公转左右反旋的手是:顺缠从左或右外上斜角向里收转,而手指的方向仍向左或右外上斜角,肘应收到乳房下。然后变逆缠,先将肘转贴肋部,再以手领肘经心口与胯齐,再转到高与眼齐为度,如一路的十字手等。此为公转的反旋。

手部上下反旋的式子最少,只有金鸡独立是两手同走反旋而一上一下,从心口前变逆缠分开的。上手先走顺缠经过心口上转,即变为逆缠,经口、鼻前转到头顶百会穴,如托物状向上托起。下手也从心口向下变为逆缠,经过胯前向胯外下按。它的自转缠法只是顺逆两转,但要注意上正、下斜的方向。

前后公转手的配合都是走反旋,但后手从顺缠经过心口前变逆缠,经胯前斜向外后转出,转到90°(从心口前计算)即变顺缠沉肘收转到肋旁,然后从腕变逆缠,经耳下向胸前转出,如掩手肱捶,自转缠法共变四次。高探马则当肘以顺缠收到肋旁,手向耳旁上转时,又略变逆缠,经耳下时复变顺缠外转,缠法共变五次。二路伏虎则共变六次。所以应当注意在不同式子中,手部缠法在运行到什么部位时变什么方向,一点也不许错。《太极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有道理的,也是学拳时应当注意的。

手的前后旋转如搂膝拗步、倒卷肱还有个规律是前手正,后手斜。或说为前窄后宽。它是指的两手配合方向,同样应当注意。

至于眼法是否也有顺逆的区别呢?当然有的。眼是传达意志,指挥全身因敌变化的器官,又是负责观察敌情和地形,以便进攻退守的器官。陈鑫说:“练拳时,无人若有人,交手时,有人如无人。”孙子兵法也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练拳时,“无人若有人”是指眼观对方肢体的动静而适当应用各种着法应敌,是知彼的方法。知彼的方法首先是看对方站立的步法,从而推断对方将采用何种方向、方法进攻。这都是用眼观察所得,加以合理的判断,才能机动灵活地进行防守与反攻。所以,陈式每个式子都有一定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向是当未动步前,以出步的方向为主。出步方向定后则以手的最后攻击目标为准。因此眼的方向和身法步法一致者为顺;眼的方向与身部旋转和手法变化过程中的方向相反者为逆。

陈式太极拳全身的配合

陈式太极拳的配合规律,从全身来讲,分为眼、身、步、手四个主要部分。从躯干来讲,分为上、中、下三盘。我们先讲躯干的基本规律,从头至颈部为上盘,胸、脊、腰部为中盘,小腹、尾骨以至裆、腿、足部为下盘。
上盘的头部要中正。说:“虚领顶劲”。《十三势行功总歌》中说:“满身轻利顶头悬”。顶和悬字虽不同,方法是一样的。正如陈鑫解释的:“如同用绳子从头顶百会穴将全身向上悬起似的。”只要下颏略向内收,则头顶自然中正向上,而颈也自然竖起。眼法上文已讲过,总要平视前方——每式的主要方向。但陈鑫加了“耳听身后”四字,以防有人从身后袭来。

中盘的脊骨要随着顶劲的上领而同时竖直,胸部既不外挺,也不内收。术语谓之含胸拔背。但有人说陈式的脊骨某节要向外鼓起,陈师没有这样讲过,我也不能理解。含或涵的意义都是要求松圆而不压迫肺部,以便呼吸畅利。腰部亦以中正为主,但陈式每一个动作必向左右旋转。转的角度,一般不超过45°。在步法进退时, 可达90°,或大于360°以上。腰是随着对方的变化,左右旋转以带动步法进退的。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 又要灵活旋转。一侧忽隐,一侧忽现。但不许前倾后仰。

我在这里谈谈陈式太极拳与其它各式的根本区别——下盘尾骨微向后翻的问题。陈鑫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一来气自然沉于丹田,二来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与随遇平衡。各式太极拳都以敛臀为规律,其实并不算错。我认为他是要求纠正突臀之病的。不过收敛太过了,甚至有人主张小腹将丹田向上托起来,或说尾骨要和鼻子同一方向,未免违反生理拳理拳法了。同时还有人把尾骨比作船舵,可是舵都是向后的,哪能和船头同一方向?所以我说陈鑫讲的长强穴微向后翻,是和其它太极拳的根本区别,而且也是陈式躯干方向最要紧的关键。

陈式要求裆开要圆。最忌人字裆,即尖裆。这种姿态式仍然和长强穴的后翻有密切关系。只要长强穴向后翻一点(只是一点,绝非突臀),它的姿式恰如我们端坐的样子(记得蒋维纳乔先生所写有关气功静坐的姿式就是这个样子)。裆部只要能够开得圆。也自然能塌得下,使重心降低,加强躯干的稳度。人字裆两足距离再宽,而裆不能下塌,如同两条腿的木架,从前后稍微一碰,就会倒的。

陈式上盘称为顶劲,中盘称为腰劲。下盘称为裆劲。顶劲要向上虚领,腰劲要中正地旋转,不许前后摇摆,裆劲则要向下松塌。

陈式要求膝部随身体旋转方向一提一落,也是和裆步因长强穴后翻而开圆有直接关系的。裆部的圆否与灵活变化有关;膝部的提、落则与运动中的稳度有关。它的运动方法:凡身向左转,则左膝顺缠而上提,右膝同时逆缠而下垂;如身向右转,则左膝顺缠上提,右膝同时逆缠而下垂。

《太极拳论》说:“立如平准。”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平准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平,权就是秤砣。我认为陈式拳等于同时用两套称。手等于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是拨转对方加在我方某个肢体方面的力量,能够引进而落空。膝则等于天平点上的砝码,对方来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以引化来力,同时我右膝下沉以加强身体的稳度。这种动作同于杠杆原理,顶劲上领就是支点,对方来力就是重点,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点。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用秤称物的目的不同。称物时要求力点和重点平衡。在拳法上,则是对方大力则减少力点使它落空,对方力小,则加强力点使之反转回去,但都必须配合自转的顺逆缠法,适当地滚动磨擦,才能发挥借劲与载劲的作用。

腿和足是服从眼的指挥而因敌变化,以转换进退的。按正规讲:大腿根的高度,应当随裆劲的松塌而和膝部略平。在步法进退时,只能以腰的旋转带着小腿变化。但这种功夫如今习陈式者多不练到了。所以不一定这样要求。动步时,实腿要塌好裆劲,然后空腿向前或向后方倾斜。前进则足尖斜向内勾,以足球踵贴地前进。进到所需方位,然后踏落足尖;后退的腿应以足尖划地向后行,退到所需方位,然后踏落足踵。不论进退都要提膝,而足部随着架式的需要或前或后地走里弧或外弧。足与膝的配合,弓膝的形式,膝部要和足踵上下对照,略向里合,成三角形(膝鹤顶穴与地面的垂直线,在地面上的交点位于足趾,足踵之间的内侧)。凡伸展的膝部要和胯根、足部配合,也是略向里合,成三角形。

步型大略有马步、弓步、盘步、虚步、独立步五种。独立步要求实足尖向外略斜摆,膝不伸直,虚腿的膝提平裆,小腿松垂,脚掌自然平伸(不可绷紧脚面,使脚尖向下。因为这样,只能暴露将要前踢,不如垂直小腿,则左右前后均可自由变化)。独立步有左、右之分。马步有小正马步、两足距离一肩宽;左右侧马步,前膝弓得少些(陈老师在推手发劲时总是用这种步型,以避免前手与足的双重);内八字马步,前足尖内勾,只用于式子中转换之处,一转而过。弓蹬步分左右及反弓(亦名扑步)。客观存在的姿式是前膝弓住,后膝展开,足尖向左或右方,但陈式的弓步要求蹬展的膝部须略放松,特别是后腿根的大筋更不许绷紧。这样做,不但步型转换的灵活,而且可以避免双重。反弓步等于一般拳种的扑步,它的姿态式是后膝弓塌,后足尖斜向后外斜角45°,前足向内斜勾,以足踵贴地前进,膝部斜向里方展开,式子走足时,则腿肚子可以贴地,如一路的跌岔步型。盘步分左右,大小及半盘。它们是从左右侧马步或弓蹬步变化而成的。从侧马步起则后膝略向下垂,前脚尖外摆90°;从弓步起则后膝向里下松垂,同时前脚仍足踵为轴将脚尖外摆90°,而后脚尖为轴,向外拧转足踵45°,盘步从马步开始的只摆前脚尖,后膝则原式不动。虚步分左右、前后两种,实足斜而虚步正,在承受重量上,只有轻重之分,而无纯虚、纯实之别。

至于臂部应分三节。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稍节。《太极拳论》要求:“松肩、沉肘”。陈鑫解释松字最为明确,他说:“臂部如挂肩上。”肘的松沉,不论顺缠逆缠都要保持肘尖向下的状态。但应注意逆缠向上斜开时,手从心口前旋转而出,肘尖不动,当以手带动小臂旋转,肘经常低于肩约五寸许。即使手的中指上与眼齐,肘尖仍然斜向外下方,不许转为平着向外;逆缠从心口前斜向左、右下方后外转开时,手必须经过胯部里侧再向后外转,不可从心口前就以逆转手向后外转,因为那样很容易使肘部向后突出而出现顶劲逆缠的手如从左、右上方斜面向里收,也是以手领肘先将肘贴于肋旁,然后手收到裆前(如二路窝炮的右手),不可使肘窝肋内收,那样做必然使手部离开中线,以致丢劲。

陈式的手型共有三种,即:掌、拳、钩。掌的指部要自然伸开,大指根靠节拢左掌部,稍节自然松开。在动作时,五指自然随着顺、逆变化作螺旋转动,一般总是转45°至90°,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加大角度。但绝无正面向着上、下的形状。拳要旋转着握实,握拳的方法从小指依次至食指旋转着紧贴掌心而握,大指则斜扣于食指、中指的中节,成螺旋形。钩手则食指与无名指合在中指下旁,再以大指合于这三个指尖的下边,小指亦合在大指与无名指夹缝间,如鸡头、鸡嘴状,但腕部不充弯而向下。陈式的手腕是随着顺逆缠法的变化而活动的。不论是掌或拳凡走顺缠,则腕应略向里转,外开则掌的中指、拳的食指中节都向外上斜转;向里收转,则掌、拳侧向前下斜角转回。走逆缠则腕部略向外转,开时走向同侧前上角,收时走向同侧后下斜角。都要作螺旋运动。

陈式太极拳变化符合对立统一法则

上面介绍全身肢体的具体配合,可以看出陈式动作完全符合对立统一法则。为了达到这点,自转的顺逆变化是不可须兴而离的。《太极拳论》所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该书中所谓阴阳,含有几组对立的概念。它包括劲的虚实、刚柔、开合、进退、收放等,以及这些方面和方向的对立统一。我们试以手的顺逆缠法为例。顺缠是开劲,逆缠是合劲,这是必然的。但顺缠时,手的小指向内旋,大指向外旋,岂不同时就有合法?开劲属刚,合劲属柔。开合、刚柔在同时的同一动作中表达出来,岂不便是刚柔相济、收即是放的对立统一法则?

陈式的公转是以自转的顺逆缠法配合着进行的正旋或反旋运动。正反旋法虽然走的是弧线,在转折之处则要走“”或:“S”形。陈鑫所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来脉,指的是对方着法的劲路;转关,指的是顺逆自转和正反旋法在变化转折那个时间、方向、角度的配合问题。这是关系技击方面怎样借劲,或变为截劲的方法。“无过不及”乃是从拳的着法练得既正确又纯熟而自然获得的效果。
《太极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又说:“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可见对拳理拳法的认识,必须先认识什么是着法才行。我认为:懂劲是指懂得劲在什么时间走什么方向以及它的变化。而且应了解它在技法上“为什么”要这样。懂劲应当在学式子的同时,先懂得每个式子中的动作是什么着。这一着和另一着在什么时候变化方向、角度,再进一步了解它在技法上为什么这样。一般人总说:学拳套路不学推手,不得拳奥秘。我认为,推手只是学式子后的一种科学试验,学者可以利用试验来检验平日所学所练的动作是否正确。如发现错误,便及时按照拳的规律进行纠正。这样,才能由着熟而达到懂劲。如果空谈懂劲,却不明白着法,劲是不可能懂的。陈式的配合变化有毫厘之差,若不知劲路的变化,便不可能达到四两拨千斤,我顺人背的良好效果。

(0)

相关推荐